O2O创业者的悲哀:都成了“PPT演讲达人”!
摘要:如今,O2O项目如韭菜一般,一茬茬倒下而新一批项目又层出不穷冒出,鲜有看到真正具有颠覆性及持久性的项目,而那些明星创业人最近的身份却是“PPT演讲达人”,坊间流传各种创业心灵鸡汤,已经鲜少提及项目本身了。
近两年O2O毫无疑问成为互联网行业的最热门话题,各种O2O创业项目出现在各大媒体、朋友圈,多个项目发起人也在各种会议上放出“颠覆行业”豪言壮语。而如今,O2O项目如韭菜一般,一茬茬倒下而新一批项目又层出不穷冒出,鲜有看到真正具有颠覆性及持久性的项目,而那些明星创业人最近的身份却是“PPT演讲达人”,坊间流传各种创业心灵鸡汤,已经鲜少提及项目本身了。
1、强化体验忽略产品
受某些明星创业项目的影响,相当一部分创业者在项目初期对“颠覆行业”的认知多停留在肤浅的用户体验阶段,即强化用户消费场景的仪式感,从营销文案到包装无不透露出浓浓的逼格。但很可惜的是,过于强化仪式感的背后是对产品的轻视。
具有超强仪式感的产品固然可以提高用户认可度以及在社交媒体的传播性,但用户总是现实的,用户花钱多是为产品本身而不是为中间的仪式感,良好的消费仪式感体验多是锦上添花并非雪中送炭。因此,在未有良好产品配合前提下,过分强调噱头虽可在项目初期领一时风头,但潮退之后,裸泳者自然现身。
其实铁哥以为这种过分强调概念忽略产品的做法其实也能反映整个行业的浮躁,仅需要几页PPT憋几句神文案便可奠定“颠覆者”形象,谁人还去打磨产品?
2、以忽悠投资为目的
铁哥此前还会留意O2O行业的投资新闻,希望能够从中找到O2O领域真正的热点项目:如服务类、外卖类以及社区类等等。但接触不少创业者之后,却发现此前的工作基本都是无用功,原因也很简单,创业者自身所标榜的“颠覆者”概念只是停留在PPT中,做项目的出发点不为实现标榜的理想,只为扎得投资,为自己的职业生涯添下浓墨一笔。创业多是出自扎钱心态,再做行业研究也无多大意义了。
当然投资方各个也智商了得,但其中奥妙在于在天使以及B轮之前的投资项目,多是投资方与创业团队联合炒作,诸如资本市场过分看好,数倍虚报投资金额等等,这一切都在等待B轮之后的接盘大侠。
资本方需要新的投资概念,创业团队需要资本方的背书,二者结合整个市场不断推高。而此中问题在于,如果企业只为拿投资去运营,势必会失去创业中最美好也是最有价值的探索环节,原因也很简单,投资方所认可的方向多是投资方单方认可或是市场已有成功项目的,创业团队要么会被投资方误导要么永远跟在成功者的背后模仿,难有大作为。
而更为可怕的是相当创业团队成功扎到钱之后,心思便不在项目上。
3、重营销轻管理
由于企业出发点在扎钱,而要引起投资方注意就要多把心思花在营销上面,于是,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些项目创始人频频出现在各大会议中,滔滔不绝宣讲自己理念,甚至有创始人每周在公司时间不超过两天。
这对于一个创业阶段的项目而言是非常可怕的,创始人作为整个项目的推动者理应是与团队一起打磨产品,而长时间与团队不在一线奋斗其内部管理必然是一塌糊涂。铁哥最近也了解去年底相当火爆的餐饮O2O项目,管理之乱离职率之高已到骇人听闻级别,四个月工龄即可成为单位老员工,更为奇葩在身为美食O2O项目内部并无产品研发团队,只有一名兼职大厨偶尔研究产品,更为神奇在身为互联网公司居然没有技术。公司数十人团队,多集中在渠道以及营销方面。
而已经成为名人的创始人则容易被舆论的光环带进沟里,管理和业务上纷纷脱离一线,只求KPI和关键节点汇报,失去创业初期的并肩解决问题的冲劲。如此,团队散沙状态愈加恶化,离职率居高不下,项目受挫。
当然铁哥也不否认相当部分O2O项目是具备颠覆性的,也有创业团队一直稳扎稳打极具潜力,但作为最近新兴的创业方向,创业团队更应该理性看待自己与整个行业,投资方不应该加速行业的泡沫化。否则,泡沫散去,行业发展停滞,这是谁也不愿看到的。
以上是铁哥最近接触不少O2O创业项目发现的共通毛病,请勿对号入座。
。- 标签:
- 编辑:刘柳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