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综艺IP前瞻:贫富差距拉大 大哥吃肉小兵喝汤
IP(知识产权)是2015年文化产业的热词。无论影视剧、手机游戏,还是综艺节目纷纷走上IP产业化的道路:围绕一个热门电影、综艺节目、电视剧等核心IP向产业链上下游纵深,把单一的项目形式扩大成多种形式的衍生产品,形成贯穿游戏、出版物、周边等多种产品的产业链。不过,只有IP前期足够强势,才能支撑其后续孵化。那么,问题来了:IP前期如何运作才能爆发?今天,我们一起从2015最火的真人秀切入探讨综艺IP的产业化运作。
图1
谁能成为出头鸟?2016继续靠钱说话
综艺节目发展由来已久,从发展最早的《综艺大观》,到寿命较长的《快乐大本营》《康熙来了》,再到现象级的《超级女声》,以及后面爆红的《非诚勿扰》《中国好声音》《爸爸去哪儿》、《我是歌手》和《跑男》和以《奇葩来了》为代表的网络综艺,综艺热在国内经久不衰。有媒体预测,2016年国内将有400档卫视综艺节目霸屏,湖南卫视有16档季播和2档常规节目,浙江卫视节目播出在22档以上,其他江苏卫视、东方卫视、云南卫视平均各有10档左右的节目。
众所周知,随着围绕综艺IP展开的衍生产业磅礴起来,一档黄金节目为电视台带来的“钱途”不可估量,但节目井喷的前奏除了节节高升的艺人片酬,还有昂贵的制作成本,节目常规运作都离不开一个很俗很高端的词——那就是“资金”。
电视台为了让节目成为众多节目中的出头鸟,除了精细化的节目策划,节目制作、宣传、发行、营销也同样不可忽视。俗话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所以前期为招兵买马而积蓄“弹药粮草”更让人扶额默叹,制作方一边在在资源推介会上各出奇招,一边需要扩张新的赞助渠道。
卫视吸金差距扩大,大哥吃肉小兵喝汤
近两年,内地综艺市场迎来黄金时代,投资人纷纷加入综艺蓝海,很多广告主也是慷慨掷金,无奈各大卫视的差距日渐拉开,各台的综艺招商也呈现“马太效应”:肥的人流油,瘦的人流泪。一方面,大量资本集中倒向热门综艺——如《爸爸去哪儿》、《我是歌手》、《奔跑吧兄弟》,节目动辄吸金好几亿,芒果台黄金时间档的综艺节目的广告资源合作就能达到3亿,独家冠名4—10亿不等;另一方面,数量更为庞大的二三线卫视节目却乏人问津,在制作节目时往往是囊中羞涩。
图2
文化金融平台——数字产权交易平台或成救命稻草
随着新媒体形式的变革和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对传统电视节目过分依靠广告收入和版权交易的商业模式提出了挑战。国内的二三线电视台在发现依赖传统招商方式并非上策后,开始借鉴国外证券化的路子。例如:将节目的版权收益授权给产权交易平台,交易平台通过证券化拆分从而募集制作资金。这样一来,产权交易平台便有了“造血”功能,一方面是为节目制作方融到资,提前回笼部分节目收益,降低了他们的资金获取成本,一方面让一般公众以投资人姿态参与到看好的综艺节目中去,提前做市场预热。
图3
据了解,为了促成国内数字产权证券化交易进程,2015年年底,中国证监会、中宣部、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文化部、中国人民银行、工商总局、银监会、商务部政府联席会议审批成立了内蒙古文化产权交易所-数字产权交易平台。该平台主要是为泛娱乐领域内的网络游戏、影视、综艺等多领域提供规范的交易和完整的纳税服务。这种合作模式的优势是:二三线电视台将会实现快速融资,同时,这种交易方式相对传统招商方式更公正,市场更透明,也缩减了线下交易谈判冗长的过程。
从观众角度考虑,综艺节目除了吸引资本投入之外,还要着力于独家特色内容的制作,体现节目的差异化,不断增强用户黏性才能获得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 标签:
- 编辑:刘柳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