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度十大互联网产品预言
每一年,春节过后的三、四两个月,总是各种变化频出的时候。在这两个月里,互联网人们会集中跳槽、招聘、调整业务线和战略目标……在这样的一个节点下,我们试着从自己的判断和理解出发,完成了这篇带有点儿预测性质的文章。
就像我们在做一个产品主题的学习社区一样,我们的预测也会更加关注“产品”。还是那句话,愿有更多人可以少谈行业大势和空洞的融资数字,可以踏踏实实地多关注产品,研究产品,尤其是互联网行业的新人们。其中,我们预计2016年将会发生的互联网产品大事件包括:知乎即将迎来一次大改版,在线教育平台类产品将死,美柚和大姨吗将要合并...
本文全部内容均由三节课发起人Luke、布棉、黄有璨基于自己的主观判断和猜测而作出,不保证靠谱。如有雷同,实属巧合。另,以下排名不分先后。
预言1、豆瓣将上线它的第15个APP?
关于豆瓣,我们曾经多次谈论过它了。人人都知道,豆瓣现在的状况不好,上轮融资已经过去了4年,且4年来,商业化探索不顺,移动端转型不顺,Web端数据持续下滑……
在这样的状况下,背负着投资方压力的豆瓣一定会试着求变,以挽回自己当前这个不太顺利的局面。
而豆瓣在过去4年里连续推出的包括豆瓣、一刻、豆瓣 FM 、豆瓣小组、豆瓣同城等14个 APP ,正是豆瓣这种求变诉求推动下的产物。
只是,豆瓣的求变之路走得并不顺利。迄今为止,它的14个移动端 APP ,几乎没有一个不是正在经受着大量用户的吐槽,甚至已经到了不管怎么改,总会有一群用户跑出来骂得要死的地步。
就像此前我们在《豆瓣十年,一个典型精英社区的起伏兴衰》里提到过的,豆瓣面临的问题,事实上是一个已有数千万用户的成熟产品在其用户活跃度开始下滑的时候,想要转型和进行新的探索和革新时所会遇到的典型痛苦——一方面,它承载着无数忠实的老用户们的期望和使用习惯;另一方面,它又必须要兼顾无数新用户们的需求和体验。
且,这两类用户间的诉求,很可能是截然不同,甚至互相排斥的。
以现状来看,豆瓣的老用户们大部分是80后,他们虽对豆瓣有感情,但毕竟已经10年过去,一大波人纷纷结婚生子(典型比如我),已经过了那个最能够在线上投入大量时间的时候,活跃度下降其实是一种必然。
而相对的,很多更年轻些的新用户们可能听说过豆瓣,但基于豆瓣现在 Web 端产品较为复杂的状态,以及移动端糟糕的体验,新用户的转化成本是比较高的,因此更年轻的用户群中大部分人可能还并不是豆瓣的用户。
如果以此进行理性的判断,豆瓣其实更应该把目标瞄准新用户,而不是老用户。
而,一旦把目标瞄准新用户,真的想要做一些全新的尝试,可能豆瓣的最佳选择是放弃“豆瓣”这个名字。换一个名字,反而可以摆脱掉那么多老用户们的期望和束缚,可以放开手脚去做些事。
所以,也许豆瓣真的会在2016年上线一个名字不再跟“豆瓣”有关的第15个APP?
预言2、知乎将迎来一次大改版?
2010年下半年上线至今,知乎将迎来自己的第6个年头。
在自己的第六个年头,知乎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作为一个社区的知乎,经过一轮加速用户增长后,开始渐渐逼近了其自身产品生命周期中的成熟期。在2015年3月,知乎就已公开称,其用户数已突破1700万(仅仅在2013年上半年,这一数字才只有区区40万),且目标是2015年年底达到5000万注册用户。
而以常理推断,在一个产品进入成熟期后,往往最有可能做的事情,是两件:要么是商业变现,要么则是自身价值挖掘&放大。
以知乎的团队基因和现状,他们几乎肯定不会选择前一条道路。
逻辑很简单,首先,知乎团队本来就没有商业化的基因;其次,刚刚接受了腾讯投资的知乎,账面上一定不会缺钱,不会面临太大压力;最后,腾讯战略投资知乎,看重的也一定不是知乎的商业变现能力,而是知乎的内容价值,所以,腾讯也没有理由要去助推知乎的商业化变现。
这样看来,知乎在接下来最可能做的,是自身价值的挖掘和放大。
而就像刚才已经提到的,知乎最大的价值点所在,是“内容”。
所以,回归到内容的层面上看,知乎在过去6年里,站内其实沉淀了大量高价值的内容。但这些内容的价值,其实并未能够得到最大化应用和体现。
具体来讲,知乎当前的内容组织和推送,是以“关系链+时间”为中心的。用户得到相关内容推荐和消费内容的入口,其实高度集中在自己的 Feed 流中。在社区中早期,这样的内容组织和推送逻辑可以最大限度地保证用户看到的内容都符合自己的喜好——如果我发现哪个推到我首页的内容不符合我的喜好,我大不了取关对应的那个人或话题就好了。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用户量的迅速增长,这样的逻辑慢慢也会产生一些问题,典型如——
早期知乎社区中其实是沉淀过大量优质内容的,但这些内容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被埋了起来,不再能够被人看到。好比,知乎上2011年那些关于创业的内容和相关话题,假如放到今天来看,你能说它没有价值?但是很遗憾,现在对于普通用户们而言,已经基本没有什么途径可以去找到那些内容了。这样的状况,无异于知乎自己守着一座金山却不知如何变现。
而同时,随着社区的逐渐大众化,大众用户和中早期精英用户们的使用习惯可能也应该被区隔开来看待。大众用户可能更习惯于你给我挑选好内容,我来消费就好。而精英用户们则更加习惯于自己去甄别和挑选自己喜欢的内容。
所以,无论是为了挖掘自己站内内容的价值,还是为了服务好新的大众用户们,知乎可能都迫切需要对其站内内容进行重新组织,这种组织方式,很可能是高度以话题、专题、编辑推荐、事件等为中心的。
基于如上的逻辑,我们大胆猜想:知乎在2016年,或会完成一波比较大的改版。这波改版之后,知乎站内的内容组织方式可能会发生较大的改变,会有更多内容经由知乎官方运营组织、加工和整理之后,呈现并推送给用户。
预言3、美柚大姨吗将会合并?
美柚和大姨吗,几乎是两款孪生姊妹式的产品。
从产品功能到用户定位再到发展轨迹,它们都高度相似。同样是2012、2013年前后创办,同样是以女性生理周期管理工具为切入口,同样在此后转型社区,又同样在用户增长放缓后开始转型电商,甚至是在融资方面,两家公司也都差不多在2014年拿到了数千万美元级的C轮融资。
而到了2016年,他们也都面临着共同的问题:用户增长已到达瓶颈期,而商业变现的探索又不见突破性进展,再加上资本市场大盘仍不见好转,重重压力导致两个团队都同时面临着不小的压力。
这个时候,我们可以回顾一下我在去年11月就曾作出过的一个判断——
资本寒冬下的这波并购潮可能还没有结束。只要二级市场持续疲软,逻辑上任何一个用户体量已经比较大,融资阶段已经走到B轮之后,同时商业模式还不够清晰,缺乏明确的持续利润增长点的项目和产品,都可能面临着这个决策。我预计,在未来一年内,还会有很多类似的项目需要面临并购与否的抉择,尤其是那种在同一条跑道下,相对地位比较领先的两个竞品。
所以,美柚和大姨吗,会不会在2016年走进这个角落里呢?
至少,这个可能性不低。
预言4、NFC将在服务端得到真正普及?
NFC (Near Field Communication) 一直以来都是个离我们不远不近的东西。一方面,高速公路入口的 ETC 和小区停车场入口的刷卡器早就在中国很多地方司空见惯,而另一方面,它在人们日常的消费场景中却很少出现,以至于更多的人,连 NFC 到底是个什么东西都还不清楚。
虽然,如小米这样的手机厂商从小米手机4开始就置入了 NFC 的功能,很多人也曾设想过拿着手机直接上公交车刷卡。但在真实世界中,这一切都从未真正被实现过。
究其原因,无非两点——
任何技术从出现到被广泛应用,必定需要经过一个周期,这个周期也是技术本身逐渐自我完善的周期;
技术应用的普及,需要基础设施的普及作为前提条件。这个道理,就好比必须先有了智能手机的普及,移动互联网中的各种服务和技术应用才能发展起来。所以,此前 NFC 不能被普及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支持 NFC 的移动设备尚未得到普及。
而到了2016年,问题1对于 NFC 本身而言已经不再是一个大问题,而问题2,也已经开始随着 Apple Pay ,小米手机5等的发布和大量出货而逐渐得到解决。
至于有人可能会质疑的 NFC 具体应用场景,其实从支付开始,应该有很多场景可以使用。
网上已经有一篇把 Apple pay 变成公司门卡的文章,阅读量很大,但其实理论上任何带有 NFC 功能的手机都可以做到如下一些事情:
小区门禁。进入小区和单元门,拿出手机刷一下就可以识别身份。
入住酒店的房卡。房卡可以很方便地集成到手机 App 里面,在携程定好酒店后,酒店可以分批一个房间 ID 给到你的手机,就像用航旅纵横去选座位、网上打印登机牌一样。
上下班刷卡。
所有 ETC 都可以用手机代替。
大学食堂刷卡吃饭、员工食堂刷卡吃饭,只要带上手机就好。
地铁公交卡
……
所以,现在,我们或许只需要等待一件事。只要微信或者支付宝关联上硬件的功能, NFC 的服务层面就将开启狂奔模式。而这个关联,将是必然。
对了,微信企业号会不会用上这个功能呢?你猜?
预言5、FaceU、朋友印象等一夜爆红后就此消沉?
一直以来,有一类产品的死法叫做:生于拉新,死于留存。
他们的典型特征,是往往会在产品发展的早期,因为产品中的某个可以撬动用户自发传播和分享的体验点,进而借助社会化媒体的病毒传播而在用户增长方面获得爆发。
但是,在爆发之后,由于其产品本身的服务能力和持续价值供应能力缺失,这些产品往往又会迅速消沉下去,自此远离主流用户的视野,再无翻身机会。
在过去几年里,这类产品,典型比如脸萌、足记。
在三节课,我们常讲一句话:面向用户时,产品提供长期价值,而运营则创造短期价值。短期价值足够,可以爆发,但唯有长期价值坚固稳定,一个产品才可以良性发展起来。
有时候,虽然你可以在满足人们 “炫逼格” 和 “晒自己” 这样的类似单点上做出一些创新,并把这些单点体验做到极致,且借助人们的“晒、炫”心理,从而在社会化媒体传播中一炮而红。但,这样的事情往往非常不具备可持续性。
所以,假如不能真正找到长期价值的所在,我们深深怀疑,将会有一拨在2016年初已经以类似方式火过了的产品,将很可能走上脸萌、足记等的老路。
典型,比如 FaceU ,朋友印象。
预言6、在线教育类平台将批量死亡?
其实,自从2011年在线教育火热起来,“教育类淘宝”的概念和梦想就一直没有在这个领域里缺失过,尤其是从2012年,甚至是到了后来,连淘宝本身也被惹了过来,内部做起了一个叫做“淘宝同学”的平台。
只是……教育类平台,很可能本身就是个伪命题。
课程这样的教育类产品,有这么几个特征——
第一,教育领域往往缺乏大众型刚需性的产品,不太容易找到属于自己的“爆款”。
第二,产品极度不标准,用户在面对海量课程的时候缺乏决策依据,决策很慢。举例,假如你在淘宝买一个IPhone5s,有A和B两家等级评价都差不多的店,都是标配,A店卖5000,B店卖4000,你会很容易作出判断:买B店的。但如果你准备要学如何做产品,同样有A老师和B老师两位评价都差不多的讲师,A老师的课需要3000块,B老师的课需要2000块,你能够据此就判断你应该选择B老师的课么?
第三,用户卷入成本很高,无法短期内密集地消费和认真体验多款产品。
第四,与消费类产品不同,很多课程类产品,其实是一种一次性消费的产品。一个用户购买了你的课程产品,要是没学好,用户会在骂街声中离开。而如果学会了,用户给你一片赞誉,但他仍然会离开。此外,一个用户对于学习类产品的消费频次,往往也更低。我有可能一个月上淘宝买一次衣服,但对于报班上课这种事,我很可能一年两次就差不多了。
第五,学习类产品高度依赖于老师,用户在得到好的体验会更容易认可老师,甚至是消费购买决策都高度依赖于对于老师个人的认可,这往往会导致,一个老师要是在一个平台积累起来了名气,很容易选择离开平台单干。
以上几点加总在一起,就意味着,一个教育类平台是很难形成一个集中性的流量入口,且还能较好地维持住站内用户活跃度和消费频次的。
所以,抛开概念,你会发现,包括“淘宝同学”在内,迄今为止,应该还没有哪一个在线教育的平台类产品可以交上还不错的数据答卷的。
所以,我们觉得,纯粹的在线教育平台类产品,在2016年的路可能会走得很艰难。
预言7、已经沸沸扬扬的微信应用号具体会长什么样?
2016年,按照张小龙年初提到的,我们必然将会迎来微信的“应用号”。
在此,作为一群天天跟各种产品打交道的人,我们对于即将到来的微信应用号做了一些大胆的猜测。
我们猜想,微信应用号的产品形态和基本逻辑将会具备以下几个特征——
1、微信应用号不会存在统一的一级拉新入口(也就是Tab入口),甚至没有统一入口。只有面向应用号管理者的管理入口。
2、微信应用号很可能和服务号一样,基于 IM 的基本结构形态打造而成,简而言之,虽然听起来有一堆服务,但事实上也是聊天框。例如——
图1
以及,微信钱包中的各类应用,可能就是应用号的原型。
图2
3、应用号的管理和添加更有可能出现在微信的“通讯录”中。如果是这样,那应用号的入库逻辑可能和公众号很相似。使用搜索、二维码等作为发现/安装入口,在通讯录中增加应用号的管理入口。如下图:
图3
在搜索中,则可能有如下展示:
图4
进入应用号后的样子,可能会是通过一个应用号框架,把目前的 H5 站点接入进来,并且打通账号和支付两个基础模块。
4、微信应用号很可能会跟微信现有的关系链关联起来。
假设一个场景:我周末无聊,一个人想去看电影,于是我打开了微信电影票的应用号,果断买了张票,然而一个人看电影最无聊了!这时候,微信应用号的关系链分享功能触发(观察到你只买了一张票):“是否邀请好友一起去看场电影啊?”
图5
选择邀请好友,应用号在我的朋友圈中添加了一条状态:“下午我去看《三体》这部电影,谁会陪我去呢?”
图6
此时,我的其中一位朋友看到这条状态,他可以选择通过应用号购买了同场电影票,并获得优惠。
在这个场景中,我的朋友感知到了应用号的存在,并享受到了它的服务。甚至没有看到烦人的优惠券,就获得了折扣。
其实,类似的应用场景在 Facebook 里面已经存在,他的名字叫 “sponsored story” ,星巴克经常玩这个功能。( PS:sponsored story 是 Facebook 的一种广告形态,很类似我们讲的应用号的使用场景。FB将每个服务提供者的 web app 放入一个框架,并且提供 FB资源给广告主去运营这个Web App。)
如此一来,可能就完成了应用号虽不会给用户推送消息,但也能提供相当大的能量给到应用号的提供者,以帮助服务提供者提升留存。
如果你还想看到我们关于微信应用号的更多猜想和背后的逻辑分析,可参看三节课之前发布的另一篇文章《当我们在谈论微信应用号时,别忘了张小龙的逻辑》。
预言8、BAT大战的新炮灰:搜狐视频、糯米、钉钉?
一直以来,互联网都流行着这样一句话:老大和老二打仗,老三没了。比如:
58同城和赶集网打的死去活来,百姓网没了。
快的和滴滴打仗,摇摇招车死了。
爱奇艺和优酷打仗,土豆没了。
而在2015年,互联网的战场乱哄哄,由 BAT 撕逼而引起的各种连锁反应层出不穷。比如:
美大合并,糯米提前完成了 KPI (排名第二),而最惨的则是饿了么不得已被阿里口碑并购。
携程被百度入股,去哪儿被陪嫁送出。
腾讯入股京东,拍拍、易迅被送出,并进而寿终正寝。
阿里投资音乐,虾米被整合逐步失声。
来往 PK 微信失败,钉钉意外成名。
到了2016年, BAT 间的撕逼必将继续,也必定还会殃及一批产品,对此,我们有如下一些猜测:
1、娱乐视频产业争夺继续,搜狐视频凶多吉少。
所谓无风不起浪,有水才行舟。业内不久前盛传搜狐视频被腾讯收购应该不是空穴来风。
互联网视频已经从产品创新、用户拉新的竞争阶段发展到了目前花钱砸内容、比拼贴片广告变现能力的阶段。而在花钱买内容和变现这两件事上, BAT 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阿里投资的优酷、百度控股的爱奇艺、腾讯自己的腾讯视频将不断把战火往前推,这一切,可能都会让原本靠美剧和自制剧起家的搜狐视频压力山大、前途未卜。
2、本地生活服务进入成熟阶段,糯米凶多吉少,或将最后一搏。
当百度拿出200亿砸向糯米的声音还没落下,美团和大众点评合并了。如果谁从第三一跃成为第二而且心情特别糟糕的话,糯米应该当之无愧。
团购网站虽然没有像出行打车市场那样烧钱烧得如此高调,但事实上之前三家的火拼也烧了不少钱。到了现在,大哥和二哥联合了,三弟该怎么办?
产品趋同、服务差异化小、体验改善不敏感,团购比视频的聚集度可能还高。回看历史,魏蜀吴三分天下,东吴还能拥有游刃有余的空间,而一旦魏吞并蜀,吴的好日子也就到头了。
3、钉钉踏着来往的尸体站起来了,却很可能会被微信企业号拦住前进的步伐。
在罗永浩代言钉钉之前,钉钉就已经悄然发展了起来。
因为其简单的设计、钉一下等功能足够性感,钉钉打动了很多中小企业老板们,成为企业管理应用中的一匹黑马,迅速发展了起来。
然而,在企业微信号出来后,钉钉能否继续发展,我们表示谨慎的悲观。
要知道,但凡和用户关系链相关联的事情上,腾讯往往可以做到后发先至。同样回看历史,此前腾讯邮箱起步时,网易邮箱已经拥有相当大的规模,但短短三四年光景,腾讯便凭借入口的便利性占领了第一的位置。
这一次,在基于移动端的企业通讯类应用上,张小龙还会再次重复当年的故事吗?
预言9、C2C付费咨询类产品将会批量死亡?
2015年,由“在行”而起,一大批 C2C 的付费咨询类项目纷纷兴起。但进入到2016年后,这个领域的景象,却并不乐观。
以目前来看, C2C 付费咨询的模式,无论线上还是线下,都具备这么几个特征——
1、用户习惯还很弱。大部分主流用户其实还并不存在付费约人面聊请教咨询的习惯,我们小范围做了一个调查,以三节课这样一个互联网基因还算强,对“学习”也还比较热衷的团队为例,全体22名员工中,只有2人曾经使用过在行约见过行家。
2、服务体验高度不标准。这导致了“行家咨询”作为一种服务,其实用户得到的价值也是极度不标准的,而且,这会进一步导致用户的选择和决策苦难,好比我要是一个新手,同样看到两个产品的行家,都收500块一小时,一个百度的一个腾讯的,我很可能无从判断我到底该约谁。
3、用户消费频次较低。用户单次消费频次基本在一个月甚至更长时间以上,但有可能出现短期内集中约见一批行家的现象(比如我,曾经在1个礼拜内连续见过4位 PR 方面的行家讨教过一些问题),但一年内仅此一次。
所以,借由以上几点,我们认为, C2C 咨询,其实是一种非标、低频、长尾的服务和需求。
面向这样的需求,其实市场上不太能够支撑众多的垂直项目,相反,如果真的发展下去,这个领域内可能更容易出现少数1-2家大玩家一统江湖的局面。
所以,我们大胆预测,2016,在 C2C 付费咨询领域,像“在行”这样的领先产品将会继续发展下去,而大量同类型小平台小产品将会批量死亡。
预言10、手机直播类产品迎来大爆发?
对一个侧重内容消费类的领域而言,要想突然爆发,一般要具备一下几个条件——
1、用户对某类内容的喜好通过长期积累和演变,已经具备了广泛的群众基础;
2、对应进行内容消费所需的技术、基础设施等已经成熟和得到普及;
3、生产相应内容的成本逐渐降低,让相应内容的供给不再稀缺。
而到了2016年,在手机娱乐类内容消费这个领域下,这三个条件都已逐渐成熟起来。
首先,用户对于内容的需求,已经发生了变化。
图7
图7是我们根据当前的网络用户群体特征梳理出来的一张图。可以看到,如果用老中青三代人来表现的话,那么图中:
蓝色代表80前的“老人”,他们基本上活在5年前的 PC 互联网中,他们对“内容质量”的要求跟洁癖一样,喜欢看长文章,对“回忆”、“味道”很有冲动。
黄色代表70末-80年代出生的中年人,他们活在2010年后的 PC 和移动互联网的变革期,两边都不放弃。变革期的人是害怕“ out ”的,所以他们对及时性的要求变得很高,为了及时性可以牺牲质量,比如视频网站上追剧,希望更快看到最新的影视剧。他们愿意消费内容,但不愿意创造内容。线上行为通常以自我表达为主,表达后不祈求一定得到反馈。
红色代表90后甚至95后的青少年们,他们很多人只活在移动互联网中,手机/PAD是他们唯一的上网设备,不知道网线为何物。基本上这些人衣食无忧,愿意为自己喜欢的事情付费,非常愿意表达,而且非常希望自己的表达得到马上、即时、“为我而来”的反馈。
很大程度上,用户们的需求发生转变,其实是因为交互点发生了改变。原先的传统内容,跟用户发生交互的是“内容”本身,但现在的直播式内容,其实更强调的是“用户参与”,因为实时反馈,所以内容质量的下降也变得可以容忍,用户在这一过程中,实际上从“关注内容”转向了“关注人”。(见图8)
图8
但另一个层面上看,上面图7中我们提到的媒体、追星、视频、交友等都已经有比较成熟、大体量的产品了,唯有娱乐直播类的产品目前还未大范围得到普及。
其次,新技术的发展让消费者的消费成本大幅下降。
视频对流媒体技术、带宽、直播设备的要求是相对较高的,所以,技术的成熟和相应资费的下降,对移动端的视频消费类产品会有直接的影响,我们拿2016年和2013年相比。
图9
相关的影响因素肯定还有很多,上面是我认为比较主要的几个点。以上几点基本上都是在价格并没有发生太大变化的情况下,技术水平提升了,或者是 WiFi 覆盖率提升了,最终结果就是用户的使用成本下降。
而往往当成本下降到一定临界点的时候,就自然会导致一些新事物爆发式的涌现,典型比如3、4年前的微博、微信,其实也是流量使用成本下降后的必然产物。
再者,对移动端视频而言,内容生产者的生产成本已经下降到平易近人的地步
内容的生产成本降低,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
一是内容的辅助制作工具在变得越来越简单。
当年的后舍男生同样是一代网红,但他们的内容制作还要掌握各种编辑软件,使用各种视频录制工具——最起码一个摄像头你得有吧?而在YY盛行的年代,一个网红主播也需要在特定的房间里面去表演节目。
至于现在,要想进行视频直播,你只需要一个手机。最多最多,你还需要一个能帮你固定住手机的道具。
二是内容的策划和落实也越来越不需要复杂的准备。
在五年甚至更早以前,你得有完整、严肃的故事、大纲和脚本,才有资格让你的想法被变成视频。而到了2015年,你会发现,完全无需复杂的策划,你可能只是单纯的配音对嘴型就足以完成内容的制作了。
最后,我们再来聊一下,为什么会是2016年,而不是再晚些?
几乎所有产品从出现到快速发展,都会经过几个阶段:
小规模探索期。一般是国外产品出来了,国内迅速跟进,现在几乎能做到1个月左右。这个时候出来的产品通常质量很差,卡顿、色情什么的很多,野蛮发展,这时候的产品通常是小圈子产品,只在大城市的小圈子有人用。
发展期。N个同质化产品(N>30)同时上线,开始有疯子公司开始补贴了,平台太多,网红都不够用了,这时候通常是一二线城市的特定圈子已经有一定规模的人在使用了。与此同时,有一些产品发现混不下去开始转型了,比如专门做发布会直播、新闻性质的直播、游戏直播等。
高速发展期。很多发展期的公司挂掉了,或者转型了,网红开始不好混了,只能绑定到几家用户量比较大,比较固定的平台。至于这平台是谁?我也不知道啊...知道了我就买股票去了。
而对于观众来说,这时候的观众通常会聚焦到四五线城市的无为青年那儿了。而人钱花得差不多了,妹子也没泡来几个,发现妹子还都是跟有钱人玩,终于醒悟了,慢慢放弃。
稳定期。差不多就是一两家独大了...
以这个逻辑来类推,我们觉得,2016年的状态,可能会更接近于图10——
图10
此外,对于网红群体来说,也有一个发展过程。一二线明星们是有专业的经纪公司,而YY时代的网红,更多是个人或小工作室操控。而现阶段,很多网红因为自身影响力的逐步增强,已经可以绕过小工作室,具备可以跟平台方直接谈判的资本了。这样的趋势,也在一定程度上催生了号称“卖艺不卖身”的网红们奋力参与到这个爆发的过程中来。
对于这个网红的发展过程,我们推荐大家可以参考一本描写岛国某现象级特定行业的书,书中完整讲述了该行业内类似的手艺人从集权控制到个体发展的演变过程,我们认为,这一过程跟国内网红业态的发展将会高度类似。
最后,我们想说,手机直播的趋势已经非常明显。如果要说可能还存在什么变量,那一定是源自于第三方的“不可抗力”,比如“有关部门”的严管。
再次声明:本文仅为三节课主观预测,不保证靠谱。如有雷同,实属巧合!三节课是首家互联网产品主题学习社区,免费提供最系统的产品 + 运营课程学习,定期出品有深度的产品观察 + 评论。如需转载,请联系三节课,并注明出处。
。- 标签:
- 编辑:刘柳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