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广告主如何评判广告的价值?
John Wanamaker曾提出一句堪称广告营销界“哥德巴赫猜想”的至理名言——“我知道在广告上的花费有一半是浪费的,但问题是我不知道是哪一半。”
如今,在互联网时代,随着大数据的发展、精准投放技术的提升,以及动态创意的运用等等,业界对于广告价值的评判有了更多的衡量标准,诸如广告覆盖率和到达率、媒体的环境特性……。这些也让广告主对于自己的花费及回报有了更为清晰的了解。
11月17日,由Campaign主办的China Innovation在北京举行,海尔数据战略发展总监孙鲲鹏与互动通控股集团资深副总裁袁珏明(Tony Yuan)围绕创新开展对话讨论。
从人们广为熟知的亲切可爱的“海尔兄弟”,发展至今,海尔在互联网时代实现了哪些创新?孙鲲鹏将其精辟地归纳为三点:一、从制造产品转变为制造创客;二、员工从雇佣者转身为创业者;三、消费者从以前的购买者变成海尔方案的参与者。创新属于每个人。员工与用户的体验也在这里得到了很好的诠释。
(图:孙鲲鹏阐述观点)
身为广告主,在不断创新变化的互联网时代,该如何来评判广告的价值?面对袁珏明提出的问题,孙鲲鹏希望品牌广告主与媒体方、广告技术平台方、第三方等相关各方一起设定共同的目标:一、以用户体验为目标,例如,消费者在接触到产品、品牌时的体验是否舒服;二、以转化成果为目标,将消费者触达广告后进而实现销售业绩转化作为目标。
(图:袁珏明精炼概括)
尽管精准投放的优势显而易见,但是广告投放的绝对精准对广告主是不利的,因为这会减少广告对人群的覆盖度。在广告营销与数据挖掘时,要有全局观,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树林。运用大数据,通过多维度分析消费者与产品的联系,从而促进销售转化与购买。围绕“营销中的技术和创新:数据、程序化和内部技术能力”,在随后的小组讨论环节中,互动通控股集团副总裁方博文(Malcolm Thorp)与嘉宾们如此表述。
(图:Malcolm发表观点)
(图:Malcolm(左二)与众嘉宾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