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最新财报引起了争议:他们搞的不是“互联网+” 而是“+互联网”?
近日,京东公布的第四季度财报显示,该公司净收入为546 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7%,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亏损为76亿元人民币。2015全年交易总额达4627亿元,同比增长78%,净收入达1813亿元,同比增长58%,亏损94亿元。这些数字,似乎能够显示出京东的未来走向,业内人士的相关的分析和解读,也有着争议。
为何会有如此之高的亏损?万擎商务咨询CEO鲁振旺认为,京东的亏损,主要是关闭拍拍,实际运营亏损6个多亿,这样一年有二三十亿的净亏损压力,相比京东大几百亿的现金储备,这个压力可以承受,京东到家巨额亏损,现在刘强东却看得很重,假如不是京东到家,京东营收能实现基本持平,所以不是京东亏多少,而是刘强东想按什么步调走路。
“94亿不是营业亏损,而是投资支出”,电商观察人士柳华芳对IT时代网、创客100表示,营业亏损和投资支出是完全不同的未来导向,企业的成绩单并非只是看最后银行账上的余额。京东在2015年投资了很多分布在不同领域的企业,累计投资额近百亿元。这些投资更多是京东的生态链投资,用来补充京东核心业务的产业链支撑能力。清华大学教授、知名电商专家柴跃廷也对IT时代网、创客100说,京东的所谓亏损,属于正常的战略投资,只不过由于投入过大而在财报中如此明显。
2015年是京东继续投资进行庞大布局的一年,按照京东的规划,未来其将聚焦在电商、金融和技术三大领域,电商包含京东商城、京东到家;金融包含京东金融和正在申请的京东财险;技术则以云技术和京东智能为主,这三大主要业务将形成京东的主要生态链。
目前,京东主营的电商业务开始向二、三线城市扩张,2015全年交易总额(GMV)达到462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8%。这个数字是2015年全国网络零售交易额同比增长率33.3%的两倍。市场的扩张,让京东的电商业务实现了高速发展,但也将遇到增长瓶颈。在二三线城市之后,如何继续保持GMV(交易总额),就是京东首先需要面对的挑战。
在易观分析师王小星看来,在新经济环境下,国内制造业变得并不明朗,但消费端发生更迭已是必然,“电商移动化已经非常明显,随着‘90后’、‘00后’年轻消费群成长起来,包括小红书等在内的新兴电商模式将会大量涌现”。京东等以PC端对传统商业带来冲击,如今则要面临新兴业务的挑战。
既然传统的电商业务面临瓶颈,那么,我们再来看看京东的新兴业务。今年1月,京东金融宣布获得来自红杉资本中国基金、嘉实投资和中国太平领投的投资人的投资,融资金额66.5亿人民币,对京东金融估值466.5亿人民币。京东金融用了三年的时间,有分析称,其估值已是蚂蚁金服的五分之一。
从京东金融的业务来看,京东金融消费金融、第三方支付、供应链金融、众筹、理财、保险和证券领域展开了布局,和蚂蚁金服业务相似。有业内人士认为,京东金融目前的核心收入是来自于其支付业务,也就是京东支付与京东钱包,不过相对于支付宝而言,前者无论是在规模亦或是商业模式上都还存在不小差距。
互联网金融号称属于“万亿市场”,但是这是在制度和模式完善了的情况下,现在互联网金融公司都是在“摸着石头过河”,所以如何在现有的市场体量下夺食问题也是京东金融扩充的所需要面对的。上述业内人士认为,京东金融目前最大的亮点就是京东的众筹项目,而且这方面目前京东是保持领先的,如何将此领先优势保持下去,也是京东金融下一步亟需考虑的。
而京东的另一大重点业务——京东到家,目前已经能够为中国12个主要城市的消费者提供O2O服务,而O2O是个比线上电商还要大得多的市场。O2O的核心就是物流,而尽管京东自身已经具备强大的自营物流体系,但有分析认为,这还远远不能满足他们O2O业务的需求。而且,虽然京东众包的“人人都可以送快递”理念或许可行,但这个模式还未曾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测试。
因此,京东现在的业绩数字出现了争议。柳华芳对京东的未来发展十分看好。在他看来,在中国经济不太景气的情况下,京东的业绩已经很出色,他们的营收能力已经在触摸世界500强的边界。等到京东金融、京东云等新业务走向规模盈利,京东生态的实力将完全不亚于BAT。
不过,对于京东的发展,也有不同的观点。中国互联网协会“互联网+”研究咨询中心副主任李易告诉IT时代网、创客100,京东模式过重,他们已经难以承载。根据财报来看,京东第三方营收呈大幅度上升,明年将会可能超过京东的自营业务,这也是有问题的。并且他认为,京东的自营业务就是完全把传统的线下买卖搬到了互联网上,这种效率的提升只是“+互联网”层面,而“互联网+”的核心与本质,则是通过实体经济与互联网的深度融合从而创造出新的需求,所以说,京东现在的这种“+互联网”的模式,需要思考和修正。
。- 标签:
- 编辑:刘柳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