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科技生活  创新

基层“伪创新”:只顾上墙却不入心

  • 来源:互联网
  • |
  • 2022-07-04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日前《半月谈》调查发现,有的基层单位出现“造词式”创新、“复制式”创新、“亮点式”创新等苗头,片面追求标新立异,忽视实际工作效果和群众需求,增加基层负担,破坏基层生态。

  这些“伪创新”主要体现为三类。“造词式”创新,就是把一些平常的工作,改个名字、换个说法,就成了创新做法;“复制式”创新,比如随着“河长制”“林长制”流行,有的基层工作创新风向呈现以“长”为荣的趋势:治理马路有“路长”,负责环境有“环长”,综合治理有“综长”等;“亮点式”创新,就是形式上的创新,村里的村史馆建得“高大上”,迎检多次被夸“新颖”,却常年闭门不对老百姓开放;党建展板“琳琅满目”,楼梯、走廊贴的到处都是,内容却华而不实,只顾“上墙”却不入心……

  没有无缘无故的“伪创新”,有的是为了“给上级留下好印象”,有的是为了多拿些补贴,有的是应付考核,总体上,都是形式作用大于实际价值。如专家所说,这本质上还是官僚主义、形式主义的变种。

  在基层工作中,仿佛只要披上了“创新”的外衣,就象征着“进步”“用心”,但这其实是对创新精神的背离。因为所有的创新都应该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忽视这一点,将创新变成一种“包装”工作成绩的“万能膏药”,不仅正当性可疑,还将加剧基层工作人员的负担。

  要从根本上遏制这一倾向,需要两个方面的改变。一是,相关考核应该避免被所谓“新概念”和“新提法”迷惑。要知道,基层工作固然需要创新思维,但要求每个地方都有创新,只要看到“新提法”就给加分,这是不切实际的,也有失公平。对于基层工作来说,相对于创新能力,更重要的还是务实能力。尤其是一些地方,基层工作一年一种新提法,一届一种新主张,这反而会给基层工作的连续性、稳定性造成不必要的干扰。这些年,各级政府都一再强调要“一张蓝图绘到底”,这样的思路其实同样适用于基层工作。

  二是要避免基层工作过于依赖于“对上负责”,而忽视“对下负责”。应该看到,基层工作本来就是直接与民众打交道,工作是否到位,创新是否有必要,都应该首先让民众有发言权。如果忽视了“问计于民”,只顾着追求形式上的新颖,“给上级留下好印象”,很多创新实际就变成了“自嗨”和“花架子”。说到底,一些基层的创新,都不过是“投上所好”的产物,忽视了、民情这个最基本的准星。所以,其再怎么“标新立异”,都有形式主义之嫌。

  当然,这些目的和价值都显得可疑的基层“伪创新”之所以流行,不能只看到基层的问题。如有基层干部就坦言,有的工作需要领导推动,换了领导可能工作思路也跟着换了,原来的创新也“过时”了,不再被关注,配置的资源也减少,所以基层也就只能跟着继续“创新”。也就是说,有些基层创新也是“”的。对此,就需要从更高层面来反思基层的“伪创新”土壤。

  基层工作,一方面要对上负责,一方面要直接与民众打交道。它其实是我们观察官场作风、政风的一个理想的切面。而基层“伪创新”现象,也是我们审视行政机关创新文化的一个机会。呼吁创新当然是对的,但到底何谓“真创新”,我们又需要怎样的“创新”,“创新”的评价标准如何,以及如何识破并预防“伪创新”,其实都还有赖于形成更完善的制度共识。进一步言之,到底是“伪创新”泛滥妨碍了“真创新”,还是“真创新”动力不足,才催生了更多的“伪创新”,仍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只有想清楚了这个问题,我们或才能在创新上“去伪存真”。对于这些问题,我们要跳出基层看基层,才能找到更准确的答案。

  版权声明:凡本网文章下标注有版权声明的均为中国青年报社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使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日前《半月谈》调查发现,有的基层单位出现“造词式”创新、“复制式”创新、“亮点式”创新等苗头,片面追求标新立异,忽视实际工作效果和群众需求,增加基层负担,破坏基层生态。

  这些“伪创新”主要体现为三类。“造词式”创新,就是把一些平常的工作,改个名字、换个说法,就成了创新做法;“复制式”创新,比如随着“河长制”“林长制”流行,有的基层工作创新风向呈现以“长”为荣的趋势:治理马路有“路长”,负责环境有“环长”,综合治理有“综长”等;“亮点式”创新,就是形式上的创新,村里的村史馆建得“高大上”,迎检多次被夸“新颖”,却常年闭门不对老百姓开放;党建展板“琳琅满目”,楼梯、走廊贴的到处都是,内容却华而不实,只顾“上墙”却不入心……

  没有无缘无故的“伪创新”,有的是为了“给上级留下好印象”,有的是为了多拿些补贴,有的是应付考核,总体上,都是形式作用大于实际价值。如专家所说,这本质上还是官僚主义、形式主义的变种。

  在基层工作中,仿佛只要披上了“创新”的外衣,就象征着“进步”“用心”,但这其实是对创新精神的背离。因为所有的创新都应该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忽视这一点,将创新变成一种“包装”工作成绩的“万能膏药”,不仅正当性可疑,还将加剧基层工作人员的负担。

  要从根本上遏制这一倾向,需要两个方面的改变。一是,相关考核应该避免被所谓“新概念”和“新提法”迷惑。要知道,基层工作固然需要创新思维,但要求每个地方都有创新,只要看到“新提法”就给加分,这是不切实际的,也有失公平。对于基层工作来说,相对于创新能力,更重要的还是务实能力。尤其是一些地方,基层工作一年一种新提法,一届一种新主张,这反而会给基层工作的连续性、稳定性造成不必要的干扰。这些年,各级政府都一再强调要“一张蓝图绘到底”,这样的思路其实同样适用于基层工作。

  二是要避免基层工作过于依赖于“对上负责”,而忽视“对下负责”。应该看到,基层工作本来就是直接与民众打交道,工作是否到位,创新是否有必要,都应该首先让民众有发言权。如果忽视了“问计于民”,只顾着追求形式上的新颖,“给上级留下好印象”,很多创新实际就变成了“自嗨”和“花架子”。说到底,一些基层的创新,都不过是“投上所好”的产物,忽视了、民情这个最基本的准星。所以,其再怎么“标新立异”,都有形式主义之嫌。

  当然,这些目的和价值都显得可疑的基层“伪创新”之所以流行,不能只看到基层的问题。如有基层干部就坦言,有的工作需要领导推动,换了领导可能工作思路也跟着换了,原来的创新也“过时”了,不再被关注,配置的资源也减少,所以基层也就只能跟着继续“创新”。也就是说,有些基层创新也是“”的。对此,就需要从更高层面来反思基层的“伪创新”土壤。

  基层工作,一方面要对上负责,一方面要直接与民众打交道。它其实是我们观察官场作风、政风的一个理想的切面。而基层“伪创新”现象,也是我们审视行政机关创新文化的一个机会。呼吁创新当然是对的,但到底何谓“真创新”,我们又需要怎样的“创新”,“创新”的评价标准如何,以及如何识破并预防“伪创新”,其实都还有赖于形成更完善的制度共识。进一步言之,到底是“伪创新”泛滥妨碍了“真创新”,还是“真创新”动力不足,才催生了更多的“伪创新”,仍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只有想清楚了这个问题,我们或才能在创新上“去伪存真”。对于这些问题,我们要跳出基层看基层,才能找到更准确的答案。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