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科技生活  创新

以创新思维赋能教育教学

  • 来源:互联网
  • |
  • 2022-08-23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7月31日,主题为“推动教学创新 培养一流人才”的第二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全国赛闭幕式暨总结会在西安交通大学兴庆校区宪梓堂召开。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陆航实习记者钟雯轩)7月31日,主题为“推动教学创新培养一流人才”的第二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全国赛闭幕式暨总结会在西安交通大学兴庆校区宪梓堂召开。大会为来自全国不同高校的63项一等奖和142项二等奖获奖参赛教师现场颁发了荣誉证书。

  面对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要求,建设高水平师资队伍迫在眉睫。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管培俊表示,高等教育要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以创新思维赋能教育教学,促进构建教师教学共同体,促进教师成为“经师”和“人师”的统一者,聚焦教育教学创新,推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

  教育面向未来,创新没有止境。高校作为培养高素质创造性人才的基地,在推进教育改革的进程中,既要体现教学创新的共同特征,又要考虑到高等教育的特殊性。陕西省人民政府副省长方光华表示,教学创新是一种以培育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人才为根本目标的教育实践活动。近年来陕西多措并举,促进各类课程与思政课同向同行,取得了良好成效。高校教师要立足当代教育现实,明确新时期高等教育发展趋势,熟悉各类专业的前沿,瞄准各类学术的制高点,通过教学创新大赛不断促使教学工作登上新高度。

  “希望大家聚焦教育教学的关键问题定期展开研究,不断优化方法举措,在三尺讲台上日益优秀,不负教师这份伟大工作的职责和使命。”西安交通大学校长王树国表示,教师是神圣的职业,担负着培育社会主义合格的建设者和人的光荣使命,必须首先涵养教师的家国情怀,传承中华民族的文化及精神。如何将立德树人的目标内化于教学过程,将内容深刻的专业课讲得好,受学生欢迎,让他们有所收获,如何成为学生喜欢的老师,这都是老师需要完成的“必修课”。

  西安交通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级教学名师何雅玲介绍第二届大赛全国赛现场赛评审情况。第二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于2021年10月29日正式启动。全国31个赛区1195所高校的18407名教师参加省赛,覆盖13个学科门类,本届全国赛共有267所高校1462人参加,205门课程入围现场评审。

  “教师是人才培养的决定力量,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改到痛处是教师。”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吴岩在《锻造中国“金师”》的报告中强调,“中国金师”需要具备素质强、教育站位高、国际视野宽、五术要求精“四大要素”。他提出,高校教师要学深悟透习总关于高等教育一系列重要论述,深刻把握习总对高等教育和高校教师的新期望与新要求;要准确把握高等教育发展新阶段特征,锚定高质量发展新目标、落实立德树人新要求、把握“四新”建设新范式、夯实教育教学新基建;要主动关注国际高等教育发展趋势、变革方向,在国际视野中精准把握中国高等教育发展;要精于“道术”、精于“学术”、精于“技术”、精于“艺术”、精于“仁术”,做有大胸怀、大格局、大境界,水平高超、技术娴熟、有情有义、仁心仁术、以爱育爱的“经师”“人师”。

  陕西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厅长刘建林介绍,从教育大省到教育强省,陕西高等教育一直走在追求卓越的路上,近年来,陕西坚持“以本为本”、推进“四个回归”,深化课堂引领,紧紧围绕“”,着力打造坚定、德才兼备、业务精湛、善于创新的一流教师队伍,为教育事业改革发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提供了有力支持。陕西将借比赛契机,以实际行动深化教学创新,引领陕西高等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浙江大学本科生院院长张光新分享了浙江大学本科教学、一流师资队伍建设的举措、方法、成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副校长周丛照分享了该校本科人才培养改革经验。

  第二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由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指导、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主办、西安交通大学承办。大赛旨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助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和新工科、新农科、新医科、新文科建设,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创新发展,引导高校教师潜心教书育人。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