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深悟透党的创新理论的重大意义
作者:江苏省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南通大学新时代理论武装研究中心主任,南通市委宣传部二级巡视员黄正平
党的以来,以习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党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思想、理论、“”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深刻总结并充分运用党成立以来的历史经验,从新的实际出发,创立了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指出:“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
精神文化是观照人类社会发展的重大视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党人既十分重视从理论上探索、思想上总结,又高度重视从文化视阈观照、从精神角度挖掘。重视从思想和文化双重维度阐释和概括中华民族和中国党的昨天、今天、明天,深化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观照视角更加客观、更加全面,也更加广阔、更加深邃。我们应当深刻认识、科学把握“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这一对党的创新理论的科学判断,把握其认识拓展、时代升华、理论创造的深远意义和价值内涵。
精神是指人的意识、思维和一般心理状态,而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文化可以是一个十分宽泛的概念,而精神文化常常专指精神财富、精神文明。精神、文化和文明是人们常常涉猎的范畴。精神生产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一个重要范畴,推动社会发展的既有巨大的物质力量,还有不可或缺的巨大的精神力量。精神文化是认识问题、阐述问题、解决问题,观察事物发展变化的重大视阈。习总针对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对关系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了深邃思考和科学判断,注重从精神文化视野来论述和阐释思想理论,阐明过去、现在、将来,中国与世界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身体力行作出示范。党的创新理论是历史文化与当代文化、中西文化相结合、不断实现中华文化新辉煌的典范,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集中体现。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华文明是丰富的宝库、历史的养料。比如,党民创造的人类文明新形态,体现开放包容、兼收并蓄的宽阔胸襟,协和万邦、命运与共的天下情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文明理念,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处世原则,这些极富民族特色的文化理念为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国人民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乃至促进不同文明之间平等交流与相互借鉴提供了中国智慧。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起来,既是中国党人的一贯态度,也是新时代的鲜明特征。
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既是科学判断,也是重大结论,是实践创新的重大思想文化成果,也是思想文化创新的重大理论成果。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界定了思想理论飞跃的幅度和速度,标志了思想文化成就的高度。思想与文化结合的判断,深刻揭示了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贡献、精神贡献,有助于我们加深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创新理论的全面理解。认真学习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必须学深悟透对党的创新理论的基本结论和科学判断。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民在、建设、改革中创造的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习总善于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中汲取营养,回应新时代和全世界关切。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是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不断发展的指导思想,具有历史性与现实性相统一的科学价值,在中国思想文化史上写下了光辉篇章。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这一判断和定位,是新时代重大判断和结论,也是重大理论探索和理论创造。
党的以来,习总就文化和文明等议题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具有经常性、一贯性、系统性、逻辑性等诸多特点。具体来说,针对社会文明,提出要把提高社会文明程度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大任务,坚持重在建设、以立为本,坚持久久为功、持之以恒,努力推动形成适应新时代要求的思想观念、精神面貌、文明风尚、行为规范;针对传统文化,提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针对文化自信,提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是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题中应有之义;针对中国精神,提出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不断增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精神力量;等等。
以新时代为经,与当代文化和现代社会相适应、相协调,以全世界为纬,为人类提供正确精神指引,让各国文明群芳竞艳。习总就精神文化发表的一系列重要论述,集中体现了中国党与中华民族相贯通,历史与现实相贯通,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觉相贯通,传统文化与先进文化相贯通,文化强国目标与文化发展战略相贯通,中国与世界相贯通等全方位的融会贯通。从思想理论方面来讲,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从精神文化方面来讲,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从历史发展规律来看,这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已经成为巨大的精神文化财富,体现了中华文化、中国精神紧密结合,思想理论与精神文化紧密结合,中华文明、人类文明、世界文明紧密结合,实现了党的创新理论崭新的文化高度、精神深度。对此,《决议》以强烈的历史责任感提出实践认识、作出理论总结。
我们党历来重视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进入新时代,我们党更加突出这一结合,强调结合的契合度和紧密度。《决议》创造性地提出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这一科学判断,是我们党在新时代实践探索基础上的伟大理论创造。
从传统文化和历史基础出发,同新时代相交、同全世界相通,中国党既谋中华文化赓续发展,又谋人类文明不断进步,彰显了新时代中国党人的初心、使命、责任,昭示了中国党人对待中华文明、世界文明的一贯态度和坚定立场,凝聚起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人民的共识,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发展。作为时间与空间、中国与世界高度统一的中国党新时代重大思想文化成果,极大地丰富了中华思想文化宝库和人类社会文明宝藏。理论指导、文化引导,思想指引方向、精神滋润心田。《决议》深刻指出:“党确立习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确立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反映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心愿,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具有决定性意义。”我们要深刻理解“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更加深刻认识党的创新理论的历史意义、现实意义,对中国、对世界的价值。
人无精神不立,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的灵魂。习总指出:“历史和现实都证明,中华民族有着强大的文化创造力。每到重大历史关头,文化都能感国运之变化、立时代之潮头、发时代之先声,为亿万人民、为伟大祖国鼓与呼。中华文化既坚守本根又不断与时俱进,使中华民族保持了坚定的民族自信和强大的修复能力,培育了共同的情感和价值、共同的理想和精神。”新时代精神文化是我们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道路上不断前行的动力和不竭的源泉。精神文化因为交流而美丽,可以发挥春风化雨的独特作用。中华文化升华才能成为中华文明精华,中华文明精华方能指引复兴中华。
我们要充分深刻认识党的创新理论成果的理论品格、思想品位和文化品性、精神品质,善于从精神文化高度学懂、弄通、做实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要更加深刻地认识我们党的创新理论的价值内涵,更加透彻地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悠久性、创新传统文化的必要性、吸收传统精神的重要性,更加自觉地用思想理论的精粹、精神文化的精华教育自己、丰富自己,充分发挥其思想方向、理论武器、文化指引、精神滋润作用。加深对中华文化和人类发展规律的准确把握和全面理解,推动科学理论和文明成果转化为文化自觉、行动自觉,在实践创造中进行文化创造,壮大中国精神,不断实现文化进步。
以文化人,更能凝聚心灵、沟通世界,文化的意义在于与时代、与世界相融通。中国党和中国人民既要为中华文化发展作出贡献,也要为人类文明进步提供智慧。在对内发挥强大引领功能的同时,对外更好发挥引导作用,实现交流、审美、互学、互鉴诸多功能。
- 标签:本站
- 编辑:刘柳
- 相关文章
-
学深悟透党的创新理论的重大意义
作者:江苏省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南通大学新时代理论武装研究中心主任,南通市委宣传部二级巡视员黄…
-
第七届全国大学生学术英语词汇竞赛落幕
本届全国大学生学术英语词汇竞赛全程于线日起经过初赛、复活赛、复赛多轮竞技,最终共有约一万九千人进入决赛…
- 讲究方法 奔跑之中大创新
- 下列关于资产业务创新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解锁“想法流”:推动持续创新的 5 种方法
- 创新的5大原则
- 西安翻译学院报道英文学院三位学子在2020年创新英语翻译赛取得优异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