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创新人才培养的三要素
习总指出,我国要在科技创新方面走在世界前列,必须在创新实践中发现人才、在创新活动中培育人才、在创新事业中凝聚人才,必须大力培养造就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创新型科技人才。在笔者看来,做好创新人才培养工作,必须要着眼于以下三要素。
发挥典型作用,创造良好氛围。加强教育理论学习,开展深层次理论研究学习;加强实际操作培训,以实操压实理论知识掌握,更好的把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情况中去。要给有知识有能力的人提供机会,给他们压担子,让他们挑大梁,在工作中积极发挥带头作用,有效发挥典型示范作用,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良好的工作氛围会促使人们更有动力去工作、去创造、去发掘更大的潜力。
引入竞争机制,激励人才创新。竞争缺失则危机缺失,危机缺失则工作懈怠,工作懈怠则能动性较差。比拼着前进,才能跑得更快;不断的努力,才能离目标更近;渴望着成功,才有坚持下去的动力。故而要引入竞争机制,打破不思进取、工作平庸的局面,形成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用人机制,使得人人都有危机感、时时都有紧迫感;引入竞争机制,调动学习和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干工作有方向、有目标、有追求、有压力,打造复合型人才梯队;引入竞争机制,责任明确化,考核一体化,逐级奖惩化,形成借力互补、合力攻坚的工作新格局。
做到人尽其才,体现自我价值。《淮南子•兵略训》里有这样一句话:“若乃人尽其才,悉用其力。”意思就是每个人都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做到人尽其才。让合适的人做合适的事,能达到人事相宜的效果。故而要让有知识、有思想、有个性的新一代创新型人才,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做自己擅长做的事情,发挥出绝对的优势,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他们的潜能,创造出更多“独家产品”。
总体来说,培养出具备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新知识、创新能力、创新人格,在某一领域、某一行业、某一工作上为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作出创新贡献的人,是我们的目标,也是我们的追求。我们必须通过重点培养择优选拔人才、通过竞争机制激励创新动力、通过人尽其才的岗位安排更精准地做好相应工作,凸显出创新人才的优势。(范露)
伟大斗争锻造了中国党坚忍不拔的意志、无私无畏的勇气、不怕牺牲的精神、百折不挠的品质,这是百年大党的成功之道和青春密码,是我们赢得胜利和继续胜利的不竭力量源泉。
发展是共同富裕的前提条件,发展要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导向,这样就能很好地衔接起“共同”和“富裕”的关系。
只有通过全面深化改革,进一步进行一些政策上的重大调整,使得我们的整个发展模式、增长机制和分配机制更加有利于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才能最终实现真正的共同富裕目标。
共同富裕是人类的理想社会形态,有利于经济可持续发展,也符合中国从贫穷到小康再到共同富裕的经济发展逻辑。实现共同富裕要致力于三个方面:一是上不封顶,二是要保底,三是要扩中。
坚持把增进人民福祉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发展数字经济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发挥数字技术在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助力乡村振兴、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推动共同富裕等方面的关键作用。
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之“矢”去射新时代中国之“的”,在新时代伟大实践中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
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满足全体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让每个人都能如愿地发展自我和奉献社会,让每个人都能体面地享受生活和追求幸福。
文化的积淀是一个社会、一个民族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这个民族、这个社会能自立于其他民族、其他社会之间的“基因身份证”。
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必须深刻、准确地理解把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道路的丰富内涵与实践路径,进而推动美丽中国建设。
要准确认识和适应全球发展演变的基本趋势和特征变化,站在历史正确一边,顺应历史进程谋求战略创新,为国家长治久安提供可靠安全保障。
人民所表达的意愿、所创造的经验、所拥有的权利、所发挥的作用,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得到了全方位、全过程地实现,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也让每个人的能力、人的丰富性得到全面提升。
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要坚持和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之“矢”去射新时代中国之“的”。
深入推进军民融合战略,着力提升国家在海洋、太空、网络空间、生物、新能源等新兴领域的核心竞争力,全面构建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
在数字经济时代,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的提升能够为厚植我国发展新优势构筑最为广泛、最为持续、最为强大的微观新动能。
电力行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基础性行业,是能源转型的关键领域,电力行业实现结构性转型是绿色低碳发展、实现“双碳”目标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
今后五年对于助推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好在哪里”“难在哪里”“路在哪里”,这些问题都需要进一步梳理。
企业是推动创新创造的生力军,要更加突出企业的主体地位。完善科技治理体系,就是要围绕科技创新体系中企业和大学这两个基本主体的定位,为企业和大学创造好的环境。
我们应该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下,秉持平等和尊重,摒弃反对傲慢和偏见,倡导科技无国界、无障碍、无歧视的合作精神与合作理念,共同寻求科学的答案解答,共同推动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
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是我国不断提高科技发展水平、提升综合国力的正确选择。只要全体中国人民咬定青山不放松,充分激活中国人的潜能,中国在创新上一定能够“再攀高峰”。
强化就业优先政策最重要的是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思想,财政、货币等宏观经济政策要将就业目标置于更加优先的位置,根据就业目标进展情况,动态调整宏观经济政策力度。
- 标签:本站
- 编辑:刘柳
- 相关文章
-
做好创新人才培养的三要素
习总指出,我国要在科技创新方面走在世界前列,必须在创新实践中发现人才、在创新活动中培育人才、在创新事业中凝聚人才,必须大力…
-
航企发展要用好“创新”二字
当下,全球范围的新一轮科技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各行各业对创新的需求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 【二十大时光】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
- 创新一个离我们越来越近的词汇
- 坚持创新核心地位 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
- 汉语盘点:2020年度中国媒体十大新词语发布
- 坚持创新核心地位 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