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立潮头破浪行——2020十大重庆经济年度创新人物陈涛的故事
2021年10月22日下午,“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协同创新发展峰会暨2020十大重庆经济年度人物评选颁奖典礼”在重庆悦来国际会展中心举行。颁奖典礼上,重庆市文联、重庆市杂技艺术家协会主席,重庆杂技艺术团有限责任公司党支部、总经理陈涛荣膺“2020十大重庆经济年度创新人物”,这也是全市文旅系统唯一获此奖项者。陈涛是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全国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中宣部宣传思想文化青年英才、重庆市青年文化名人、重庆市青年专家工作室领衔专家、重庆青年五四奖章、重庆市学术技术带头人......他如何从文化名人跻身经济精英,在重庆文化强市建设、世界知名旅游目的地建设,特别是在共建一带一路,发挥长江经济带区域优势方面,开拓创新、砥砺前行,传承和发展优秀传统文化、促进文旅融合发展,树立良好的社会公众形象,助推重庆经济社会发展和建设的呢?
重庆杂技艺术团从始创之日起,历经七十多年风雨历程,荣获了众多荣誉。近年来,重庆杂技,作为一张靓丽的国家名片,在共建一带一路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在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华文明方面,作出了突出成绩。这些成就,是陈涛和他带领的重庆杂技艺术团在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创造性转化中的大胆探索。
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演出停止、剧场关门......演艺院团,面临前所未有的困境。作为一个国内知名的文艺院团负责人,怎样克服疫情影响,另辟捷径,开拓创新,逆境求生,逆水推舟? 疫情面前,如何做到院团发展和抗疫两不误,双丰收,是摆在了陈涛面前的重要课题。
怎么办?——围绕“提供优秀文化产品和服务”这一中心环节,积极融入“一带一路”、西部大开发和长江经济带建设目标,重庆杂技艺术团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抓文艺“品质化”,“品牌化”建设:
一是围绕重庆市“着力培育文化旅游特色品牌,充分发挥文化旅游的聚集辐射功能,助推重庆在国家区域发展和对外开放格局中发挥更大作用。” 重庆杂技艺术团开展了文艺院团第一家驻场演出试点,推出杂技秀《魔幻之都·极限快乐Show》,填补了重庆主城大型文旅驻场演出的空白,既完善了城市功能、提高了城市文化品位,又推动了文旅融合发展,增强了城市发展能级,杂技团与80余家旅游机构签订了合作协议,与大麦、猫眼、美团、携程、驴妈妈等30余家线上售票平台建立售票渠道,开拓了全国旅游年票等多个年卡合作渠道,撬动了观众和市场。“到重庆看杂技,逛重庆国际马戏城”,成为外地游客重庆打卡的一个精准旅游项目和目的地。
二是推动文化旅游“引进来”。在抗疫中实施战略转移,“出口转内销”,拉动内循环,闯出了一番新天地。杂技团发展延伸了“主题演出+节日互动”的驻演新模式,充分利用重庆丰富的文化资源:抗战文化、三峡文化、巴国文化,抗战精神、红岩精神,还有丰富多彩的非遗项目,把重庆的魔幻风趣、坚韧顽强幻化成一台台精美精湛的演出。以“一个主题贯穿全年,每个节庆一个活动”的运营理念,从2020年国庆节开始,马戏城在每个节日推出了一系列以“国潮风”“灯谜”“魔幻”“非遗”等为主题的室内外演出活动,邀请民间艺人、网络潮人、非遗传承人在活动现场表演,开展时装走秀、人偶巡演、小丑互动等,观众沉浸在观剧、观戏的旅途中,好评如潮。
2020年国庆期间,8天时间,就演出了32场,接待观众6万余次,票房收入达到200万元,开创了重庆国际马戏城开展驻场演出以来假日演出场次、观众流量、票房收入新高。
节假日主题演出的成功,为杂技艺术团后期打造集文化、旅游、研学为一体的杂技产业园区打下了坚实基础,也为其继续探索“杂技+”,在传统杂技艺术上进行不断创新提供了力量的源泉和信心。
文化与旅游“联姻”,打造特色品牌,重庆杂技艺术团借文艺力量,在文艺表达方式上创新性发展,将重庆国际马戏城打造成了独具杂技特色的重庆旅游新地标,助力重庆文旅融合发展。
重庆国际马戏城是西部唯一的国际马戏城,也是重庆两江四岸的标志性建筑,由世界一流的策划公司担任创意,设施设备都是一流的。2019年,马戏城配置给重庆杂技艺术团管理使用,实行团场合一。面对这样一个有着良好口碑的“庞然大物”和艺术标杆,怎样再出发?管好和用好成为当务之急。
一是管好马戏城:接管马戏城后,陈涛和他的团队确立了以国家级剧院为目标,把马戏城打造成为管理严格、设施完善、服务高效的重庆一流公共文化服务场馆,以演出行业规范为基准,编制了《重庆国际马戏城舞台管理规章制度》和《重庆国际马戏城技术手册》。随着演出业务的不断发展,精品剧目的不断打造,马戏城二期的修建和三期工程的规划,重庆杂技艺术团将围绕重庆国际马戏城进行衍生品、酒店、美食、动物表演、杂技博物馆等更多文旅融合方面的商业开发,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有效地带动马戏城周边、南岸区以及整个重庆市的演出、旅游产业协同发展。
二是用好马戏城:科学的管理,是为精彩的演出服务。诺大的马戏城,“白天晒太阳”,资源白白浪费。怎样合理利用资源?
“我们要把传统文化的传承抓起来,以传承带动市场,”杂技团把传承作为抓手,把杂技与研学教育结合起来,以传承带市场,策划打造了以马戏城为研学基地,以杂技、魔术为研学内容,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题的马戏城研学教育项目,通过现场观演+互动体验的形式,对广大中小学生进行艺术的普及和推广。
该项目一经推出,就受到诸多研学旅游机构的追捧,活动期间每天有700—1000人在马戏城开展研学活动。截止目前,杂技研学教育开展近150场,接待中小学生近15万人次。
研学教育基地的建设,一方面实现了传统艺术的创造性转化:传统艺术转化为教育资源、研学内容,不但培养了学生的艺术兴趣爱好,还培育了观众群体和游客市场;另一方面,实现了院团资源的创造性转化:马戏城静态的资产变成动态的资源,物质形态的资产转化成研学阵地。杂技和魔术,赋予马戏城活的灵魂。
这项活动,开启了全国首个以杂技艺术为主要教学内容的研学基地,创造了全新的文艺院团剧场运营新模式,实现了剧院资源的有效转化,探索了适合杂技团发展的新路子,开创了全市乃至全国艺术院团研学的先河。河南、陕西、四川、新疆、浙江等全国各省市来团考察学习,中国杂协还专门组织调研组来重庆国际马戏城对杂技研学教育项目进行实地调研,并在“中国文艺报”进行报道,肯定了这种对传统文化传承传播新模式手段创新。
近年来,重庆杂技艺术团在陈涛带领下,牢牢抓住“出人出戏出精品”这个牛鼻子,在人才培养、剧目节目排演、精品打造上下功夫。一切以演出为中心,一切为演出服务,不断开拓海内外市场,带领重庆杂技艺术团先后在美国、法国建立了演出基地,开展商业演出。创排了杂技剧《花木兰》《红舞鞋》等在海外20多个国家演出3400余场,观众达300多万人次,加强中外文化交流,让世界通过中国杂技领略中华文化魅力。
陈涛思想开拓,潜心创作,不断开创新的技艺技巧,他表演、教学和编导的作品累计荣获国际国内大奖30余项。其中,近年来创排的《梦》《励》《伞丛扇影》在第九届全国杂技比赛上揽获2金1银;创排的《伞丛扇影》荣获IBM世界魔术大赛金牌、金牌奖和最受观众欢迎奖三项大奖;创排《幻影飞鸽》《仙豆》 荣获“金菊奖”等等。
陈涛思路创新,重庆杂技艺术团接管重庆国际马戏城后,打造的《魔幻之都·极限快乐Show》填补了重庆主城区文旅驻场演出的空白。自2019年重庆杂技艺术团在重庆国际马戏城开展《魔幻之都·极限快乐Show》驻场演出以来,在两年多的时间内开展驻场演出600余场,接待观众35万余人次。杂技艺术团排演了大型3D杂技剧《大禹》,展现了高空钢丝、高空飞人、死亡轮、蹦床等一大批杂技节目的精彩绝伦;反特杂技剧《一双绣花鞋》讲述了重庆人民耳熟能详的反特故事,以杂技、魔术形式呈现,生动、刺激、精彩。《魔幻之都·极限快乐Show》以“极限”和“快乐”为主题,以“现代杂技表演”为核心,以“3D全息技术、高空机械”等科技手段为辅助,国际范、水准高。2020年,虽受疫情的影响,但重庆杂技艺术团全年的票房收入不降反升。
在人才培养方面,一是与艺术学校联合招收杂技学员,目前招收了30名学员,开启“自我造血”的人才输送战略布局;二是建立人才引进培养机制,建立青年专家工作室,引进和培养编创人才、舞美人才;三是积极选派团队杂技演员、编创人员以及舞美技术人员参加国内外重大杂技魔术比赛和重点剧节目创排,不断提升团队演职人员的职业素养和水平;第四是建立激励机制,特别是赛事获奖激励制度,有效带动和提升了演职人员的学习和参赛积极性。
近几年来,在重庆市舞台艺术之星评选、国际国内杂技魔术大赛中,杂技艺术团演员屡获殊荣,确保了重庆杂技艺术团在竞争激烈的演出市场可持续发展,提升了在国内杂技界的影响力和地位。
德艺双馨是每一个艺术家的毕生追求。2015年,陈涛就荣获了“第四届全国中青年德艺双磬文艺工作者”称号。陈涛始终在艺德、艺技上严格要求自己和管理团队。以人民为中心,贯穿重庆杂技艺术发展的始终。
近十年来,陈涛带领重庆杂技艺术团持续开展“杂技进万家”活动,广泛深入西部地区农村开展杂技演出,累计为中西部地区8个省市的近900个乡镇近2000个村庄和社区街道,奉献了约2000场大小演出,观众累计突破150万余人次,并荣获全国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先进集体等荣誉。
脱贫攻坚以来,陈涛在率领演出队伍开展送文艺下乡活动的同时,还结合重庆杂技艺术团自身实际,在市内各贫困乡镇招收了17名8-12岁的孤儿和贫困家庭儿童入团进行为期6年的杂技专业学习,免收学杂费、生活费、服装费等,毕业后艺术团直接录用,解决其学习和就业问题。同时以将其培养为获国内国际大奖的优秀人才为目标,将扶志与扶智相结合,“志智”双扶,积极践行文化扶贫的宗旨,帮助贫困家庭树立脱贫信心,助力贫困家庭线年疫情期间,陈涛结合院团自身特色,采取“以艺抗疫”的方式开展抗疫宣传工作。带领重庆杂技艺术团演职人员在短短1个月时间内创作抗疫视频18个,抗疫海报4篇,抗疫文章3篇,并在自有宣传平台上进行抗疫宣传,用杂技语言传播防疫、抗疫知识,为奋斗在防控一线的英雄们加油鼓劲。同时,还对抗疫勇士开展魔术杂技直播,让白衣天使免费观剧,用实际行动为全国战疫、抗疫贡献文艺力量,以杂技从业者独有的方式积极践行着社会责任。
“风华正茂当少年”,不管是对学员、演员的教育,还是对艺术团的管理;不管是市场的开拓,还是效益的提升,陈涛和他的重庆杂技艺术团,始终坚持“刻苦训练、顽强拼搏、努力创新、勇争第一”的杂技精神,乘着新时代文旅繁荣的春风,勇立潮头,破浪前行。
2021年10月22日下午,“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协同创新发展峰会暨2020十大重庆经济年度人物评选颁奖典礼”在重庆悦来国际会展中心举行。颁奖典礼上,重庆市文联、重庆市杂技艺术家协会主席,重庆杂技艺术团有限责任公司党支部、总经理陈涛荣膺“2020十大重庆经济年度创新人物”,这也是全市文旅系统唯一获此奖项者。陈涛是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全国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中宣部宣传思想文化青年英才、重庆市青年文化名人、重庆市青年专家工作室领衔专家、重庆青年五四奖章、重庆市学术技术带头人......他如何从文化名人跻身经济精英,在重庆文化强市建设、世界知名旅游目的地建设,特别是在共建一带一路,发挥长江经济带区域优势方面,开拓创新、砥砺前行,传承和发展优秀传统文化、促进文旅融合发展,树立良好的社会公众形象,助推重庆经济社会发展和建设的呢?
重庆杂技艺术团从始创之日起,历经七十多年风雨历程,荣获了众多荣誉。近年来,重庆杂技,作为一张靓丽的国家名片,在共建一带一路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在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华文明方面,作出了突出成绩。这些成就,是陈涛和他带领的重庆杂技艺术团在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创造性转化中的大胆探索。
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演出停止、剧场关门......演艺院团,面临前所未有的困境。作为一个国内知名的文艺院团负责人,怎样克服疫情影响,另辟捷径,开拓创新,逆境求生,逆水推舟? 疫情面前,如何做到院团发展和抗疫两不误,双丰收,是摆在了陈涛面前的重要课题。
怎么办?——围绕“提供优秀文化产品和服务”这一中心环节,积极融入“一带一路”、西部大开发和长江经济带建设目标,重庆杂技艺术团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抓文艺“品质化”,“品牌化”建设:
一是围绕重庆市“着力培育文化旅游特色品牌,充分发挥文化旅游的聚集辐射功能,助推重庆在国家区域发展和对外开放格局中发挥更大作用。” 重庆杂技艺术团开展了文艺院团第一家驻场演出试点,推出杂技秀《魔幻之都·极限快乐Show》,填补了重庆主城大型文旅驻场演出的空白,既完善了城市功能、提高了城市文化品位,又推动了文旅融合发展,增强了城市发展能级,杂技团与80余家旅游机构签订了合作协议,与大麦、猫眼、美团、携程、驴妈妈等30余家线上售票平台建立售票渠道,开拓了全国旅游年票等多个年卡合作渠道,撬动了观众和市场。“到重庆看杂技,逛重庆国际马戏城”,成为外地游客重庆打卡的一个精准旅游项目和目的地。
二是推动文化旅游“引进来”。在抗疫中实施战略转移,“出口转内销”,拉动内循环,闯出了一番新天地。杂技团发展延伸了“主题演出+节日互动”的驻演新模式,充分利用重庆丰富的文化资源:抗战文化、三峡文化、巴国文化,抗战精神、红岩精神,还有丰富多彩的非遗项目,把重庆的魔幻风趣、坚韧顽强幻化成一台台精美精湛的演出。以“一个主题贯穿全年,每个节庆一个活动”的运营理念,从2020年国庆节开始,马戏城在每个节日推出了一系列以“国潮风”“灯谜”“魔幻”“非遗”等为主题的室内外演出活动,邀请民间艺人、网络潮人、非遗传承人在活动现场表演,开展时装走秀、人偶巡演、小丑互动等,观众沉浸在观剧、观戏的旅途中,好评如潮。
2020年国庆期间,8天时间,就演出了32场,接待观众6万余次,票房收入达到200万元,开创了重庆国际马戏城开展驻场演出以来假日演出场次、观众流量、票房收入新高。
节假日主题演出的成功,为杂技艺术团后期打造集文化、旅游、研学为一体的杂技产业园区打下了坚实基础,也为其继续探索“杂技+”,在传统杂技艺术上进行不断创新提供了力量的源泉和信心。
文化与旅游“联姻”,打造特色品牌,重庆杂技艺术团借文艺力量,在文艺表达方式上创新性发展,将重庆国际马戏城打造成了独具杂技特色的重庆旅游新地标,助力重庆文旅融合发展。
重庆国际马戏城是西部唯一的国际马戏城,也是重庆两江四岸的标志性建筑,由世界一流的策划公司担任创意,设施设备都是一流的。2019年,马戏城配置给重庆杂技艺术团管理使用,实行团场合一。面对这样一个有着良好口碑的“庞然大物”和艺术标杆,怎样再出发?管好和用好成为当务之急。
一是管好马戏城:接管马戏城后,陈涛和他的团队确立了以国家级剧院为目标,把马戏城打造成为管理严格、设施完善、服务高效的重庆一流公共文化服务场馆,以演出行业规范为基准,编制了《重庆国际马戏城舞台管理规章制度》和《重庆国际马戏城技术手册》。随着演出业务的不断发展,精品剧目的不断打造,马戏城二期的修建和三期工程的规划,重庆杂技艺术团将围绕重庆国际马戏城进行衍生品、酒店、美食、动物表演、杂技博物馆等更多文旅融合方面的商业开发,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有效地带动马戏城周边、南岸区以及整个重庆市的演出、旅游产业协同发展。
二是用好马戏城:科学的管理,是为精彩的演出服务。诺大的马戏城,“白天晒太阳”,资源白白浪费。怎样合理利用资源?
“我们要把传统文化的传承抓起来,以传承带动市场,”杂技团把传承作为抓手,把杂技与研学教育结合起来,以传承带市场,策划打造了以马戏城为研学基地,以杂技、魔术为研学内容,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题的马戏城研学教育项目,通过现场观演+互动体验的形式,对广大中小学生进行艺术的普及和推广。
该项目一经推出,就受到诸多研学旅游机构的追捧,活动期间每天有700—1000人在马戏城开展研学活动。截止目前,杂技研学教育开展近150场,接待中小学生近15万人次。
研学教育基地的建设,一方面实现了传统艺术的创造性转化:传统艺术转化为教育资源、研学内容,不但培养了学生的艺术兴趣爱好,还培育了观众群体和游客市场;另一方面,实现了院团资源的创造性转化:马戏城静态的资产变成动态的资源,物质形态的资产转化成研学阵地。杂技和魔术,赋予马戏城活的灵魂。
这项活动,开启了全国首个以杂技艺术为主要教学内容的研学基地,创造了全新的文艺院团剧场运营新模式,实现了剧院资源的有效转化,探索了适合杂技团发展的新路子,开创了全市乃至全国艺术院团研学的先河。河南、陕西、四川、新疆、浙江等全国各省市来团考察学习,中国杂协还专门组织调研组来重庆国际马戏城对杂技研学教育项目进行实地调研,并在“中国文艺报”进行报道,肯定了这种对传统文化传承传播新模式手段创新。
近年来,重庆杂技艺术团在陈涛带领下,牢牢抓住“出人出戏出精品”这个牛鼻子,在人才培养、剧目节目排演、精品打造上下功夫。一切以演出为中心,一切为演出服务,不断开拓海内外市场,带领重庆杂技艺术团先后在美国、法国建立了演出基地,开展商业演出。创排了杂技剧《花木兰》《红舞鞋》等在海外20多个国家演出3400余场,观众达300多万人次,加强中外文化交流,让世界通过中国杂技领略中华文化魅力。陈涛思想开拓,潜心创作,不断开创新的技艺技巧,他表演、教学和编导的作品累计荣获国际国内大奖30余项。其中,近年来创排的《梦》《励》《伞丛扇影》在第九届全国杂技比赛上揽获2金1银;创排的《伞丛扇影》荣获IBM世界魔术大赛金牌、金牌奖和最受观众欢迎奖三项大奖;创排《幻影飞鸽》《仙豆》 荣获“金菊奖”等等。
陈涛思路创新,重庆杂技艺术团接管重庆国际马戏城后,打造的《魔幻之都·极限快乐Show》填补了重庆主城区文旅驻场演出的空白。自2019年重庆杂技艺术团在重庆国际马戏城开展《魔幻之都·极限快乐Show》驻场演出以来,在两年多的时间内开展驻场演出600余场,接待观众35万余人次。杂技艺术团排演了大型3D杂技剧《大禹》,展现了高空钢丝、高空飞人、死亡轮、蹦床等一大批杂技节目的精彩绝伦;反特杂技剧《一双绣花鞋》讲述了重庆人民耳熟能详的反特故事,以杂技、魔术形式呈现,生动、刺激、精彩。《魔幻之都·极限快乐Show》以“极限”和“快乐”为主题,以“现代杂技表演”为核心,以“3D全息技术、高空机械”等科技手段为辅助,国际范、水准高。2020年,虽受疫情的影响,但重庆杂技艺术团全年的票房收入不降反升。
在人才培养方面,一是与艺术学校联合招收杂技学员,目前招收了30名学员,开启“自我造血”的人才输送战略布局;二是建立人才引进培养机制,建立青年专家工作室,引进和培养编创人才、舞美人才;三是积极选派团队杂技演员、编创人员以及舞美技术人员参加国内外重大杂技魔术比赛和重点剧节目创排,不断提升团队演职人员的职业素养和水平;第四是建立激励机制,特别是赛事获奖激励制度,有效带动和提升了演职人员的学习和参赛积极性。
近几年来,在重庆市舞台艺术之星评选、国际国内杂技魔术大赛中,杂技艺术团演员屡获殊荣,确保了重庆杂技艺术团在竞争激烈的演出市场可持续发展,提升了在国内杂技界的影响力和地位。
德艺双馨是每一个艺术家的毕生追求。2015年,陈涛就荣获了“第四届全国中青年德艺双磬文艺工作者”称号。陈涛始终在艺德、艺技上严格要求自己和管理团队。以人民为中心,贯穿重庆杂技艺术发展的始终。
近十年来,陈涛带领重庆杂技艺术团持续开展“杂技进万家”活动,广泛深入西部地区农村开展杂技演出,累计为中西部地区8个省市的近900个乡镇近2000个村庄和社区街道,奉献了约2000场大小演出,观众累计突破150万余人次,并荣获全国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先进集体等荣誉。
脱贫攻坚以来,陈涛在率领演出队伍开展送文艺下乡活动的同时,还结合重庆杂技艺术团自身实际,在市内各贫困乡镇招收了17名8-12岁的孤儿和贫困家庭儿童入团进行为期6年的杂技专业学习,免收学杂费、生活费、服装费等,毕业后艺术团直接录用,解决其学习和就业问题。同时以将其培养为获国内国际大奖的优秀人才为目标,将扶志与扶智相结合,“志智”双扶,积极践行文化扶贫的宗旨,帮助贫困家庭树立脱贫信心,助力贫困家庭线年疫情期间,陈涛结合院团自身特色,采取“以艺抗疫”的方式开展抗疫宣传工作。带领重庆杂技艺术团演职人员在短短1个月时间内创作抗疫视频18个,抗疫海报4篇,抗疫文章3篇,并在自有宣传平台上进行抗疫宣传,用杂技语言传播防疫、抗疫知识,为奋斗在防控一线的英雄们加油鼓劲。同时,还对抗疫勇士开展魔术杂技直播,让白衣天使免费观剧,用实际行动为全国战疫、抗疫贡献文艺力量,以杂技从业者独有的方式积极践行着社会责任。
“风华正茂当少年”,不管是对学员、演员的教育,还是对艺术团的管理;不管是市场的开拓,还是效益的提升,陈涛和他的重庆杂技艺术团,始终坚持“刻苦训练、顽强拼搏、努力创新、勇争第一”的杂技精神,乘着新时代文旅繁荣的春风,勇立潮头,破浪前行。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新重庆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 标签:本站
- 编辑:刘柳
- 相关文章
-
勇立潮头破浪行——2020十大重庆经济年度创新人物陈涛的故事
2021年10月22日下午,“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协同创新发展峰会暨2020十大重庆经济年度人物评选颁奖典礼”在重庆悦来国际会展中心…
-
这9组英语名词助你遇见高科技拥抱未来!
导读:科技正在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今天,AAE(美国英文学院,American Academy of English,简称AAE)为您分享9组具有鲜明时代色彩…
- 扎根乡村振兴奉献青春力量大学生创新创业人物事迹——魏志强
- 听来自内蒙古科技创新、奋斗圆梦的好故事
- 以创新精神讲好南京创新故事
- 你对创新的理解很可能是错的
- 深入理解守正创新的丰富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