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有抢战后有裁员毁约!这是最好还是最坏的时代?
大家在表达同情的同时,也纷纷开始谴责理想和小鹏。毕竟就像网友说的,这些应届生往往手里不止一个offer,但要拒绝其他企业抛出的橄榄枝、去到一家创业公司,是需要一定勇气的,尤其是在经济下行的大环境下。
当然,理想和小鹏,也按照流程为同学提供了相应的补偿。理想提出调岗或者补偿一个月工资,小鹏则是补偿5000元现金。
后来也分别发了声明,大概说的是,存在这个现象的是少量岗位和绩效调整的部门,且涉及人数非常少,比如小鹏就陆续有900多应届生到岗。
就在端午节当天,马斯克发给特斯拉高层的一封邮件在网络上疯传:特斯拉将在全球范围内裁员10%,暂停全球招聘。
要知道,特斯拉在全球范围内有99290名员工(截至2021年底),10%的比例就意味着有近1万人即将面临失业危机。
可能是马斯克眼看着疯狂下跌的股价有些慌了,6月5日马斯克在推特做了一次补充说明:“特斯拉员工总数将增长,在职员工的数量保持平稳。”
不仅如此,马斯克还怕自己人误会,特意给全体员工发了封邮件解释裁员细节。总之,特斯拉的这场裁员,不涉及一线生产员工,还会增加小时工的数量。
再联想到马斯克发布的另一些言论,从“美国经济正接近衰退”到“要求员工每周必须回公司工作40个小时”,可以看出马斯克是在打一套非常厉害的组合拳。
因为看衰未来经济,所以需要缩减成本应对可能到来的危机,同时一线的汽车生产交付还不能受到影响。于是刚好趁着取消“居家办公”的机会,将一些“不好用”“不听话”的人,就此清除出去。
不过,他这一连番的动作,也被人当成了一种警示:我们的汽车行业,是否正在面临一场前所未有的大衰退?
“如今,经济下滑的可能性越来越大,马斯克和其他人都深知这一点。只不过马斯克更倾向于采取行动,并说出那些人们并不爱听的罢了。”
别看现在车企们纷纷都开启了收缩态势,但往前数几个月,这些裁员的车企,有一个算一个,都曾大规模扩张过。
即使是员工数量一直在波动的蔚来,也从2020年的7763人增加到了2021年的15204人,同比增加96%。
如此大规模的扩招,其实只会出现在一家公司的飞速上升期。与此同时,还必然伴随着公司所处行业的整体向好。
猎聘数据显示,2021年,新能源车企新发职位数量同比增长134.74%,位列所有领域第一,招聘平均年薪为24.57万元,薪资涨幅为24.57%。
甚至有些猎头实在是“聪明”,为了赚取佣金鼓动一些有能力的员工“跳槽涨薪”,过个一两年再跳回来。要是碰上升值,薪资还能再翻个倍。
新能源车企普遍都大幅度增加了招聘需求,但人才的数量在短期内则基本是恒定的。那中间空出来的需求差,要怎么补全?
没错,这就好比那个古老的段子。两个人遇到一只熊,这两个人谁能活下来,不是看谁能跑得过身后的那只熊,而是看谁能跑过身边的那个人。
对于各位处于竞争状态的友商,面对同一个人才池,自然是自己捞到一个,留给对手的就少一个。捞到自己池的人才能发挥多大价值暂且不论,首先不能让“大贤之人”流落到对家。
这也是新能源车企薪资水涨船高的原因。跳槽之风鼎盛时期,他们给跳槽员工提供的薪资,普遍都达到了50%至两三倍的涨幅,甚至一个应届生都能开出总包年薪40万的offer。
新能源汽车是个新兴行业,行业尚且还在发展,人才培养自然还没能成为一个完善的体系。传统汽车行业家大业大,目前汽车领域的资深从业者,几乎都出自传统车企。
而传统汽车的人才并不能全然适配新能源汽车的工作。比如自动驾驶研发、智能座舱设计、软件工程师等岗位,就是因新能源汽车而诞生的岗位,原本的传统汽车行业里根本没有。
所以,能够被纳入“争夺战”里的人才,要么是自行转型的有识之士、要么是具备跨领域能力的通识人才、要么是所学专业与新能源领域相关的应届生。
然而一番鸡飞狗跳的抢战之后,人才的价值却并不是立马就呈现出来,甚至有时候还会带来不好的后果。
中国人才研究会汽车人才专业委员会理事长朱明荣就表示,“过多采用高薪的策略来解决人才紧缺问题,可能会导致人才恶性竞争的负面效果……无序流动、恶意挖人并不利于行业的健康发展。”
人员扩张阶段进来的必然参差不齐,同时还要面对着疫情等因素叠加带来的不确定性,原本意气风发的造车新势力,纷纷开始检视自己潜在的不稳定因素,要把可能影响公司利润的苗头扼杀在摇篮里。
日益抬高的人力成本,就成了需要缩减的开支。抢战硝烟尚未消散,裁员、毁约风波已然掀起了更大的涟漪。
就像国内互联网行业裁员频上热搜,传统制造业裁员却悄然无息一样。传统车企的裁员其实早从2019年甚至更早就开始了,只是并没有成为热搜上的“大新闻”。
这么一看,前疫情时代的2019年其实也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美好。经济还是正在面临下行趋势,企业也一样在裁员。
传统车企裁的,基本是缺乏技术含量的生产组装员工,这部分工作已经越来越被智能化和自动化的机械所取代。更重要的是,机械成本已经降到了人工之下。
而另一头,各大传统车企又纷纷砸下动辄几百亿的预算,投入到新能源汽车以及自动驾驶等新兴领域上。
此前,曾有德国汽车行业专家预测:德国汽车业在未来10年将裁员25万人,占目前该行业人员比重的30%。但在电动化、自动化、智能化等新科技人才方面,新的岗位预计还会创造12.5万个就业机会。
每个时代都有属于自己的风口,21世纪的前两个十年,风口可能属于互联网,第三个十年,风口或许已经轮到了新能源。
在“软件定义汽车”的现在,我们可以看到,新能源车企给智能驾驶相关岗位的薪资早就“起飞”了。而且,还是直接上天的那种:
不久的将来,随着L4级别的自动驾驶彻底普及,新的交互方式也会随着新一代的智能座舱出现。这无疑会给汽车行业乃至于每个人的生活,都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
而社长在文章开头提到的,那些信心满满想要拥抱这个新时代的年轻人们,也一定会在适合自己的岗位上发光发热,从而推动整个时代的发展。
这两天又到了一年高考时,社长也蹭一波热度,和大家简单聊聊自己对填报志愿的一些感悟,供大家做一个小的参考。
公社有一位小伙伴,大学专业是属于夕阳产业的编辑出版学。在她入学的时候,这个专业在学校里就已经接近“无人问津”了,分专业时这个专业的人是最少的,最热专业人数足足是这个冷门专业的5倍。
这番变化也无可厚非,毕竟时代变了,纸媒没落,自媒体崛起。即便是有实体书做后盾的图书编辑,招聘的新人也早就是有其他专业背景的研究生了,编辑出版专业的本科生很难对口就业。
这个我们公司小伙伴的小经历只是想告诉正在准备填报志愿的学子,我们能做的其实只有两点:看准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发展形势;持续学习相关的知识提升认知,并通过自己的思考学以致用。
至于大学到底能给我们带来什么?从毕业至今进入汽车行业8、9年,观察了身边形形色色创业的人、自由职业的人、打工的人、考公的人、待业的人后,越来越觉得,“学历”只是大学给我们带来的最表层的东西,更重要的其实是“学”和“历”。
这4年,是我们开始形成完整且独立、且会影响未来很多年的三观和学习能力的4年,是让我们逐渐开始成为一个更独立的人的4年,又或者说,是在为成为一个更独立的人而蓄能的4年。
本文章由易车号作者提供,易车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易车立场,如涉侵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 标签:本站
- 编辑:刘柳
- 相关文章
-
前有抢战后有裁员毁约!这是最好还是最坏的时代?
大家在表达同情的同时,也纷纷开始谴责理想和小鹏
-
省委、省网信委主任李干杰在《中国网信》杂志发表署名文章
近日,山东省委、省会主任、省委网信委主任李干杰在《中国网信》杂志2022年第3期发表署名文章…
- 江西农业工程职业学院举办第八届“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
- 【产业互联网周报】7家大厂集中人事变动部分裁员部分换高管;6家科股上市软通动力破
- 大厂裁员方式太恐怖应届生都望而止步
- 一周新闻眼 守护“少年的你” 江苏织密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保护网
- 合肥经济学院举办第八届安徽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校级比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