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科技生活  数码

专家畅谈共享数字平等 扶助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

  • 来源:互联网
  • |
  • 2022-07-20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中新网北京1月16日电(记者 陈建)中国网民数量已超10亿,但仍有相当一部分老年人不会上网。如何扶助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共享互联网大国的“数字红利”,成为社会热门话题。在近日举行的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老龄传播分会年会上,专家学者们建言献策,呼吁建设包容的老龄社会,消除数字技能的障碍,使得人人共享数字平等。

  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会长刘维林说,我国面临着老龄化带来的严峻挑战。“十四五”时期,特别是从2022年开始,第二次老年人口增长高峰到来。据预测,“十四五”时期,60岁以上老年人口年均增长1200万人;到“十四五”末,全国老年人口将新增6000万,总数超过3亿。按照联合国关于老龄社会划分的标准,我国即将进入中度老年化阶段,即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到20%以上、65岁以上老年人口达到14%以上。

  中国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去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已经突破10亿人,互联网普及率达到71.6%。对此,刘维林指出,智能化、数字化让社会的运转更高效,但也使老年人面临“数字鸿沟”的更多障碍。发展老年传播、助力智慧康养,恰逢其时。

  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副会长杜鹏认为,特别是在疫情防控期间,从乘坐公交到医院看病,大量数字技术应用到基本的社会公共服务中,大大提高了社会精细化治理的效能,但也使得老年人数字融入成为突出的问题。

  “我们的目标是要人人都会用互联网吗?会用互联网的目的是什么?”杜鹏表示,老年人学会上网,确实有助于获取新闻信息、丰富个人生活;但更重要的,是帮助老年人能够通过互联网扩大社会交往、参与社会发展,特别是平等地享受公共服务,提高生活质量。

  他呼吁,建设包容的老龄社会,减少数字技能的障碍,消除与数字化应用相关的偏见和歧视,使得人人共享数字平等,为社会上所有年龄群体的人提供跨领域、以人为本地使用数字技术的权利。

  中国人民大学信息学院副院长、智慧养老研究所所长左美云指出,截至2021年6月,60岁以上的网民约1.23亿人,占我国老年人口总数的47%,换言之,还有一半以上的老年人不会上网。但是,随着“60”后逐年步入老龄行列,老年网民的占比会逐步提高,这也是如今的互联网企业更加关注老年市场的原因。

  他提到几个运用技术解决老年人生活困难的场景:全国超过一半的省市用身份证可以核验健康码,而非必须使用智能手机;铁路部门一些站点为老年人开设人工优先售票窗口;手机客户端应用界面更多地使用适老化、色彩鲜明的大字体……

  左美云认为,数字化技术可以赋能60-75岁的低龄老年人实现第二次人口红利,让他更愿意融入到数字社会中,享受数字社会的红利,甚至通过数字化平台焕发第二青春、实现再就业。但他同时指出,上世纪40、50、60年代出生的人,学会上网尚有可能;但让30年代出生的老人学上网就很难,“我们一定要为那些老人留一扇窗,他们有拒绝使用数字化设备的权利”。

  重庆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健康传播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李成波认为,健康素养是一种能力,即查找、获取、理解、运用、辨别健康信息的能力。当前,受教育水平、收入差异等影响,老年人面临的健康素养问题,主要体现在数字鸿沟上。

  他指出,中国正处在从传统社会到现代社会、从熟人社会到陌生人社会的转型阶段。政府、学界、媒体都应加强健康信息质量建设,加强健康信息发布的把关。相关的平台企业要进一步创新技术,监测、预警、屏蔽不健康、不规范、不准确的信息。同时,应加大线下的人际和社区健康知识传播,与线上传播有机结合,使智慧康养成为现实。(完)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