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科技生活  数码

东莞规划院‖数字化转型的奥秘

  • 来源:互联网
  • |
  • 2022-07-29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数字经济大潮,早在新旧世纪交替之际,在规划设计等知识分子云集领域掀起涟漪,致人领略潮水拍击。东莞市城建规划设计院自不例外,不期而然地充当了数字技术应用先遣队。

  成立于1995年11月9日的东莞规划院,自建院起便实施全员电脑化办公,基本无纸化,计算机技术多有渗透。2018年10月,为适应信息化建设需要,持顶尖人才优势,毕深厚技术积累,加多年耕植东莞本土底蕴,组建成立“规划信息中心”,致力于数据基础建设、数据应用挖掘、数字化产品研究,推动由“经验定性规划”到“数理定量规划”向“科学定性规划”转变,厚积薄发,以优质规划设计赋能城市高质量发展。

  建院27年来,东莞规划院伴随东莞城市建设突飞猛进,承担多项重要规划设计任务,累计共承接各类型规划设计项目总量达五千余项,获得国家、部、省、市优秀规划设计奖项近百余项/次,可谓硕果累累,荣誉众多。

  东莞规划院曾经是城市发展大背景下应运而生,诸多事业单位中的缩影。彼时,为适应东莞市城乡建设发展需要,更好地实施东莞市城乡建设总体规划,原城市建设规划局向东莞市编制委员会提出的改革申请获得批准:撤销局规划设计室,组建成立东莞市城建规划设计院。

  2018年10月,经反复酝酿策划和积极筹备,条件成熟,东莞规划院成立了“规划信息中心”。目标定位为“城市空间数据应用与创新计算中心”,业务涵盖“数据科学十规划十GIS十计算机”。借此,东莞规划院成功地组队伍,搭平台,建机制,勇立潮头,快马加鞭,向数字技术大踏步迈进,很快就跻身于大数据技术应用的第一梯队。

  东莞规划院作为市属规划院,以转企改制为契机,充分利用本地化服务优势,打通城市规划设计的全过程服务能力,充分利用原有城市规划、城市设计、城市建筑、交通规划、市政设计及工程咨询综合服务优势,未来向上引入科技研发,向下整合工程咨询,聚集行业和区域资源,打造城市建设全过程咨询服务,提升核心竞争力,实现跨越式发展。

  以院信息中心为主体,建设技术应用创新中心,牵引规划院向科技公司转型,尽快建成东莞地区规模最大、最有影响力的规划设计集团公司,与城市“同呼吸共成长”。规划院院长孙稳石谈及到:“我们一方面是被数字经济大势挟裹,另一方面也是对数字技术有相对清醒的认识。像规划院这样的传统行业,如果不顺应数字化变革,就会面临被淘汰的危机。我们必须非常迅速地实施转型升级,向数字经济发力。”

  本世纪初,“胶卷巨人”、百年老企柯达公司轰然倒下,震惊全球,成为业界探究的典型案例。比较一致的看法是:柯达在新技术扑面而来时反应迟钝,固守落后观念与技术,转型过慢,最终走向令人扼腕叹息的衰败之路。换个角度说,柯达是自己打败自己——错失数字经济良机。

  早在1975年,柯达就率先发明了数码相机,这在当时是很先进的,带有数字技术气息,但“数码”取代“胶片”,这是柯达不能接受的,因为柯达的辉煌是胶片带来的。为了固守自己的胶片老大地位,防止新技术损害传统胶片业的利润,柯达竟把这一发明变相“雪藏”起来,封锁压制,不在应用上下功夫,最终优势旁落。

  与柯达同样靠摄影胶片起家的富士公司,虽然同样受数码技术冲击,胶片市场萎缩,但他们反应快,认识到数码既然先进于胶片,就一定能取代胶片。他们及时向医疗影像诊断设备等多元化方向转型,摆脱对单一业务的依赖。结果不仅在“胶片已死”的时代背景下逆势重生,而且发展成为千亿营收巨头。富士的成功主要得益于两点,一是掌门人古森重隆不迷恋胶片业务已有的辉煌,壮士断腕,在该业务板块大肆裁员5千人,带领企业破釜沉舟,二次创业;二是富士危机感强,市场和技术嗅觉灵敏,早就注意到数字化趋势,并且相信这一趋势未来不可阻挡。

  柯达和富士的命运对比不止令人感叹,重要的是,柯达的衰落和富士的重生为我们提供了借鉴,敲响了警钟。事实深刻地昭示人们:即便柯达这样雄霸一时的头部企业,也无法抵挡新技术的浪潮。满足于过往的成就和优势,背包袱,拒变革,终将被时代抛弃。反过来,执着于科技创新,对市场和技术变化保持敏感度,跟上数字经济大潮,才是上选。

  数字经济告诉我们,量变到质变,不仅是个哲理,更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人类文明发展至今,对世间万物的认知离不开数字,数字寓意高深,引领价值释放。传统行业对数字技术应用与否、应用好坏,高下立见。

  东经智库是一家以“思想决定价值”为理念,以宣传、研究、服务、发展东莞经济为宗旨;坚持本土性、独立性和原创性,倾力打造本土发布财经资讯与民间智库研究成果的权威平台。我们立足于“探寻经济发展规律,服务东莞创新转型”,专注于推动东莞咨询行业及文化产业的繁荣与发展。

  平台于2006年成立,已出版发行180余期的东莞本土第一财经刊物《东莞经济》;通过民间智库组织东莞经济与城市发展研究会,建立了全国性的专家智库资源库,打造公益性共享资源与发展平台,通过主体性课题研究、活动组织,拓展人脉圈层与研究资源,形成跨地域、度、广联络的智力协作体系,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的品牌孵化、战略咨询和管理咨询方案,现已发展成为东莞咨询界、文化界的优秀代表企业。

  未来,我们将扎根现实,前瞻未来,与德能兼具者同行,秉持“共识、共创、共享”的合作发展原则,进一步完善服务流程和服务质量,打造全方位的项目开发板块,构建崭新的产业架构和科学经营管理模式,努力成为国内一流的智库型文化产业专业服务提供方。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