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科技生活  行业

门诊80%是粉丝,自带患者流量的医生大V或迎「出走」潮?

  • 来源:互联网
  • |
  • 2022-01-13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黄景瑜登记证明

近日有关于黄景瑜登记证明的话题受到了许多网友们的关注,大多数网友都想要知道黄景瑜登记证明问题的具体情况,那么关于黄景瑜登记证明的相关信息,小编也是在网上收集并整理的一些相关的信息,接下来就由小编来给大家分享下小编所收集到的与黄景瑜登记证明问题相关的信息吧。

点击(前往)进行了解>>

以上就是关于黄景瑜登记证明这个话题的相关信息了,希望小编分享给大家的这些新闻大家能够感兴趣哦。

上万名医生或保持体制内的身份多点执业、或脱离体制掀起辞职创业潮、一年内成立了50多家医生集团、长期圈在公立医院围墙内的医生逐渐意识到「庙大不如佛灵」......2016年,那个被称之为「品牌医生元年」的年份,发生了很多震动业内的事。

五年过去了,第一批因在微博发表医疗观点、评论而红起来的医生,走出体制,创业、搞起了医生集团。

有人成功「出走」,有人又回到体制。

就在这五年,能被人记住的品牌医生,出现了断层。直到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催生出一批医生大V。

也正是疫情,互联网赋能医疗。医生诊疗方式、患者就医行为发生改变。那个患者看病只认医院的时代,正被活跃在网络平台的医生改写。

多位医生向健康界透露,其门诊一半以上来自粉丝,更有甚者,粉丝占门诊量的80%,科室绩效是之前的10-12倍。

网络平台带来的门诊量转化,是趋势,但并非所有医生都如此幸运。

尽管门诊量的转化不具有确定性,但躲不开的,是对品牌医生「虹吸」全国患者问题的探讨。

自带患者流量,多少让品牌医生对于「出走」体制跃跃欲试,走完「变现」上半场的品牌医生,「下半场」如何应对,欲要出走体制的医生们,又将面临怎样的抉择?

最后一根「救命」稻草

与往常不同,周二的中关村医院门口格外拥堵。

门卫一边指挥交通,一边示意来人扫描健康宝。简短询问后,门卫立马猜出健康界来找王文的意图。

这个门卫口中的王文,就是目前全网拥有640万粉丝的脊柱微创科主任。

医院综合楼四楼,坐满了焦急等待就诊的患者及家属,而后来者只能站立等待。不过,在拥挤的等候区内,仍然在一个显眼位置,摆放着王文的海报。

一双双期待的眼睛,都不时瞄向同一个方向,等待王文出现。

「王主任来了。」一对来自山西大同的夫妇快速起身,并递过放射影像片子。

他们得到的回复是:「不够微创标准,建议返回地方保守治疗。」或许是出于医生的职责,王文补充了一句「记住去中医院」。

在半小时内,接连数位患者被王文「劝退」。

「之所以劝退,不是放弃治疗,恰是对疾病适应症的严格把关。很多前来寻医的患者对治疗效果抱有过高期望,我们压力很大。」王文告诉健康界。

一位来自安徽的阿姨,已经在某三甲医院接受过治疗,但目前五根脊柱仍存在问题。

她向王文哭诉着以往的求医过程,甚至透露出曾经轻生的念头,握着医生的手不放,仿佛已将王文当成了最后一根救命稻草。

四面八方的「信徒」

类似的患者还有很多,除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患者,这家在中国医院分级管理标准中位于第五等的二甲医院,甚至还吸引来自欧美国家和东南亚的外籍患者。

王文透露,前来就诊患者最小的年龄为13岁,最大的年将近百。

尽管地域与年龄存在很大差异,但王文的患者却有一个相同之处——80%都是通过网络慕名而来。

据护士长统计,2021年,王文1月至9月的手术量,已超过800台,全年预计突破1000台。

「都是我一台台手术做出来的。」王文说。

超负荷的工作量,虽然让王文感到身体疲惫,但直接的效果是科室效益的提升,「目前科室的业务量,已是开设自媒体账号前的10到12倍」。

意外触网的「惊喜」

自媒体带来的一切,让王文始料未及。

时间拉回2020年,那时的王文对医生在网上抛头露面做科普,并不在意。

但突如其来的疫情,让这家原本门诊量就远不如大三甲的二甲医院,多了几分寡淡。在科室同事及家人反复劝说下,王文在2020年3月7日发布了第一条视频。

也正是这第一条视频,让之前多数时间「飞刀」在外的王文,吃了颗「定心丸」。

截至2021年12月30日,22个月内,王文抖音账号共发布344条视频(不含隐藏)。健康界梳理发现,视频前后风格迥异,前几十期多是王文个人出镜的纯科普;后期视频内容则多为患者手术前后感受、医院环境、手术效果的呈现。

之所以前后风格不同,王文解释道,当粉丝增长到50万时他在创作上遇到瓶颈;后来找了专业视频团队接手运营工作。但王文强调,每条视频仍坚守一个原则:「病例必须真实」。

专业团队的介入,成了一个转折点。这给王文带来的不只是数百万粉丝、120多个微信患者群、十几个抖音、快手义诊群,还有全年近1000台的手术量。

很多慕名而来的患者,「(为了省下住宿钱)哪怕在车里睡十几天」,也要排号等到王文面诊。

然而,狂热追随背后,质疑声也随之而来:既然那么高的名气,为什么不去三甲医院?

对王文来说,二甲、三甲的医院等级只不过是个数字。相比三甲医院「顶多给分配十几张床位」,不如留在二甲、自己团队扩张至60张病床,且在管理流程上会更加自由。

用户转化的背后

患者只认医院的时代正被改写

不可否认,患者就医习惯正被重塑。

报刊时代,媒介虽已成为患者获取就医信息的重要途径,但医院品牌知名度远高于医生个人。

如今,借助互联网,医生从手术室、诊疗室走向大众视野,传播医疗健康知识的同时,可以让自己的专长、治疗理念被更多患者了解。

微博、抖音等社交媒体,正加速影响着患者的就医心理。

「过去患者就医选择医院、医生,更多依赖口碑。现在要做手术找医生,患者通常先去网上搜索,然后看网友评论,分析医院和医生的优劣势。」中日友好医院张春瑜博士告诉健康界,她透露,部分患者通过媒介与医生进行简单沟通后,考虑自身首要需求和次要需求,「甚至会结合内心感受」,再做出就医选择。

有人说,这是一场医院与医生品牌的拉锯战,但实际上,医生个人品牌与医院利益并不冲突,好的医生品牌,可以为医院导流。

那个患者只认医院的时代,正被越来越多的品牌医生改写。

不是所有品牌医生都有高门诊量

技术+运营缺一不可

王文已在圈子里拥有了一定知名度,但并非所有品牌医生都能如此幸运。

铁打的流量,流水的网红。没做起来的医生账号比比皆是,更多的也只能昙花一现。

内容不垂直、没有好的患者社群运营;粉丝不专一、粘性不足;治疗效果不明显等问题,让商业变现并没那么乐观,导致很多小型MCN机构也相继退出。

「起初,各大平台对品牌医生资质认证较宽松,且有流量扶持,很容易造星。」一位曾负责打造品牌医生的MCN机构人士告诉健康界,不过后来形势出现了逆转,「现在监管越来越严,在各平台取消了一批医生的认证后,流量受到很大影响,变现也越来越难,让一些小型MCN机构选择了退出。」

对于当前形势,另一位接近MCN机构的人士称,品牌医生能不能有较高的门诊量转化,主要还看怎么运营。

「一些看不到很好治疗效果的账号,就很难做。」上述接近MCN机构人士称。

账号@恩哥聊健康 的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主任医师邹世恩,其60~70%的患者都是从线上而来。日前在做客健康界栏目《健客交锋》时,其就曾坦言:「品牌医生最终还得看业务水平,不能让慕名而来的患者失望。」

邹世恩强调,只有帮患者解决问题,才能双赢。

「从科室来看,皮肤、减重,门诊量转化较高,但还要看代运营账号公司做的内容是否受欢迎;从行业来看,第一是慢病、第二是(治疗)见效快的,第三是这个手术靠医生口碑的账号,转化较好。这类口碑好、医生技术高,用户转化就高。」上述接近MCN机构人士总结道。

避不开的话题:「虹吸」

由于部分高水平品牌医生的存在,让其所在科室的门诊量大幅提升,这已经成为当前医疗行业的一种普遍现象。

以往,超大医院凭借其知名度、医疗资源「虹吸」周边小医院的患者;如今,即使不是三甲医院的品牌医生,通过科普视频也能吸引来自全国的患者。

有人质疑:这算不算是另一种形式的「虹吸」?对此,王文并未完全否认。

他感慨,有时候基层医疗条件确实有限。但大多时候,王文会事先问患者,如果患者所处地市有做微创手术的,建议回去做;不符合微创手术适应症的,让患者回去保守治疗或开放手术。

也就是说,很多被王文「虹吸」到中关村医院的患者,经过初步诊断后,又会被分流出去。

对此,张春瑜表示,二甲医院出现品牌医生,可以将患者从三甲医院「反虹吸」过来;二级医院处理不了的疑难杂症,品牌医生出于职业道德,会将患者介绍到能力水平较高的大医院去,某种程度上,二甲医院的品牌医生,充当了「中转」作用。

但在抖音上,三甲医院资质成认证标配,像王文这样贴着二甲医院标签的品牌医生毕竟是少数。

那么,如果三甲医院的医生形成了「品牌」趋势,是否会加剧「虹吸」并形成趋势?

对此,张强医生集团创始人张强对此持否定态度,「任何事情都会物极必反」。

「整个过程,市场会调节。只能说品牌医生抢占了患者入口的先机,技术好、医疗服务质量好才是根本,反之亦然。」张强补充道。

走红后:「膨胀的内心」

「虹吸」不会形成趋势,但能吸引来全国患者,也足以证明,医生正掌握着患者流量。

这种优势让部分自带流量的品牌医生,对于「出走」体制,多少有些跃跃欲试。

伴随新《医师法》对医生多点执业的规范化,从长远来看,医生集团或是品牌医生是未来发展趋势,「毕竟不能一辈子待在体制内」。

「只有品牌医生,才能汇聚成社会办医的洪流。」这是好大夫在线创始人王航于2021年12月在粤港澳大湾区社会办医年会上表示的。

但对于目前多数品牌医生来说,还需多一点耐心与理智。

几百万粉丝、较有影响力的言辞、络绎不绝的患者,对于一个长期在手术室,很少抛头露面的医生来说,多少有些「内心膨胀」,因此有颗出走的心,也易理解。

但并非所有品牌医生都具备「出走」的潜质。

「很多品牌医生拥有的流量,其实是医院品牌加持与个人勤奋,这跟个人走出来,完全是两码事。」张强向健康界分析。

出来创业,需要的是医生个人品牌,而非医院赋能下的品牌。这也需要医生在出走前,对自身走出体制后的影响力,进行评估与衡量。

品牌医生「下半场」

出走还是留在体制?

据张强盘点,过去几年,他所掌舵的张强医生集团,有人想进来,但也有很多人想出去。

不完全统计,20%的医生离开体制后,又会回到公立医院。

如果说走红、变现是品牌医生发展的「上半场」,那么,疫情褪去,「下半场」品牌医生该何去何从?

「他们第一步都很勇敢,但很多人不理解,出来创业,就需要和医生集团一起成长。」张强说,好在走出来一圈后,经过专业知识、领导力与管理能力的学习,他们回到公立医院体系后,「往往比原来更好了」。

《2021中国医生集团发展报告》显示,截至2021年9月,中国以医生集团名称注册的企业数量已超2000家。有业内人士向健康界分析,目前我国大多数医生集团还是体制内的医生集团,完全自由执业体制外的医生集团目前还是少数,因为大多数中国医生的个人品牌没有建立起来。

像王文这样的「二甲」品牌医生是个例。大多数原本在三甲医院的品牌医生,出走医生集团后,还需要重新树立品牌——以前在大医院可能是「大拿」,一天几百个病人,但到医生集团后,很可能「门可罗雀」。

总之,很多品牌医生还离不开体制。

那么,到底什么样的品牌医生才具备顺利走出体制的潜质?

「如果只是来医生集团做兼职或增加一点阳光收入,来了『躺平』,只会被市场淘汰。」按照张强的话说,首先得有意愿,愿意与医生集团共同成长;其次,学习能力强、价值观一致、有一定管理能力,有引领风范。

此外,一个有竞争力的品牌医生还应具备专业技术、有服务意识,能和用户交朋友;能管理粉丝微信群;为患者或家属所虑,能与患者家属做朋友;在患者端有影响力,自带流量等。

回望出走体制的7年,张强感慨:好的一方面,越来越多医生不再扭扭捏捏,大胆出来做科普,发表个人言论;但另一方面,娱乐背后的医生,又稍显浮躁。

编后记

有一天,粉丝追捧的「红利」大潮终究会退去,欲出走的品牌医生更应理性。

逐渐掌握患者流量密码与信任的品牌医生,或许比其他医生更有出走的底气,但品牌医生如果不想像「网红」一样昙花一现,就需打造医院赋能外的自身品牌。

沉淀严肃医疗,不断打磨技术,才是品牌医生「下半场」真正要走的路。

来源|健康界

撰文|罗春昊

百年魔怪舞翩跹 http://www.xinzhiliao.com/bj/meirong/46408.html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 标签:黄景瑜登记证明
  • 编辑:刘柳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