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科技生活  行业

2022年高端制造产业十大关键词:神州十五号、人造太阳、C919交付……

  • 来源:互联网
  • |
  • 2023-05-13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命脉所系,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高端制造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为我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政策优势利好,目前我国的高端制造业已初具规模,成长潜力显著,有望在关键零部件及产品上进一步实现国产替代。

  在本文中,前瞻经济学人根据100大行业全景图谱(2022版),盘点了2022年高端制造产业的十大关键词,看看在过去这非凡的一年中,该产业迎来了怎样的变化。

  北京时间2022年11月29日20时18分,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行任务航天员乘组出征仪式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问天阁圆梦园广场举行。

  23时08分,搭载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五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约10分钟后,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航天员乘组状态良好,发射取得成功。至此,中国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和建造阶段12次发射任务全部完成。

  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行任务是中国空间站建造阶段的最后一次飞行任务,飞船与空间站组合体交会对接后,中国空间站将以独特造型,即由天和核心舱、问天实验舱、梦天实验舱以及两艘载人飞船和一艘货运飞船组成“三舱三船”的组合体,这是中国空间站目前的最大构型,总质量近百吨,将向全世界展现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卓越能力。

  北京时间2022年12月13日23点,美国能源部宣布一项重大科学突破:美国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LLNL)的国家点火装置(NIF)首次实现激光核聚变“点火”。

  该实验从可控核聚变中产生的3.15MJ能量,超过了驱动核聚变的2.05MJ激光能量。这种获得能量比投入能量更多的情况,被称作“科学能量盈亏平衡”。科学家希望通过探索和利用核聚变产生的能力,实现“人造太阳”的目标,为地球提供近乎无限的清洁能源。聚变研究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初,科学家足足用了70年,才实现这一突破性进展。

  太阳将氢合成氦的聚变反应产生了巨大的能量,人类希望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汲取灵感,在地球上再造一颗能源源不断供给能源的“太阳”,帮助人们摆脱能源危机的困扰。而NIF实验的历史性成功,证明了惯性约束聚变的可行性,有助于增强人们对核聚变清洁能源前景的信心,提高推广能源计划的可信度,并为各种能源应用相关的项目研究打开大门。迈向清洁、安全、有效的“终极能源”未来,人类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据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截至2022年11月,北斗卫星在高德地图的日均使用量已超2100亿次。高德地图公布了基于北斗系统的应用相关数据:截至2022年11月,高德地图调用北斗卫星日定位量已超过2100亿次,且在定位时北斗的调用率已超越了GPS等其他卫星导航系统。数据显示,导航平均每次定位调用的卫星数量中,北斗卫星最多,较排名第二的GPS多出30%,已超越GPS全面主导中国国内的导航应用定位。

  当前,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已建成开通,中国空间和地面基础设施均已具备较为完善的服务能力,北斗规模应用进入市场化、产业化、国际化发展关键阶段,北斗已走进千家万户,广泛进入大众消费等民生领域,通过智能手机、车载终端、穿戴设备等应用产品,全面服务于人民生活衣食住行方方面面。未来,北斗系统将继续提升性能、优化服务,为用户提供更优出行体验,服务民生福祉。

  2022年12月9日,一架编号为B-919A的C919大型客机从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启航,飞往上海虹桥机场,标志着全球首架C919大型客机交付首家用户中国东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国东航”)。

  C919大型客机于2007年立项,2017年实现首飞,30万人参与了科技攻关,凝结着几代人的梦想。研制过程中,科研人员攻克了包括飞机发动机一体化设计、电传飞控系统控制律、主动控制技术、全机精细化有限元模型分析等在内的100多项关键技术。

  国产大飞机对于产业链发展意义重大,我国不能没有大飞机。大型客机研发和生产制造能力是国家综合实力的象征,产业链前端的设计研发制造、核心零部件等先进制造环节具有非常高的附加值,代表了制造业的综合水平,也是一个国家航空水平和整体实力的重要标志。

  C919大型客机首架交付和即将投入航线运营,将为全球航空公司和客户提供更多选择,为全球供应商和合作伙伴带来更多机遇。世界民航运输大飞机市场将迎来继A(Airbus,空客公司)、B(Boeing,波音公司)之后的C(COMAC,中国商飞公司)选项。

  2022年2月,“东数西算”工程正式全面启动,被业界认为是开启算力经济时代的世纪工程,可以与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南水北调等世纪工程并列,全面开启了算力时代。

  在全国数据中心一体化布局思想的指导下,国家把“东数西算”工程上升到国家世纪工程的高度,在尽快实现全国大数据中心一体化协同创新的要求方面,给出了高质量解决方案,对于推动数据中心合理布局、优化供需、绿色集约和互联互通等意义重大。

  当前,算力应用的新业态新模式正加速涌现,算力深度融入制造、交通、教育、航空航天、金融、传媒等行业,为各行业各领域的数字化转型提供有力支撑。算赋百业,未来可期。

  美国飞机制造商magniX,与西雅图电力引擎制造公司AeroTEC合作打造的全球最大全电动飞机,周四(28日)在华盛顿州成功试飞,过程中几乎没有噪音。全电动飞机预计明年可实现商业飞行。

  该架名为“eCaravan”的9座位全电动飞机,由一架塞斯纳208B轻型飞机改装而成,其燃油推动引擎换上一具750匹马力的电动推进系统。飞机由一名机师驾驶,于当地时间周四下午4时在华盛顿州摩西湖机场起飞,爬升至约762米,然后下降到离地面304米并巡航25分钟,然后安全降落,整个试飞过程历时30分钟。

  eCaravan每小时的飞行成本,比以石油燃料推动的飞机便宜40%至70%,而且零碳排放。是次试飞它只用了少于6美元的电费,远低于使用燃油耗费的300美元。此外,eCaravan机身较细,可以在较小的机场升降。

  2022年10月10日,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提出了推动标准化与科技创新互动发展、提升产业标准化水平、推进产业优化升级、健全智能工厂智能制造标准的要求。11月17日,工信部、国家标准委联合印发《国家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21版)》(以下简称《指南》),贯彻落实智能工厂智能制造标准化工作,标志着我国加快推进智能工厂智能制造建设迎来新阶段。

  新政策的颁布,对我国制造企业来说是一颗信号弹,预示着国家对智能制造领域的重视和大力推进,制造企业必须加快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加强智能工厂智能制造建设,以达到国家的标准化要求。

  当前,一场新的饮食潮流正在向人们走来这场潮流从3D食品打印机开始,正带领人们走向一个数字烹饪的未来。通过3D打印技术可以直接根据食物的分子构成进行食物打印,并根据人们的需求来添加和减少不同的营养元素,从而提高人们摄入营养的效率。德国《经济周刊》网站12月25日刊登题为《这些食物已经可以通过3D打印机打印》的文章,作者是克里斯蒂娜霍伦德。

  商用3D食品打印机目前还没有面向市场,但基于3D食品打印的快速发展,或许很快,人们就将在家用电器市场发现琳琅满目的食品打印机。日本人小田秀夫上世纪80年代首次做“快速成型”(即3D打印)实验时或许想到了这种可能性,他是最早认真研究如何通过逐层涂抹材料制造产品的研究人员之一。在随后几年里,类似技术主要在法国和美国被开发出来。最迟从20世纪90年始,这项技术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在若干项增材制造工艺达到上市水平后,注意到这种新技术的先是工业界。

  3D食品打印的发展,让无效率的食物更有效,同时也让食物离健康食物更进一步。并且,3D食品打印还能够使厨师创造出更新颖、营养并美味的食品,开拓新的烹饪市场,并在诸多场景得以应用和推广。3D打印技术与食品工业相结合,正描绘着一个全新、截然不同的食物未来。

  2022年6月17日,中国第三艘航母“福建”舰正式下水,舷号为“18”,其是中国首艘完全自主设计建造的弹射型航母。

  随着“福建”舰完成下水,对中国来说有着极其巨大的意义,使中国正式迈入三航母国家行列,也使中国人民海军迈入“三航母时代”,极大增强了中国海军的实力,也让中国海军亮眼于世界。

  工业母机也叫做“机床”,指的是制造机器的机器,为制造业提供加工装备,是一切制造业的基础。高档数控机床,是一个国家制造业升级发展的重要引擎。

  《中国制造2025》将“高档数 控机床”列为未来十年制造业重点发展领域之一,明确了高档数控机床未来发展目标,“到2025年,高档数控机床 与基础制造装备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80%”。《“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提出,研发智能立/卧式五轴加工中心、车铣复合加工中心、高精度数控磨床等工作母机;到2025年,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基本普及数字化,重点行业 骨干企业初步实现智能转型。

  围绕实现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中国制造2025》明确了9项战略任务和重点:一是提高国家制造业创新能力;二是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三是强化工业基础能力;四是加强质量品牌建设;五是全面推行绿色制造;六是大力推动重点领域突破发展,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航空航天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先进轨道交通装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电力装备、农机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等十大重点领域;七是深入推进制造业结构调整;八是积极发展服务型制造和生产性服务业;九是提高制造业国际化发展水平。《中国制造2025》明确,通过政府引导、整合资源,实施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智能制造、工业强基、绿色制造、高端装备创新等五项重大工程,实现长期制约制造业发展的关键共性技术突破,提升我国制造业的整体竞争力。

  前瞻产业研究院持续聚焦细分产业研究20年,对中国各产业经济都有深刻理解,特发挥自身产研优势,并利用对各行业长期跟踪搜集的一手市场数据,精心编制《100大行业全景图...

  深度融合先进制造工业设计圳在赋能——工业设计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专题论坛暨服务对接会成功举办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