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都市生活

都市至尊系统八零后道士生活录2024年7月8日

  (25)《明太祖实录》卷五六,洪武三年玄月戊子,第1087-1088页;《明太祖实录》卷七九,洪武六年仲春丁丑,第1439页

都市至尊系统八零后道士生活录2024年7月8日

  (25)《明太祖实录》卷五六,洪武三年玄月戊子,第1087-1088页;《明太祖实录》卷七九,洪武六年仲春丁丑,第1439页。

  孝感神信神,当归而谒诸汉阳,其间虚悬位号,无祀者。议者谓守御一切征纳,有常平、社仓,得自理军屯田讼,亦当得庙城隍,可即以替孝感神。谓他年倘又有以孝感士民便德安为请还者,其神再议还,顾所称宪纲。在昔孝感后随,随后应城。今偕谒守者,或以知州五品官,随州恒在安陆先,而守御所亦与偕,则恒列末座。如以所神替孝感神,不容易祠且凌应山。亦既右首随,次云梦,右首安陆,次应城矣。宜左更头应山,右更头守御所,二神如迁新房,庶与四神者咸以即于安。(75)

  (19)明清时期,既有分担府内必然地区的某些专项事件的厅,也有作为行政区划而与府州县并列的抚民厅。后者呈现于明末当前,分为直隶厅、散厅(参傅林祥:《清朝抚民厅轨制构成历程初探》,《中国汗青地实际丛》2007年第1期,第82-89页)。抚民厅亦有城隍神及其寺院。

  在衣饰穿着方面,明清时期的城隍神多类公侯,这是与其所具有的册封相等的。但也存在大批的听说高于地点品级的打扮。今浙江平阳县钱仓镇,因听说光武帝刘秀在逃亡时期曾在钱仓下段的兴国寺登过基,因而,钱仓城隍享用都城隍的规格:“城隍按照地区的差别有都城隍、府城隍、县城隍之分,如北京、南京、西安、开封、洛阳等地为都城隍,温州为府城隍,平阳县城为县城隍。此中都城隍能够穿龙袍,戴天官帽,而普通都会的城隍则不克不及享用此报酬。惟独钱仓城隍能穿龙袍戴天官盔,享用都城隍的规格。”钱仓镇城门洞制作的很低,也是由于钱仓城隍是都城隍,文武官员是必需上马落轿进城的。(91)别的,因为官方传说纪信救刘邦有功,身后被封国都隍,则以纪信为城隍之地,城隍泥像凡是为王公装扮。兰州城隍纪信即被以为救主有功因此被封城隍,其神在明朝即“冠皮弁,服赭袍”,为“帝王冠服”。(92)因而,当州县城隍神主被以为是纪信时,其打扮便不同凡响,成为处所人士夸耀的本钱。

  (59)嘉靖《桐庐县志》卷二《官政类·坛》,《上海藏书楼藏稀见方志丛刊》第85册,北京:国度藏书楼出书社,2011年,第386页。

  (55)康熙《广信郡志》卷九《职官志》,《稀见中国处所志丛刊》第28册,北京:中国书店,1992年,第931-932页。

  省会隍既祔祀于北京国都隍庙,明末清初以来,又接踵在各该省会设庙立祀。因为没有相干定制,其发生方法多不不异。所领郡县城隍的祔祀方法亦存在不怜悯形。

  (76)德安地点清初曾被裁撤,工夫不详。乾隆二十六年复建。就其掌管户口、屯地步粮来看,已与行政机构无异。

  (20)道光年间顾震涛《吴门表隐》谈到,姑苏城除姑苏府及吴、长洲、元和三附郭县的四座城隍庙外,另有巡抚国都隍庙、财布司城隍庙、按察纠察司城隍庙、粮巡道城隍庙。别的,长洲县城隍兼“七省漕运国都隍”;赤兰相王庙兼姑苏的江南织造国都隍。(南京:江苏古籍出书社,1999年,第26-27页、第34-35页)上述城隍,滨岛敦俊称之为“特别城隍”(滨岛敦俊:《朱元璋政权城隍改制考》,第9页)。相似情况,确实十分少见,但非独一无二。江苏清河县光绪间所修志书纪录了四座城隍庙,在邑庙以外,有所谓云昙口城隍庙(《光绪丙子清河县志》卷三《建置》,光绪五年刻本,第15页)。署江南河流总督李奉翰所编《南工庙祠祀典》纪录,该庙奉祀“佑民护河城隍之神”(乾隆四十四年刻本,第1页)。

  ①张传勇:《省会隍庙考》,《清史研讨》2004年第3期,第115-120页;《附郭城隍庙考》,《天下宗教研讨》2006年第1期,第63-71页;《国都隍庙考》,《史学月刊》2007年第12期,第45-51页。上述研讨次要根据方志材料,因为其时方志获得不容易,一些主要成绩未获得应有存眷,此中触及的一些话题亦欠深化。本文在触及相干成绩时,有对旧作的引述,更多的则是弥补和深化。

  (60)乾隆《直隶秦州新志》卷三《徽县》,清乾隆二十九年刊本,第35页;乾隆《直隶秦州新志》卷一《沿革》,第14页。

  (13)钟运泰:《鼎建城隍庙碑记》,康熙《永州府志》卷一六《祀典》,康熙三十三年刻本,第78页。

  在城隍庙内部设置上,领县的直隶州与属州城隍庙,均存在祔祀属县城隍神的征象。万历《滨州志》记州庙二门“内列三县城隍肖像”,康熙州志则记为“二门以外,东为三县城隍祠,西为五乡地盘祠”(57)。滨州时为济南府属州,领三县。明清的县与清朝属州的城隍庙,则在殿前两侧廊庑,立乡里地盘。嘉靖《新河县志》记城隍庙,中为正殿,“阁下庑各六楹,以像十二社之神”。应是正德六年(1511)重建后的情况。(58)嘉靖《桐庐县志》记城隍庙,隆庆五年(1571),“本府通判陈彛建东、西二廊,立各乡地盘之神”(59)。这些地盘神,明白指为下层乡里地盘神。因而,地盘神数目与乡里数不异。乾隆二十九年(1764)刊甘肃《直隶秦州新志》记徽县城隍庙,阁下地盘祠各三间。注云:“每间坐土神三,谓十八里,里一土神也。”据该志所载,徽县时分十八里。(60)由今平遥县城隍庙正殿院之西庑地盘祠的情况看,土神与乡里有着对应干系。(61)

  从其仪仗来看,常常要提到所谓“銮驾”。如民国《宣化县新志》之例。銮驾是帝王的车驾,可见其品级之高。古人的查询拜访显现,露台城隍出巡时的銮驾仪仗比其他县级城隍要场面盛大很多。不外,銮驾只要半副,人们注释说,“朱元璋只将露台城隍算作‘王’,看做‘一品’而不肯与本人并级”(93)。在仪仗的恰当地位,也会以笔墨暗示出品级性。好比灯笼的笔墨。(94)

  (65)例见洪迈:《夷坚志》支志景卷六《孝义坊地盘》,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927页。

  (74)有关明清行政区序列的摆设及其背后的各类身分,可参看李甜:《县名排序与处所长处:明清宁国府地区干系及其社会变化》,《中国汗青地实际丛》2016年第1期,第99-108页。

  (34)闽台等地城隍有分香之事,成为城隍向村落开展的主要路子。参张传勇:《城隍下乡——明清村镇城隍崇奉考论》,待刊稿。

  (61)地盘祠中塑四十里、坊地盘神像,厥后壁上均绘一木主,上书“某某里(坊)地盘之神位”,是同治年间重建时的画迹。按:平遥城隍庙正殿及两廊等毁于咸丰九年,同治三年重建,“或如故或革新”(光绪《平遥县志》卷五《仪式志》,光绪九年刻本,第9页)。据康熙四十五年刊《平遥县志》卷二《建置》坊里,有10坊、30里,合40之数(太原:山西经济出书社,2008年,第82-83页)。至光绪《平遥县志》,多出1里(卷二《建置志》,第13-14页)。

  更旧殿为后宫,以居公之夫人及其众媵之执巾栉奉稷黍者。宫前作正殿以居公及其近臣。文者吏户礼兵刑工诸曹,若受公命而出;武者称戈比干立矛,若入而为公卫。殿两庑,则公之远臣。分地以治者州邑城隍,分事以治者二十四司。司之前为门,立公所乘马,又其前为外门,阁下二神曰雕与孤,塑绘间错,丹碧辉焕。(36)

  (94)王孝楚:《记六安旧时期的迎神赛会》,《安徽文史材料选辑》第13辑,1983年,第146、148页。

  (98)明清期间为城隍请封的考查,参张传勇:《明清城隍册封考》,《史林》2017年第5期,第91-95页。

  (18)详参张传勇:《省会隍庙考》,第115页;朱海滨:《明朝浙江城隍周新崇奉建立考——兼论省会隍神的降生》,《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5期,第143页。

  (97)有关城隍崇奉轨制及常识的获得,是一个尚待深化考查的成绩,笔者《明清城隍册封考》已有触及。单从方志纪录城隍崇奉的内容来看,能够视为常识阶级对城隍神的熟悉。此中触及到轨制的变革,特别是对明初册封与去除封号工夫的纪录,失实的地方不一而足。

  可是,不克不及实时调解或不作调解的情况更加常见。前文已见,西安国都隍庙在雍正年间陕西区划调解后,除个体府州城隍做出调解外,根本连结旧貌。另外一个例子是,乾隆二十八年长沙府城隍庙改易为湖南省会隍庙,三十八年(1773)知府王鸣重建,“添立八府、四州城隍像,立十殿阎王像于两庑,塑皂隶像于两旁”。嘉庆十四年(1809),臬宪傅鼐又添立乾州、凤凰、永绥三直隶厅城隍像。(68)此三厅皆设于嘉庆二年(1797)。以上府州厅城隍在庙中的地点不详。光绪初年新的省庙建成,工具庑各八楹,分祀九府、三厅、四直隶州各城隍神。使人不测的是,嘉庆二十二年新置晃州直隶厅,在新省庙中竟未增塑其神。

  镇城隍的开展,与其说是江南市镇作为都会请求自主、自治——这从城隍神即“都会保护神”的观点动身很简单遐想到,倒不如说它期望把本人置位于都城—省府—府城—州县各级行政序列的基层。这从中国权要制社会的特征来看是绝不奇异的。(108)

  (15)万历《大明会典》卷五六《王国礼二》,《续修四库全书》第790册,上海古籍出书社,2002年,第160-162页。

  隆庆间增设四县城隍附祀,因邵武附郭,与他县差别,单设于仪门之东,暗示了作为邵武县城隍庙的意味,又有附祀之意。以故,光绪郡志记邵武县庙,称旧附于郡庙仪门东。又记万历三十二年(1604)知县商周祚始建庙,在城南隅下水寨。(54)在此状况下,当嘉庆间重修郡庙时,四县原有格式得以改动。邵武县仅以属县身份,与其他三县城隍一道附祀此中。

  以至于,一些“自卑”叙说,或许当地人也不分明当地城隍与他处城隍比拟,到底高峻在那里!河北涉县新建城隍庙,有《代碑记》称:刘秀为报答涉县城隍救驾之功,封爵其为“崇州天官”,头戴天官冠,身穿蟒袍,足蹬朝靴,冠上加封二道金箍。(96)“崇州天官”是哪一等级?其穿着有何不同凡响?这些成绩,叙说者一定能说清,固然这不会是成绩的重点。叙说者体贴的,乃是借此表示一种心态——当地城隍就是凶猛!当讲起这些内容,骄傲感便会情不自禁。

  (57)万历《滨州志》卷二《庙祠》,《原北平藏书楼甲库善本丛书》第330册,北京:国度藏书楼出书社,2013年,第38页。康熙《滨州志》卷二《建置志》,康熙四十年刻本,第62页。

  因为汗青文献特别方志记叙上的范围,首郡城隍庙附祀神祇的更加详细的状况,常常不甚分明。以下根据西安城隍庙内残余的几块碑石,对该庙祔祀诸神作一较为翔实的考查。

  明清直隶州与明朝属州,因为都有本人的直辖区,也会将直辖区乡里地盘神附祀城隍庙。即如上引康熙《滨州志》所载。同书又载滨州有五乡。(62)与地盘神之数相合。再如陕西华州城隍庙,清朝初年“于两庑创修四十一里土神像”(63)。多是志书失载,也能够与省、府等下级政区城隍庙仅以首府、首县城隍附祀一样,华州隍庙只是将直辖区地盘神附祀,而不及属县城隍。

  (99)有关这一成绩的研讨较多,新近的最为体系片面的考查,参胡恒:《皇权不下县?——清朝县辖政区与下层社会管理》,北京师范大学出书社,2015年。

  (115)乾隆《奉贤县志》卷四《祭奠》,《上海府县旧志丛书·奉贤县卷》,上海古籍出书社,2009年,第88页。

  按照明朝文献的说法,至迟明中叶,北京国都隍庙以各省会隍配享,十三省会隍神像位列国都隍庙二门。十三省与十三布政使司对应,而不包罗南直隶。明清易代后,南直隶改成江南省,北京国都隍庙并未增设江南省会隍。约莫在清前期,庙中有十二尊。与此同时,北都城内又存在所谓江南城隍庙。因而有一种说法,以为江南城隍庙是明朝为敬服南都职位所建,其神本在国都隍庙二门,既建江南城隍庙,国都隍庙二门省会隍像随之少了一尊。(38)

  明清直隶州与明朝属州(属府之州),大多既领县又有“本州”(州治地点不置属县,而为“本州”,即直辖区);清朝属州则与县同。因而,在明清城隍神品级系统中,“州”城隍是一个笼统的级别。(56)与此相比较,明朝知州不管是直隶于布政司的直隶州,仍是从属于府的属州,皆为从五品。清朝则将直隶州知州官品提拔半级为正五品,散州知州仍为从五品。

  凡是状况下,府城隍庙会以属州县城隍附祀。但就附祀范畴看,有将一切属县城隍均附祀此中的。如济南府城隍庙改易为山东省督城隍庙后,同治间知府龚易图新建庙,格式为大殿前“工具廊为屋各十四楹,以祀十六属州县城隍神及俗所传十司及牛马神”(48)。相似情况非常常见。嘉靖间南宁府城隍庙重建记提到:“其两庑则添设四州、四县城隍神位,明所隶也。犹等而列之,秩其分也。”(49)康熙十二年(1673),湖南宝庆府城隍庙重建碑亦载及郡庙“工具两庑附以五属州县城隍之神,兼七十二司,亦犹京师国都隍庙二门列十三省之城隍,非越制也”(50)。

  ②林俞君:《从城隍庙陪祀神察看城隍神的脚色与本能机能——以台湾本岛城隍庙为中心》,台湾政治大学宗教研讨所硕士论文,2014年,第77-94页。该文次要利用北京爱如生数字化手艺研讨中间研制的“中国方志库”“中国根本古籍库”,并以“城隍庙”为检索词条,收录关于城隍庙陪祀神的纪录。材料汇集遭到必然限定。

  (85)《民国三十七年蒲城县志稿》之《宗教祠祀志》,北京:中国文史出书社,2015年,第443页。

  又有光绪三十四年(1908)鄠县神龛碑与某年《重建郃阳县城隍神龛金像碑》,后者碑文不成得见,前碑有云:

  (81)鱼自泳主编:《榆林市鱼河堡府城隍庙志》,鱼河堡府城隍庙志编委会印行,2010年,第7-8页。

  州县城隍庙所祔乡里地盘,有各自对应的乡里。实践各乡里亦应有其庙。固然,作为官定的里社祭奠在明中叶以后大多隳废,代之以土神。这表白,作为州县官祀寺院,假如祔祀下层神祇,该当是团体的,很难仅将此中的某些祔祀,而不论其他的。村镇城隍是不被承认的,更况且其在明清时期下层聚落的成立其实不带遍及性!

  省会威灵王大殿之前旧有三十六属土主殿宇,缘建歌楼,遂移两庑。邠郡冥侯爰居于左,但神像积年长远,兼值迁徙,不无毁伤。

  起首,每府州县治都应建庙立祀。嘉靖年间,有城隍庙记称全国城隍有1472处。这一数字的得到,一定出自一州一县的统计,约莫只是根据其时府州县之数得出。⑧反应的看法是,每处治所均应有其庙。一些初级政区的志书,在记当地区隍庙时,也会有一个与所辖下层政区治所符合的数字,表现出一样的看法。⑨

  ⑤《明太祖实录》卷三八,洪武二年春正月丙申朔,台北:“中研院”史语所校印本,1962年,第755-757页。

  (90)乔文博:《县城隍与国都隍》,《人文宜阳》,郑州:中州古籍出书社,2006年,第105页。

  (36)刘定之:《襄阳府城隍庙记》(天顺七年),天顺《重刊襄阳郡志》卷四《文》八零后羽士糊口录,《陕西省藏书楼藏稀见方志丛刊》第1册,北京藏书楼出书社,2006年,第467页。

  上述谈论很有启示性。不外,经由过程“解赋税”风俗会商镇城隍与乡村土神间的高低附属干系,一定非常恰当。王健在讨论明清江南官方崇奉中的庙界成绩时指出,解天饷风俗从一个侧面反应了明朝中前期以来,部门江南市镇与周边村落相整合的历程。但不克不及以偏概全。由于镇城隍与其他地盘神之间并不是自然地具有职位上的从属干系。(110)并且,若从官方崇奉的角度停止阐发,解天饷风俗中,东岳神的职位云云之高(冥楮最初解往东岳庙),是因其主管人们存亡的功用。城隍则是作为冥神体系的中心环节呈现的。(111)这也注释了上解赋税的工具为什么不是州县城隍。别的,吴滔在其清朝江南市镇与乡村干系的研讨中指出,“解赋税”所表现的镇庙与村庙之间的上上级干系,虽有决心挨近行政区划的意味,但更多的是根据市场层级显现出一种模拟国度纳税的奉献干系。滨岛在研讨中更多地夸大了“解赋税”与贸易化和都会化的联系关系,“仿佛事前有一个市镇对乡村具有绝对统治职位的预设”。(112)

  ④郑土有、王贤淼:《中国城隍崇奉》,第102页;宋永志:《隍庙佑城:宋朝以来的城隍神崇奉与城隍庙研讨》,广州:广东群众出书社,2015年,第95-96页。

  这些城隍庙神跟地点州县有何干系?同治十二年(1873)升固原州为直隶州,改盐茶厅为海城县,新设平远县,皆隶固原直隶州。同治十年设州判驻硝河城,十三年设海城县丞驻打拉池。虽然在宣统《固原州志》中将固本来州辖区、海城县、平远县、硝河城分州、打拉池分县称为“固原五属”,且在《硝河城志》中,有“硝邑”之称,但在回民叛逆后新建的州城隍庙中,献殿阁下祔祀的仅为“海、平二县隍神”。(103)就普通的佐贰官分防之地而言,没有比“分县”“分州”更靠近政区的了。因而,其他的例子,其实不简单举出。青州府益都县颜神镇城隍庙之例更加常见,但大概其实不得当。颜神镇是著名的工贸易城镇,因为职位主要,明中叶设巡检司,又于正德间设府通判。自嘉靖九年(1530)始,镇民即号令设县,直到雍正十二年方设博山县。(104)时期,嘉靖三十六年建城,随之建隍庙,“镇署朔望谒祭”(105)。康熙间知府陶锦重建府庙记中,提到“中祀郡神而以十四邑之神配享之”(106)。十四邑,即青州府属一州十三县(未包罗安东卫)。没有颜神镇城隍的影子。仅就这两个案例来看,分防佐贰驻扎之地的城隍,在城隍神系统中没有地位。

  (79)凡是而言,城隍的爵位只是与其所处的政区层级相干,不克不及与官员等级等量齐观。但如许的事例是有的。如殷聘尹《外冈志》(崇祯四年自序)卷二《寺观》攻讦一邑城隍同等县令之说,指出城隍之职位非县令可比:“夫古之祀典,五岳视三公,四渎视诸侯。高皇混一区宇,诏毁全国淫祠,惟城隍之神不去,封郡与州为侯,县为伯,则其位与岳渎比,非县令埒也。”(《上海州里旧志丛书》第2辑,上海社会科学院出书社,2005年,第18页)另外一个例子是,田艺蘅(嘉靖、万历间人)《留青日札》卷二八“布政使司城隍庙”条,攻讦省级官员拜见首郡城隍为“冠履颠倒,幽明悖礼”(《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子部第105册,济南:齐鲁书社,1995年,第370页)。此中说起杭州府城隍庙之情况。《吴山城隍庙志》卷二《祀典》引此条,案语不觉得然:“(城隍)明初亦封为公,秩正二品,后虽革册封而秩何尝降。明尚书秩亦二品,以人拜神,谁曰不宜。”(《西湖文献集成·西湖寺庙志专辑》,第763页)相似说法异于普通认知。

  城隍崇奉中的“自卑”心态,打破了品级的限定,也突破了差别体系的限制,军事体系的、州县以下聚落没有品级的城隍神,均借以得到信仰者心目中幻想的品级。

  其二,由首郡城隍庙改易者。分为三种状况。一种以清朝直隶为代表。康熙间以保定为直隶省会。府治隍庙重修于洪武三年。乾隆二十四年,直隶总督方观承奉敕重建,其格式为:

  在必然的行政系统中,因为行政层级较为牢固,一地城隍的品秩凡是肯定不移,除非该地行政职位呈现起落。因而,将一地县级城隍说成府级城隍,在理想中存有难度。可是,将行政系统以外的城隍归入行政系统,却能够做到此点。《榆林市鱼河堡府城隍庙志》记陈述,明崇祯十六年(1643),李自成成立大顺政权,升米脂县为天保府,第二年,李自成在北京称帝,改封米脂府城隍为都城隍;因而将鱼河堡城隍升格为府城隍。又说,康熙十二年,康熙私访榆林卫,因路途恶人掠夺时鱼河城隍显灵救驾,封城隍为“府城隍”“灵应侯”。赐半副銮驾,龙虎新月旗,红头伞盖一顶。(81)鱼河堡在明朝属于北边军事城堡,入清后仍作为主要军事设备。借助城隍神“显灵—受封”这一叙说形式,鱼河堡城隍成为府级城隍,阐明一般状况下很难做到这类改变。

  (78)五代城隍册封,府多封王,也有县封王、州封侯的状况。见王溥:《五代会要》卷逐个《封岳渎》,上海古籍出书社,1978年,第192-193页;赵与时:《宾退录》卷八,上海古籍出书社八零后羽士糊口录,1983年,第103-104页。宋朝勅封频仍,曾于元丰六年定制,对官方神祇的赐封加以标准(《宋会要辑稿》礼二〇之6、之七,北京:中华书局,1957年,第767、768页)。但爵位上下与受封次数有关,该地行政级别则未思索。建炎三年,勅文重申(《八琼室金石补正》卷逐个七《渠渡庙赐灵济额牒》,《续修四库全书》第898册,上海古籍出书社,2002年,第453页)。

  (56)明初因循元制,以行中书省管辖处所,并秉承了元朝呈现的“属州”之制,即府属之州,因而,明朝存在直隶州、属州两种州制。它们大多既有领县(有的属州无辖县),又有“本州”。清雍正当前,隶府领县的“属州”这一层级灭亡,州制分为领县的直隶州与不领县的散州两种。参郭润涛:《明代“州”的建立与特性》,王天有、徐凯主编:《留念许大龄传授生日八十五周年学术论文集》,北京大学出书社,2007年,第120-145页;李大海:《“属州视县,直隶州视府”:明清州制新解》,《清史研讨》2017年第2期,第50-58页。

  城隍神是明清期间最为主要的神祇之一,因为它毗连官民,成为透视传统崇奉与社会的主要窗口。按照传世文献,城隍神最后即建庙于城墙以内,与一样居于此中的父母官员(治所凡是有城墙,最少看法云云)多有互动。迨至隋唐期间,与官员联络亲密,具有了“冥官”身份(权要化的神格)。至明初,以国度典制的情势,建立了城隍神与阳间父母官幽冥共治的干系,成为官方神道设教的主要东西。对后代城隍崇奉发生深远影响。

  (108)滨岛敦俊:《明清江南城隍考——商品经济的兴旺与农人崇奉》,《中国社会经济史研讨》1991年第1期,第45页。

  (33)李懿:《重建徐王圣母庙记》,康熙《吴桥县志》卷二《宫室》,康熙十九年鹿廷瑄增刻本,第21页。

  品级性作为城隍神的根本属性,深入影响到城隍庙的建置与城隍崇奉的诸多方面,这在明清期间尤其凸起。明清城隍神品级系统按照现世行政系统成立起来,城隍庙响应地次要建于都、省(首府)、府、州、县治。下级城隍庙凡是以上级城隍神祔祀,暗示高低统属干系;处于行政系统结尾的州县城隍庙,则多以乡里地盘神祔祀。跟着行政区划的变更,相干的隍神祔祀系统亦会响应变更。“自卑”看法的存在,则使得城隍可以超越应有的品级,城隍神品级系统变数增加。城隍神品级系统中,其实不存在州县以下聚落城隍神的地位,但州县以下聚落城隍能够经由过程其他情势表现出品级性。

  (87)光绪《湘阴县图志》卷二三《仪式志》记位于长乐市的“都总城隍祠”,元顺帝尝驻跸于此,乃特加封号(光绪六年刻本,第21页)。

  (30)姚希孟:《棘门集》卷六,《四库禁毁书丛刊》集部第179册,北京出书社,1997年,第64页。

  这些城隍神及其寺院次要是行政系统的,也有军事体系的。另有一些建于州县以下聚落,它们呈现于宋元时期,在明清时期非常常见。地区上以江南地域最为凸起。因为没有轨制划定,亦分歧儒家祭奠看法,因之,其存在的公道性遭到质疑。以是,正如畴前文所会商的,城隍神品级系统结尾的州县城隍庙中,如要表现高低从属干系,应以乡里地盘祔祀,而不该是村镇城隍神。但如果因而以为基层聚落城隍在城隍神品级系统中没有地位,还应做进一步讨论。

  (114)今陕西周至县城隍庙系1992年异地新建,天井一侧祔祀标注有各州里称号的土偶,凡是称之为地盘神,但比年所编《西安市志》记辖区各地神灵,称其为“各乡的小城隍神像”(第7卷《社会人物》,西安出书社,2006年,第140页)。按照文献检索与实地考查,周至最少有十余处村镇城隍庙,因而将这些土偶视为州里城隍都会至尊体系,并不是偶尔。又,李庆辰《醉茶志怪》(光绪十八年序)卷三“定兴城隍”条,记直隶定兴县城隍庙两庑下塑有城隍像,巨细不可胜数。土风,每元宵节各村凑趣儿一尊,节后归还。计村之巨细,取像之巨细(济南:齐鲁书社,2004年,第126页)。两庑之像能否为城隍,较难判定,特别各村对偶像的拔取准绳,较难了解。

  (32)朱国祯:《涌幢小品》卷一九“城隍”,上海古籍出书社,2012年,第367页。宣城吴肃公(1626-1699)也在一篇会商建于处所的国都隍庙的文章中,提出一样的疑问(《街南文集》卷四,《四库禁毁书丛刊》集部第148册,北京出书社,1997年,第68-69页)。

  ⑦滨岛敦俊:《朱元璋政权城隍改制考》,第8-9页。按:三年改制后,全国城隍依地点地的行政级别,府州应为一级,县为一级。清朝又有差别。详后文。

  最为常见的则是傅会为国都隍。前文已提到,京国都隍的登峰造极性在权要品级系统与册封系统中,都没法得以表现。正因云云,以府州县甚或低层聚落而称国都隍,非常常见。其路子,或经过傅会其地为帝都,则其地城隍瓜熟蒂落地称为国都隍。道光《镇原县志》记高平古城,引《辑志》云:“后魏于此置高平镇,魏孝昌四年,万俟丑奴于此称帝,今其地有万俟垣碑。有城隍庙地盘庙,土着土偶传为都城隍、京地盘。”(86)更多的则是由于某种机遇,由天子封赐为国都隍都会至尊体系。或为天子驻跸于此(87),或因救驾有功。(88)较有代表性的是浙江露台县城隍,古人对露台县社会文明的查询拜访中有所触及:

  (72)参王健:《官民同享空间的构成:明清江南的城隍庙与都会社会》,《史学月刊》2011年第7期,第57-66页。

  第三种状况是,仅就方志所见,与此前作为首郡城隍庙无异。如乾隆《皋兰县志》记甘肃(康熙初年建省)首郡兰州府城隍庙“正殿阁下为六属城隍殿”(45)。福建省治福州府,闽县、侯官附郭,不别为庙。乾隆《福州府志》记两县“城隍庙”别离在府城隍庙东、西庑。(46)

  (111)拜见王健:《明清以来江南官方崇奉中的庙界:以苏、松为中间》,第125页;荣真:《中国现代官方崇奉研讨——以三皇和城隍为中间》,第214-223页。有关冥神体系的阐述,参郑土有、王贤淼:《中国城隍崇奉》,第266-273页。

  各府城隍的安设,大抵以各府的天文方位而定。其时,直隶省辖九府,除上述八府,尚缺保定府。保定府城隍,该当就是危坐正殿者。再如江西首郡南昌府城隍庙,万历十五年(1587),知府范涞重建郡庙两庑,记有云:“黄耉时为余言,神之尊统乎省会,犹及见旧庑壁间绘十二郡城隍像与诸善恶所作所受状甚悉。”(43)江西布政使司时辖十三府,则十二府城隍像理应不包罗南昌府。

  因而可知,在州县以下聚落,很难说存在按照王朝行政序列天然下延的具有品级性的城隍神,固然,这其实不阻碍信众操纵别的情势,表现其在全部城隍神系统中的地位,正如前文所提醒的那样。(117)

  (35)参明初《吴兴续志》,马蓉等点校:《永乐大典方志辑逸》,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第246、816页。

  (27)温纯:《城隍庙竖绰楔记》,《温恭毅集》卷九,《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288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第609页。该碑落款,见王友怀主编:《咸阳碑刻》,西安:三秦出书社,2003年,第539页。

  与城隍神冥官身份相干的,是其具有的激烈的品级性。这在明清期间尤其凸起。概言之,城隍神成立起与阳间权要系统高度类似的品级系统,对这一系统的夸大成为城隍崇奉的主要方面。相较于其他大多具有权要形象、有封号、阶级化的传统神祇,城隍自己便是冥界官员,其品级性因之无独有偶。关于此点,学者未赐与充实存眷。笔者曾在明清城隍庙建置的研讨中,照顾到隍庙的品级系统,对首府、首县城隍神祔祀于下级城隍庙的情况有所提醒。①林俞君则存眷城隍庙内陪祀诸神的身份成绩,触及了上级城隍神。②别的,因为城隍神的品级性与其官方身份亲密相干,因而,有关明清城隍神官方身份的研讨,亦对城隍品级性有所触及。③

  唐宋以来,在必然地区和主要衙署、寺院场合,各有地盘神庙。(64)并且,最少在宋朝,曾经构成城隍神对地盘神的总揽系统。(65)但以乡里地盘神附祀城隍庙,表白一种附丽、品级干系,次要是明朝以来的工作。(66)

  (70)天启《赣州府志》卷一《舆舆志》,《北京藏书楼古籍珍本丛刊》第32册,北京:书目文献出书社,1998年,第31页;同治《赣州府志》卷二《舆舆志·边境》,同治十二年刻本,第4-5页。

  (101)民国《镇坪县乡土志》卷一《祠祀志》,《陕西省藏书楼藏稀见方志丛刊》第16册,北京藏书楼出书社,2006年,第175页。

  上述会商,可视为官方态度的表达。从官方的角度,有无能够将州县以下聚落城隍神视为城隍品级系统向州县以下的持续?明清江南城隍崇奉研讨开辟者滨岛敦俊的研讨,做了必定的答复。滨岛基于他对江南乡村社会的研讨,以为明朝前期以来,江南商品经济的开展使得农人的视野超越村子,扩展到了以市镇为中心的市场圈。与此同时,呈现以祀神为中间的牢固的“庙界”,每个镇庙均有多个村庙被其统领。村子的土神与市镇的神,别离作为下位、上位神存在。两者干系的凸起表示,便是“解赋税”惯习(又称解天饷,指当县或镇的特定寺院举办庙会时,村落寺院往拜并意味性地交纳冥楮)。在这类风俗中,镇神凡是是城隍。另外一方面,这些城隍神大多由地盘神开展而来,并以地点州县城隍为主神,称城隍行宫。这表清楚明了市镇“还缺少一种作为一个‘都会’的认识(最少镇城隍神并没有表白这一点)”(107)。由此,滨岛敦俊提出以下主要结论:

  (38)相干考查,参张传勇:《北京“江南城隍庙”考》,《北京档案史料》2004年第4期,第253-255页。

  偶然候则是,天子一定有册封,但只需与天子有关,统统城市不同凡响。听说,静海县城隍的龙袍与王帽是乾隆天子赐赉的,这成了静海城隍庙神一怪——“小神的官职,帝王的穿着”(95)。

  明清城隍神品级系统最为主要的特性,便是严厉地以致呆板地根据府州县行政体系成立。表如今以下几个方面。

  (91)徐雄图、康豹主编:《平阳县、苍南县传统民风文明研讨》,北京:民族出书社,2005年,第112页、第106-107页。

  经由过程上文的考查,能够得出以下结论:城隍神品级系统与明清行政体系体例高度符合,品级性是城隍神的根本属性,城隍神系统、寺院建置、内部陈列等事项,均是这一属性的表达。也能够说,权要系统的特性在城隍神的品级系统中获得充实表现。与此同时,环绕既有事项,也有一些叙说发生出来,表达一种“自卑”看法。这类看法可以打破理想的品级性,借助一种“超品级”加强人们的崇奉,组成明清城隍崇奉的主要方面。

  十分典范地显现出城隍庙作为阳间“衙司”的性子。正殿中的文武帮助职员、两庑之所谓“二十四司”及其部属州县城隍,是城隍庙作为阴司衙门不成或缺的。按照洪武初年修建国都隍庙时礼部尚书陶凯的上奏,前代隍庙即设六曹、阁下二司。(37)明清时期,下级城隍庙存在祔祀上级城隍的征象;处于行政体系最底真个州县城隍庙,则将各乡里地盘神祔祀此中。藉以表现高低统属的干系。这类征象在宋元时期能否存在不得而知,按照方志所载,明朝中叶即已呈现。差别层级城隍庙的表示情势,有所差别。

  故明则隶藩伯,幽则隶城隍庙,省庙之以是合□各地幽主。顾□同旧州,秩与华、商、邠比,□□□别□而□殿无位焉,今然后有加□□□别属采齐升堂……暖阁金□冕□灿烂,亦略与各府同,而南面正□,望之欲生□之□□,则奕奕乎其可亲也。

  (77)比较罗氏记文,此前隍庙中诸州县城隍的摆设,应是按此次第,阁下分置的。这一排序的根据不详。新拟议的序次,则较着思索到了政区级别。

  (21)徐珂编撰:《清稗类钞·科学类》“官与城隍神较品秩”,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4780页。

  (29)《大明集礼》卷一四《吉礼》,嘉靖九年内府刻本,第7页。这多是其时的计划之一,它同洪武二年定制间的干系值得进一步探求。按:《大明集礼》成书后未即刊印,至嘉靖年间增修印行。有关《大明集礼》的编修状况,参赵克生:《〈大明集礼〉的初修与刊布》,《史学史研讨》2004年第3期,第65-69页。

  这两种品级序列,维系了城隍神品级系统的根本不变。但城隍崇奉中的“自卑”看法,却使当地城隍可以超越应有的品级,隍神品级系统从而呈现诸多变数。

  省城城隍庙各县城隍□共□□,乾嘉以来,敬神固有常期,赛会均有定规。自咸同当前,干戈扰攘,水旱频繁,庙貌倾颓,阁楹破坏,惟我鄠邑神龛汙漫秽汙□□他县,城内经贩子等触目悲伤,惨绝人寰。

  为了更好地阐明这一成绩,本文将对几种差别的情况加以阐明。使人遗憾的是,明清以致民国的文献特别方志材料,关于这类“自卑”看法的记叙,十分不充实。大多只是记叙其何故不同凡响,但对表示相似心思的事象,则较为疏略。反却是当代材料,包罗文史材料、社会查询拜访以致现今世人搜集收拾整顿的故事传说等等,关于公众的崇奉看法有多方面的显现。固然它们反应的究竟和叙事的逻辑一定经得起琢磨,但笔者信赖,就其反应的看法而言,与传统时期应是一脉相承的。用晚近的材料会商明清以来的城隍崇奉成绩,是可行的。

  城隍神像正中一室……工具配殿各三间,左为永平、宣化、河间、天津四府城隍殿,神像皆西向;右为正定、顺德、广平、台甫四府城隍殿,神像皆东向。(42)

  (88)长治县南大掌村国都隍庙神,听说是汉光武帝封的。较早见于光绪十年《重建国都隍庙碑记》,贾圪堆主编:《三晋石刻大全·长治市长治县卷》,太原:三晋出书社,2012年,第230页。

  (113)相干地区考查,参凌淑菀:《台湾城隍崇奉的成立与开展(1683-1945)》,台湾中正大学汗青研讨所硕士学位论文,2002年,第74-79页;张传勇:《明清陕西城隍考——堡寨与村镇城隍庙的建置》,《中国社会汗青批评》第11卷,天津古籍出书社,2010年,第62-83页。

  第二种状况是,首郡城隍庙改易省会隍庙后,仅以首郡、首县城隍附祀。康熙《云南府志》记城隍庙三楹,“中祀云南省国都隍之神,左祀云南府城隍之神,右祀昆明县城隍之神”(44)。

  城隍神的品级性,除按照行政层级布列外,另有爵位序列。两者间的干系较为庞大。洪武二年大封城隍从前,册封与行政层级没有牢固的对应干系。(78)尔后,必然行政层级的城隍方与牢固的爵位相对应。洪武三年六月去除册封后,典制中已无城隍册封之事,但社会上遍及存在城隍当有其爵的气氛,人们仍以旧封称号城隍。大抵而言,根本遵照了层级与爵位的对应干系。(79)

  (110)王健:《明清以来江南官方崇奉中的庙界:以苏、松为中间》,《史林》2008年第6期,第124页。

  若县以下聚落城隍庙地点地比力主要或其神非常灵验,在本地非同普通,则它们可否在州县城隍庙得到一席之地?相干研讨中,很难见到如许的例子。好比,凡是以为,县下政区呈现于清末新政后。但明清处所当局的一些派出机构或佐贰官驻守之地,办理大抵牢固的范畴,代表了国度权利在处所的延长。(99)就材料来看,州县派出机构或佐贰官驻守之地,大多建置城隍庙。它们之间有没有联系关系,暂置不管。(100)起首需求指出,这些处所的城隍祭典,凡是由官员掌管,朔望拜见。平利县丞设于道光四年(1824),驻镇坪。民国九年(1920)升县。民国《镇坪县乡土志》记城隍庙,“为县丞所祀之庙,不外朔望谒之,年龄祀典仍付阙如”(101)。甘肃固原直隶州硝河城分州,城隍庙附设于城南三圣庙内。州志注云:“查硝邑各庙,年龄祭典,一切祭品向未请领公款,皆系捐廉,谨敬准备,亦绵蕞之礼罢了。”(102)表白,城隍之祀列在分州处所祀典。

  邵武府城隍庙内部下州县城隍的祔祀,具有典范性。附郭县零丁建庙前,其神凡是仅列郡庙两庑,其地点地方并不是其实的寺院。自力建庙后,即使位于郡庙以内,也是一座寺院。且其神仍当位列郡庙两庑。即如康熙《广信郡志》记附郭县上饶隍庙于万历二十八年(1600)建于郡庙二门外左介,天启间知县迁至县治左。又记郡庙,康熙四年(1665)分守道李士桢率属修缮两廊,“增置二栋,祀七邑城隍及府社令”(55)。上饶即在七邑之列。

  上述情况,关于了解以首郡城隍庙作为省会隍庙而称国都隍庙,具有非常主要的意义。能够想见,虽然上文对省会隍庙做了详尽辨别,但必然有某些主要面向,因材料未载而未得以显现。

  其一,新设的省会隍庙。乾隆二十八年(1763),湖南巡抚陈宏谋革新长沙府城隍庙,“增立省会隍像于中,移府城隍像于东,改称省会隍庙”(40)。咸丰九年(1859)庙毁,省庙、郡庙乃别离成立。光绪四年(1878)新建成的省庙规划是,“工具庑各八楹,分祀九府、三厅、四直隶州各城隍神,犹节署之有属官署事也”(41)。

  (106)陶锦:《重建青州府城隍庙碑记》,康熙六十年刊《青州府志》卷二二《艺文》,第47页。

  (63)武维宁:《重建城隍庙碑记》(康熙二十五年),光绪《三续华州志》卷一二《艺文志》,光绪八年合刻华州志本,第60页。按:华州,明末隶西安府,辖华阴、蒲城;雍正三年升直隶州,辖蒲城、华阴、潼关三县。乾隆元年,降为散州,属同州府。

  (66)城隍庙祔祀地盘神,另有其他情况。好比,同省、府城隍庙能够仅以首郡、首县城隍祔祀一样,县隍庙也存在仅祔祀在城坊厢地盘的情况。崇祯十年,曲江知县潘复敏创立县庙,此中,“塑七坊厢及本庙地盘,工具各四座。”未见乡里地盘。(同治《韶州府志》卷一九《建置略·坛庙》录崇祯十年知县潘复敏重建记,同治十三年刻本,第7页)也会存在所谓“阖县地盘祠”,塑阖县地盘像。如万历间柏乡县城隍庙之例(乾隆《柏乡县志》卷三《祠祀》录万历四十五年张汝雨重建碑记略,乾隆三十二年刻本,第2-3页。按:此祠建于柏乡县城隍庙二门外,应是作为城隍神庙的一部门,祀各里地盘之神,暗示附丽之意。万历三十九年,移建城隍庙前,称“都地盘祠”,则仿佛是以所谓“都地盘”为主神了)。别的,城隍庙内还会有“本庙地盘”或地点郡县的县社令、府社令,等等。

  (52)白文藻等:《吴山城隍庙志》卷一《图说》,《西湖文献集成·西湖祠庙志专辑》,第747页。

  明初洪武二年(1369),朱元璋大封全国城隍,分为五个品级。在京都应天府者,封王爵。北京开封、临濠、承平、和、滁等五府州皆封王,正一品。其他各府州县,府为威灵公,秩正二品;州为灵佑侯,秩三品;县为显佑伯,秩四品。各系以“鉴察司民”之号。⑤各地城隍所受册封次要按照各该地行政品级。破例的地方是,开封等五府州,皆为朱元璋创立大业过程当中意义不凡之地。⑥至次年六月,朱元璋命令去除封号,止以各该地名,称府、州、县城隍之神。滨岛敦俊指出,洪武二年册封的特性之一是,在逻辑上,城隍神成为与现世父母官对称的冥界父母官的形象正式呈现了。三年改制,全国城隍庙简化为京都=应天府、府、州县三级,构成与现世天子统治相对应的一元化城隍序列。同时,关于城隍庙的范围和内部设置仿拍照应的官府衙门之划定,强化了城隍神作为“冥官”与阳间官员对应的性子。⑦

  洪武三年六月正城隍祀典,命府州县城隍庙依各该地公廨起盖。明初方志的纪录表白,各地应是服从了定制。(35)不外,从中不容易看出祀神色况。天顺《重刊襄阳郡志》记天顺间襄阳府城隍庙改建后的格式:

  ⑨例见成化《山西通志》卷五《祠庙》,《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史部第174册,济南:齐鲁书社,1996年,第113页。

  以上对各级城隍庙的祔祀状况作了梳理,可以看出,这是对理想行政从属干系的比附。前引有关的庙记和志书的记叙中,均有相似表述。既是云云,行政从属干系调解后,城隍庙内的祔祀诸神,常常亦随之变更。即如,福宁县于成化九年(1473)升直隶州,辖福安、宁德二县。雍正十二年(1734)直隶州升府,以本来州地设霞浦县,割建宁府属之寿宁县以隶之。乾隆四年,复割霞浦县地置福鼎县。其间,各属县隍神依该县进入福宁州(府)之历程,前后附祀郡庙。乾隆《福宁府志》记郡庙:“明嘉靖间知县谢廷举增祀福安、宁德二县城隍于西庑。国朝雍正十三年改府,新增霞、寿二神,乾隆四年又增福鼎邑神,俱于两庑祀之。”又记附郭霞浦县城隍庙,乾隆二十二年建于闽东境蓝溪书院原址。(67)

  (116)这类故事重心在注释为什么村落建有城隍庙,详参张传勇:《城隍下乡——明清村镇城隍崇奉考论》,待刊稿。

  (58)嘉靖《新河县志》卷四《祠祀》,《中国群众大学藏书楼藏稀见方志丛刊》第3册,北京:国度藏书楼出书社,2011年,第102页。

  据此揣测,大殿国都隍神像阁下两侧,各有暖阁,诸府城隍神像南面列塑。大殿前旧有殿宇,供奉西安府属州县城隍神龛,内塑神像。其数有三十六。厥后移至两庑。三十六之数,确指不详。明前期至雍正三年(1725),西安府属州县三十有七,此中包罗前述同、华、商、邠四属州及鄠、郃阳二县。雍正三年,同、华、商、邠等六州升直隶州,郃阳隶同州。这些州县的神像,约莫一仍其旧。仅同州于雍正十三年升府后,神像升入大殿暖阁。

  (92)黄谏:《城隍庙记》(正统间),乾隆《皋兰县志》卷一八《艺文》,乾隆四十三年刻本,第11-12页。

  陕西首郡西安府城隍庙重修于明朝,雍正初年改建。(47)咸宁、长安附郭,不别建。按照庙内现存的几通清朝碑刻,可约略勾画出庙中有关的神祇及其地位。《陕西省会隍庙□列塑同州府城隍神□□暖阁□》碑文漫漶不清,粗心是,雍正十三年乙卯(1735)同州升府,例应与其他府一样在某殿设暖阁,泥像此中。碑文说:

  (73)白文藻等:《吴山城隍庙志》卷二《建置》、卷四《祠宇》,《西湖文献集成·西湖祠庙志专辑》,第775、817页。

  上文环绕怎样处理位号虚悬的孝感神,和怎样给守御所、州、县城隍布列位次睁开。德安府城隍庙内的州县城隍,神各一祠。孝感改隶他郡后,德安府庙中的孝感神祠即名存实亡都会至尊体系。假如将孝感神移往他处,原有神祠即虚悬,有碍观瞻。因而想到找一可作替换的隍神。其时,德安府境内州县一级行政层级的隍神,已位列府庙。独一能够思索的,是曾经成为行政机构的德安守御所。(76)假如这一假想终极完成,则德安府城隍庙的设置,可谓创见。至于诸神位次,此前左边顺次为安陆、应城、随州,右边顺次为云梦、孝感、应山;拟议的序次,左为随州、云梦、应山,右为安陆、应城、守御所,与明清《湖广总志》《德安郡志》中以安陆、云梦、应城、孝感、随州、应山为序相合。(77)

  (37)《明太祖实录》卷五六,洪武三年玄月戊子,第1087-1088页。最初罢六曹、不设阁下二司,止称左司神、右司神。

  (28)见乾隆《嵩县志》卷一七《祀典》,乾隆三十二年刊本,第1-2页;同治《静海县志》卷二《建置志》,同治十二年刻本,第9页。

  (100)二者之间联系关系的会商,参张传勇:《明清山东城隍庙“异例”考》,《聊城大学学报》2004年第6期,第49-51页;荣真:《中国现代官方崇奉研讨——以三皇和城隍为中间》,北京:中国商务出书社,2006年,第223-225页。

  最初,需求厘清京国都隍在明清城隍神品级系统中的职位成绩。明清期间,国都隍居于城隍神品级系统顶端,明朝包罗南北两都城隍、中都凤阳府城隍,清朝则为京师城隍、盛都城隍。洪武二年册封,应天府城隍为“承天鉴国司民显圣王”,无品秩。滨岛敦俊明白指出,之以是未授官品,是由于都城的城隍被相比为天子。(24)应天府城隍之衮冕为十二章,正阐明此点。去除册封后,亦是云云。洪武三年玄月京师城隍庙成,“主用丹漆,字涂以金,旁饰以龙文”,由尚书陶凯等迎主入庙,“用王者仪仗”,朱元璋亲身为文以告之。厥后,中国都隍神主,亦如京国都隍之制。(25)明显,其典礼相比帝王。洪武二十年(1387)改建京国都隍庙,朱元璋对刘三吾等所说“俾专阴道,统若府若州若县之神”如此(26),亦显现京国都隍在全部城隍神品级系统中的职位登峰造极。因之,明朝有看法以为,京国都隍在明初受封为帝。万历十年(1582),进士、时任太常寺卿的温纯,为故乡咸阳城隍庙所作记文称:“明兴,髙天子诏封全国城隍,帝金陵者,王开封、临濠、承平、滁、和者,公侯伯其府州县者,各以监察司民属焉。”(27)这一说法很有代表性,清朝仍许多见。(28)

  明清期间有些称为国都隍庙的,也会模仿这一情况。明人杨继盛死后被傅会为国都隍,乾隆五十一年,阮葵生《重建明杨椒山师长教师故居碑记》称,人们模仿京师城隍庙以直省会隍排列两庑之制,“以诸城隍神主列置公神座阁下”(39)。明显,“诸城隍神”应是王朝政区的物化标记物。别的,京国都隍庙的建置对各地城隍庙亦有所影响,隍庙以上级城隍祔祀时,常常声称是对京国都隍庙的模拟。

  作者简介:张传勇,南开大学中国社会史研讨中间暨汗青学院副传授,博士,次要处置明清史研讨(天津300350)。

  城隍崇奉中的“自卑”看法与城隍神“冥官”属性亲密相干,是一种自然的存在。最为常见的是,以为当地城隍具有非同普通的职位(爵位、层级)。响应地表示为,寺院愈加雄伟、华丽堂皇;城隍打扮、出行仪仗无不反应其职位,非同平常。这类看法与传统崇奉看法中神祇被夸大其灵验有所差别。灵验的存在,是一种崇奉得以稳固与持续的主要前提。隍神亦是云云。较有代表性的叙说是,万历间重建万泉县城隍庙碑记夸大“本邑城隍独灵于他处”:“故郡中有总城隍庙,郡人负屈赴诉者不之他而独之万城隍,香火独盛,神明灵应可知矣”。(80)相较而言,“自卑”看法更夸大隍神的品级性。

  (14)徐家瀛:《重修靖安城隍庙碑记》,同治《续纂靖安县志》卷九《艺文》,同治九年刻本,第45页。

  ⑧张鷮:《重建城隍庙》,同治《恩施县志》卷一〇《艺文》,同治七年刻本,第12页。张鷮为嘉靖间人,恩施贡生。此数据出处不详。

  (112)吴滔:《清朝江南市镇与乡村干系的空间透视——以姑苏地域为中间》,上海古籍出书社,2010年,第179-198页,引文在第197页。

  除表现行政从属干系外,城隍庙内祔祀诸神在布列上亦或顺从必然划定规矩。一如属于统一政区的初级政区,总会以某种原则构成序列,从而有前后之别。(74)较有代表性的例子是德安府城隍庙,崇祯间该庙增置州县城隍神祠于大门之内,阁下排列,“若牧令来谒,守先以次列坐官署者然。”六所者,安陆(附郭)、随州、云梦、应城、应山与孝感。至雍正七年(1729),孝感改隶汉阳府。关于怎样弥补孝感城隍改隶后遗留的空间,惹起一番会商。乾隆三十七年(1772)知府罗暹春在庙记中有所记叙:

  再次,明清权要体系远比按照行政区划成立的城隍神系统要庞大,虽然在清朝呈现了与部门特定权要对应的城隍神(20),但官员常常碰到的情况是,在需求祭拜隍神时,其实不总会有与其等级对应者。在唯一一名城隍的状况下,不论隍神品级怎样,官员只得施礼如仪。则拜见上级城隍之情况即不成制止。以至是一种常态。徐珂所辑《清稗类钞》收录一则轶闻,说清初陕西人魏某出任某省巡道,这人科学鬼神,喜好与神祇比赛品秩,很叫真八零后羽士糊口录。

  (16)正德《怀庆府志》卷二《都城》祠庙,《上海藏书楼藏稀见方志丛刊》第168册,北京:国度藏书楼出书社,2011年,第696页。

  若同时存在多位城隍,且没有与本人等级相称的,则凡是采纳“就高不就低”的准绳。周厚地《干山志》(乾隆五十一年[1786]自序)记城隍行庙,该庙为崇祯十一年(1638)吏部文选司郎中朱永佑居乡时所建。(22)缘起是,其人“每初一望必躬谒郡庙进香”,往复近六十里,很辛劳。“即谋于山间增塑府城隍神像于道院旁,创建别庙以便展谒”。(23)干山隶松江府附郭华亭县,城中有府、县二隍庙。明朝吏部郎中正五品,高于正七品的知县,低于正四品的知府。他挑选拜见并建庙的是府城隍,而非县城隍。

  就以地点州县城隍作为主神这一事像而言,江南地域的城隍庙与其他地域比拟,确实很有特性。但各地区中的村镇城隍并不是伶仃的存在,势难停止简朴化的跨地区比力。因而,怎样对待与江南村镇城隍不尽不异的情况,需求多方面的考查。(113)最少,不克不及简朴地以为,不以所属州县城隍为主神,能够反应城隍庙地点村镇已具有都会的认识。那末,关于江南地域城隍崇奉中的这一征象,能否另有其他的解读?前文已见,行政系统最结尾的州县城隍庙中,迄未发明祔祀有村镇城隍。作为品级性的表现而附祀此中的,是各乡里之神。(114)此点与时人从正统看法动身对城隍的认知趣合。一则被普遍援用的史料是,乾隆《奉贤县志》直指村镇城隍庙不克不及称城隍庙,“宜称乡地盘祠,名斯正焉”(115)。因而,以州县城隍为主神并称为“行宫”,具有正名的意义。起首在于,“行宫”之称,能够打消其作为城隍庙的自力性。因为城隍神具有“冥官”身份,在必然地区内,凡是只能存在一座城隍庙,以与特定的衙门相对应。当因故呈现复数城隍庙时,若非毁掉,治所隍庙以外的即被称以别的一种称号,或改名,或前缀“旧”“老”“小”之名。称为“行宫”最是常见。这一称号,可视为部门儒者“准确的”祭奠理念之表达;从官方社会来看,亦可作为自我庇护手腕。从相干官方故事反应的主题来看,亦藉此将村镇城隍与州县(城隍)联系关系起来,既是对前者合理性的阐明,也是“自卑”心态的表达。(116)

  在厥后的阐述中,对镇城隍又有如许的表述:“它们在‘附属’下级的同时,却居于乡村地域的上位,仿佛可看出在以天子为极点的统治系统的根底上,再进一步向其乡脚地域延长。”(109)

  (41)光绪《湖南通志》卷七四《仪式志四》录光绪四年崇福撰省会隍庙碑,《续修四库全书》第663册,上海古籍出书社,2002年,第169页。

  其次,明清期间最为常见的隍庙分府、州、县等层级,同时存在其他范例。好比王国城隍。洪武三年四月,朱元璋初封诸子为王。藩王之国,原府州城隍即改称本国城隍之神,例由藩王主祭。因为王国仪式不载祭厉(15),因而有志书明白纪录,国城隍在祭厉时仍称本府城隍。(16)再如省会隍,明朝礼法无省会隍(17),城隍祭奠系统中,处所最高档级是府城隍,则驻各首府之省级官员,只能参谒首府城隍。首府隍庙因之具有省会隍庙本能机能。明中叶当前,前者亦逐渐完成向后者的改变。(18)别的,跟着新的政区范例的呈现,与之相干的隍庙成立起来,如厅城隍等。(19)明清少数民族地域设立的军民府、土府、土州,清朝边陲出格行政区下辖州县,也都设有隍庙,此不赘述。

  (89)连晓鸣、康豹主编:《露台县传统经济社会文明查询拜访》,北京:民族出书社,2005年,第141页。

  (39)阮葵生:《七录斋文钞》卷四,《续修四库全书》第1446册,上海古籍出书社,2002年,第109页。

  (95)王敬模编著:《天津静海旧线)何金德主编:《城隍文明》第一辑,涉县城隍文明研讨中间编印,2008年,第70页。

  但更多的迹象显现,人们根本不会根据幽明对应准绳,将京国都隍相比现世帝王。成书于洪武三年玄月的《大明集礼》记明初大封全国城隍,京都为“承天鉴国司民统神升福大帝”而非王爵。(29)再则,至迟明前期,存在称京国都隍为顺天府国都隍的情况。姚希孟在天启五年(1625)有《祭顺天府国都隍之神文》。(30)在丁耀亢(1599-1669)所编表扬杨继盛(嘉靖中人)的剧作中,杨氏身后被天主封为“顺天府国都隍”(又称“北京国都隍”),自称“位冠群臣”“职同都宪”,又说本人的打扮服装“绿袍紫绶,冠玉垂绅”。(31)也有以国都隍与顺天府尹对应之说。成书于天启元年的朱国祯《涌幢小品》记北京国都隍庙仪门塑十三省会隍,阁下相对,“每岁顺天府官致祭,府尹能够配国都隍,则布政能够配省会隍,势位略均”。疑心这是先人附益的非礼之举。(32)反应出明清时人对京国都隍职位有差别熟悉。

  能够以为,从较长汗青时段看,城隍庙内祔祀诸神一定会与行政区划完整符合,迟迟未能调解的征象更加常见,以至是一种常态。缘故原由是多方面的。就像明清时期城隍崇奉的其他事象一样,轨制的有没有其实不主要,枢纽是有否加意于此者。因为城隍神及其寺院所具有的意味性,城隍庙内附祀诸神的设置(包罗变更)凡是是官员主导的。明朝中前期以来,官方力气逐步参与城隍庙的补葺与办理。(72)因而,也会存在官方人士到场神像设置之事。如乾隆初年新置杭州府城隍庙,并将省会隍庙正殿中的二附郭县城隍移至府庙配享,皆系处所“名流”因郡神托梦,醵金改作。但这一举动是在“呈请”以后,有官方受权。(73)因而,值城隍庙兴作之际,主事者以诸神祔祀此中,或作些变更。厥后,假如没有加意于此者,即使行政区划有所变更,城隍庙内显现的还是旧的行政从属干系。

  (104)有关博山县设县历程的最为详尽的考查,见张景瑞:《明清期间市镇升县与处所社会变化——以山东颜神镇为中间》,南京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9年,第6-37页。

  (24)周厚地辑:《干山志》卷五《坛庙》,《上海州里旧志丛书》第9辑,上海社会科学院出书社,2005年,第57页。

  (24)参滨岛敦俊:《明清江南乡村社会与官方崇奉》,朱海滨译,厦门大学出书社,2008年,第116页。

  明清城隍的爵位品级中,利用高于洪武始册封位的状况较为多见。我们能够枚举一些方志的纪录。康熙《平山县志》收录康熙间知县汤聘《重建城隍庙记》,称邑神封显灵公,“神之灵甲于他邑”(82)。乾隆《嵩县志》则对当地城隍按洪武册封准绳当为侯伯之列,但沿袭称显忠王之事,暗示不克不及了解。(83)民国《宣化县新志》亦明白纪录,城隍神有册封,“然所封皆公以下,惟宣化城隍特晋王爵,号曰镇朔王。”每出巡,“服御扈从一如王者,奉祀者皆县榜书吏,谓之銮驾社”(84)。民国《蒲城县志》则不无自豪地声称,明初封城隍,府曰公,州曰侯,县曰伯。“惟吾邑以金天会中有白马得救一事,敕封‘镇西侯’。寺院弘大绚丽,构造精致,为各县所未有”。(85)

  (17)张廷玉等修《明史·礼志四》记洪武三年定制,京都祭泰厉,“祭日,设京省会隍神位于坛上”(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311页)。有清朝文献据此认定“是为省会隍之征”(例见白文藻等纂:《吴山城隍庙志》卷二《祀典》[成于乾隆五十三年],《西湖文献集成·西湖祠庙志专辑》,杭州出书社,2004年,第766页)。笔者《省会隍庙考》一文亦未穷究,将“京省会隍”曲解为“国都隍”与“省会隍”,疑心“京省会隍”为“京国都隍”之误(第115页)。实践上,所谓“京省会隍”,在明朝文籍中指京国都隍与全国城隍,而所谓“全国城隍”中,并没有省会隍。

  究竟也大抵云云。跟着行政区的新置与裁并,城隍庙准绳上亦当呈现响应变更。以雍正间江南地域的新置县为例,阳湖县于雍正四年(1726)从武进县析置,乾隆二十四年(1759),阳湖县新建隍庙。⑩因为新置县大多与母县同城而治都会至尊体系,隍庙在建置上也存在较为特别的情况。雍正四年宜兴县分置荆溪县,厥后,原宜兴城隍庙变成“两邑同之,统统营建修缮俱两邑任其事”。(11)同光间的重修,亦为两邑知县倡捐。(12)再则,在隍庙破坏或一时未备时,作为权宜之计,亦或供奉城隍于其他地方。新田县在崇祯间新置,因隍庙未建,奉神于所谓“社宇”。(13)靖安县隍庙毁于咸丰兵燹,同治己巳重修前,设位于法药寺正殿。(14)这就提醒我们,对明清时期治所城隍庙数量的统计及地区散布的考查,不成过于机器。

  (31)丁耀亢:《新编杨椒山表忠蚺蛇胆》,丁耀亢撰,李增坡主编,张清吉校点:《丁耀亢选集》上册,郑州:中州古籍出书社,1999年,第996页。

  既然其品爵非同平常,因而在许多方面表示出来,成为人们夸耀的本钱,这些方面在某一种叙说中,或零丁或将此中的几项放在一同夸大,此中间便是,当地城隍比其他处所的城隍职位要高。

  怎样对待城隍崇奉中的“自卑”心态?人们对乡土都有骄傲感,这类感情多藉由必然的其实的事项表现出来,与该事项相干的说法一定契合实践(实在),但这是一种实在感情(看法)的反应,可以激起乡土感情,加强认同。详细到城隍崇奉,关于城隍祭奠轨制的内容,限于获得路子,即使儒者亦一定知晓,况且糊口在城隍当有册封如许一种社会气氛中的普罗群众!(97)在每地大多唯一一座城隍庙(只要一名城隍神)的状况下,因为缺少比力,易于发生如许一种朴实的心态。实践上,辨别这类看法地点的人群是有难度的。就方志编写者来讲,有官员,有地术士绅,但透过方志对“自卑”心态的纪录,可见他们的立场并差别一,以至判然不同。这在前面已有提醒。因而,在传统城隍崇奉看法覆盖下,不论是地术士绅经由过程官府渠道为城隍请封位号,仍是一般公众仅仅以某种叙说表达看法上的“头角峥嵘”,其实没有高低之分,它们只是一种看法的差别表示情势。(98)

  再如,乾隆四十三年(1778)修《赣州府志》记郡庙于明嘉靖四十五年(1566)迁建,“阁下廊庑列十二邑城隍位”,并指明“俱如旧制”。(69)考赣州府政区沿革,嘉靖四十五年时辖十县,至万历四年(1576)方增为十二县。至乾隆十九年(1754),升宁都县为直隶州,割府属瑞金、石城两县隶之。赣州府所辖州县数,由十二变成九。(70)则若嘉靖时以致之前已将属县城隍祔祀郡庙两庑,十二县之数应是万历四年后构成的。但尔后,这一数字再无变更。同治郡志记乾隆五十四年(1789)重建郡庙,“仍列十二城隍位”。同时纪录,“惟宁都州城隍,州人于道光元年立专庙于郡城东方以祀焉”(71)。就表述来看,宁都州及其辖下瑞金、石城二县的城隍,仍留在赣州府城隍庙中。

  ⑩道光《武进阳湖县合志》卷一四《坛庙志》,道光二十三年刻本,第9页;道光《武进阳湖县合志》卷四《禋祀·庙祀》,第8页;光绪《武阳志余》卷四《祠庙下》,光绪十四年刊本,第11页。

  表如今寺院修建上,其不同凡响常常不但单在高峻雄伟、华丽堂皇上。今河南宜阳韩城镇东关有城隍庙,供奉的是所谓国都隍。乾隆五年本县张姓教谕的重建碑已有纪录,称该庙“范围宏敞,堂序靓深”,本地“士人”说这是国都隍,与这里曾是韩国的旧都有关。明天本地人会说,此地国都隍品级高,能管县城的城隍。证据之一是该庙利用了黄色的琉璃瓦:“只要国都隍才有资历用黄色,县城隍庙,你去看看,那儿用的是灰瓦呀!”(90)

  总之,明清城隍神品级系统模仿理想行政体系成立起来,城隍庙响应地次要建于都、省(府)、府、州、县之地,这些寺院配合组成隍庙品级系统。这一系统之建立,与隍神个别具有的自力性相干:城隍神除上上级间的从属干系外,身份上没有本尊、两全之事。万积年间的一篇重建徐王圣母庙记文,作者以隍神作喻,褒贬了此庙乃泰山圣母行宫之说:“有一省之城隍,有一府之城隍,有一州一县之城隍,各分壤土,各有攸司,谓此地之城隍即为彼处城隍之行宫,可乎?”(33)分明地表白行政系统中的城隍神各自具有自力性。(34)

  (26)刘三吾:《勅定都城隍庙记》,《坦斋刘师长教师文集》卷上,《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第25册,济南:齐鲁书社,1997年,第99页。

  (43)万历《新修南昌府志》卷二八《艺文》,《日本藏中国罕看法方志丛刊》第5册,北京:书目文献出书社,1990年,第573页。

  府城隍庙以州县城隍祔祀的第二种情况是,仅祔祀附郭隍神。杭州府城隍庙在明末清初改易为省会隍庙前,正殿府城隍神座阁下,祔仁和、钱塘二县城隍;乾隆初复设府城隍庙,一仍其旧。(52)虽为郡邑同堂,但与韶州府庙差别。

  徐珂所据,为李怀霜(1874-1950)《装愁庵漫笔》,载《民权素》月刊第八集,民国四年(1915)出书。更早的出处不详。这一纪录中,魏某非常在乎城隍神与阳间官员的幽明对应干系,但实践的行政体系中并没有与其对应的城隍——清朝处于省、府州之间的道台一级,其所驻之府州县城凡是没有道城隍——这类状况下,莅任拜见的只能是当地城隍,此即故事中所谓“援故事请谒城隍”。魏某计算的,明显不是往拜等级上低一级的府城隍,而是对来往前后的讲求,借以表现尊卑有序。置座于神“左”,亦是云云。

  (42)方观承辑:《坛庙祀典》卷下,《中国祠墓志丛刊》第1册,扬州:广陵书社,2004年,第320页。

  隆庆五年,同知包柽芳于仪门外东增邵武县神祠,西增光芒、泰宁、建宁三县神祠。……嘉庆十八年复毁。知府周宗泰谕四邑捐建,设邵武、建宁二县神祠于东庑,设光芒、泰宁二县神祠于西庑。(53)

  (49)嘉靖四十三年修《南宁府志》卷五《祀典志》,《日本藏中国罕看法方志丛刊》第3册,北京:书目文献出书社,1990年,第390页。

  露台的城隍与各府州县城隍比拟,档次要高很多。早在南宋咸淳年间,就因“祷告复应”封为“孚佑广济王”。不久,又加封为“孚佑广济大帝”,朱元璋固然不克不及将他降下来成为“显佑伯”了。以是,露台的城隍不单在台州一府当中,名声最大,职位最高,就在天下范畴也是数一数二的,不单与京都、开封等六处城隍同荫“王”爵,秩正一品,还比这六处城隍超出跨越一个品级,与朱元璋的天子并级,称为“大帝”。(89)

  唐宋以来,城隍神依地点政区级别而有府城隍、州城隍、县城隍之称,至迟元朝,与行政系统同构的城隍神品级系统开端构成。④明清时期,这一系统正式建立。

  ③比力主要的研讨,次要有郑土有、王贤淼《中国城隍崇奉》,经由过程对城隍庙规划及祔祀诸神的考查,夸大了城隍庙“好似人世衙门”、城隍神作为冥官身份的特征(上海三联书店,1994年,第142-161页)。滨岛敦俊则创始性地提醒出明初城隍轨制对城隍崇奉的影响,特别是城隍的轨制化与“冥官”身份的强化等成绩(滨岛敦俊:《朱元璋政权城隍改制考》,《史学集刊》1995年第4期,第7-15页)。

  (75)道光《安陆县志》卷一二《祠庙》,道光二十三年刻本,第16-17页。按:该文或有零落讹误的地方。

  初抵省,具职名手版晋谒省会隍,行庭参礼毕都会至尊体系,有所禀白,唯命是从,如面谒上官,寂然而退。洎莅任,书吏援故事请谒城隍,魏曰:“府城隍,吾属僚也,乌可先施。”乃使司祝持城隍手版,谒辕称贺。逾日,始往答拜。礼毕,置座于神左,口喃喃有勖于神,岸然出,曰:“幽明虽殊,名分不容紊也。”(21)

  本文将在既有研讨的根底上,对明清期间城隍神的品级性及其表示情势做一体系考查。起首讨论城隍神的品级系统及其在城隍庙建置中的表现。其次,透过隍庙中的祔祀征象提醒此中表现的品级性。再次,就城隍神崇奉中的“自卑”看法,阐发特定城隍神在官方叙事中怎样打破品级系统而得到较高档第。最初,测验考试从品级性的角度,对州县以下聚落城隍神的职位成绩略作会商。

  府城隍庙祔祀属县城隍,凡是排列两庑。也有同处一殿者。韶州府城隍庙,郡神植璧秉圭南向而坐,六属隍神工具对峙。直到康熙十年,知府马元重建郡庙,在殿前厅事阁下隙地各建三楹,供奉六邑城隍。记文注释说,郡守是主要的父母官员,作为县令的顶头下属,在政务上不需求与县令常常碰头(“簿书期会之顷,相见或以岁计,或以月计”)都会至尊体系,所谓“固严而有则,近而不成狎也”。郡邑城隍亦当云云。因而,韶州府城隍与六属城隍同列正殿,“十步以内,视履于斯”,而六邑之神“倒持手版,鹄耸一堂,毋论重跅错趾,旦夕靡宁”,郡城隍“恐心有未安也”。不成体统。因而,将邑城隍搬离正殿,其旧位则代以六曹。云云一来,尊卑有序,殿堂亦且抖擞活力,“神所凭依,庶几在是”。(51)这一说辞很故意思,代表了一种非常世俗的看法。

  (117)此处还能够诘问,为何能够在州县系统以外存在城隍神?这一成绩,触及城隍神在唐宋以来的差别开展门路,参看张传勇:《城隍下乡——明清村镇城隍崇奉考论》,待刊稿。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