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休闲生活

休闲的句子简短文案悠闲的穿越生活悠闲在清朝随身空间附近休闲场所

  惠东渔歌被评为国家非遗以后,吸引了无数的人前来考察参观

休闲的句子简短文案悠闲的穿越生活悠闲在清朝随身空间附近休闲场所

  惠东渔歌被评为国家非遗以后,吸引了无数的人前来考察参观。今年初,我也赶了个时髦,在一个风和日丽的上午,我带着两名会员,来到了平海古城,走进小渔村,走进一群对渔歌痴迷的人,他们爱渔歌、写渔歌、唱渔歌,我们听到了许多感人的故事……

  2014年2月24日,笔者一行来到惠东渔歌的源头——新村,一品渔歌演唱者的风采。首先来到平海,惠东著名企业家、省代表、渔歌热心爱好者赵兴祥和广东民间歌王李福泰接待了我们。在赵兴祥的办公室,李福泰放了一首惠东渔歌《我的家乡好风光》,歌曲旋律悠扬,悦耳,我们听着休闲的句子简短文案,好像自己置身的怀抱中,“我的家乡好风光,面向大海背靠山,古城古庙七百年,流传故事在民间,二十里海岸二十里滩,天然泳场双月湾,海龟常驻白沙滩——”真是太好听了!我们异口同声地感叹着,这就是渔歌啊!当我们知道这两位就是这首歌的词作者时,我们都感到非常惊讶,本地人写本地的歌,把家乡的风景、几百年的变迁、改革开放的成果,青年人的成长等尽在渔歌里体现,这比原生态还要原生态啊。我们从心里敬佩!

  下午,我们来到新村,和海边春饭店老板、渔歌收集者苏方泰进行交流。晚饭时分,隔壁台坐满了十几位花甲老人,看她们年纪都在六七十岁上下,却个个发髻上都插了一枝好看的花儿,渔民习惯戴的耳环项链戒指手镯等饰品一样不缺,一走一动环佩叮咚。苏方泰说,她们也是新村的,在排练渔歌呢,初二那天要“斗歌”。有几位大娘听说我们是惠州来的作家,要写新村的渔歌,便热情地端着茶杯走过来要与我们碰碰,我们也高兴地和他们碰起来,她们还就当场来了几首原生态的渔歌,我们兴奋地拿起了相机。苏方泰热情地邀请我们说,初二那天你们一定要来。我们高兴地答应了。新村现在有3600多人休闲的句子简短文案,99%的妇女都会唱渔歌,渔歌在新村已经流传了近千年,至今,真是千年渔歌唱不停啊。

  二月初二这晚,我们来到渔村的大祠堂,大祠堂灯火、蜡烛通明如白昼,渔民男女老少喜气洋洋如过节般热闹,人们扶老携幼或阖家出动前来听歌,满面笑容的脸上写满了幸福。祠堂里外都坐得满满的。徐村长走过来表示对我们的热烈欢迎,除招呼我们坐好,还递过一张节目单,只见上面写着《2014年新村伯公诞渔歌晚会节目单》,渔歌节目有《头航扯起才到》《唱歌唱曲解心愁》《海底鱼虾讨吾完》《合港平安万年春》《我是少年来唱歌》等整整25个节目,有独唱、对唱、三人、四人小组唱、表演唱等。我们饶有兴致地看着,这些唱歌的,有女人也有男人,有老人、儿童,我们为四个打扮得很漂亮的、准备上台表演渔歌的小姑娘拍了照。这些斗歌的人从小就会唱渔歌,如今已年近古稀的她们不忘传承,还把小孙子们带来唱渔歌。台前的苏方泰等五六个老人的二胡、扬琴等乐器,是这晚整场渔歌会的伴奏,他们这帮乐师的娴熟伴奏,从他们的表情可以看出,他们完全融入到作品的意境中了。

  苏德妹、苏容妹、徐初三、苏段等老人是这个村子见过大世面的人休闲的句子简短文案。我们采访她们时,她们告诉我们,刚解放那时,渔民的日子还是很穷的,念书可不是人人都想的事,苏德妹和苏容妹也只读了一年书。但是如果学唱戏是不要钱的,村里出钱,哪家的小孩想唱戏就把她们送到指定的船上,有老师上船来教她们,并有机会还要带着她们送戏到别的村子去,当年只有9岁的苏德妹和苏容妹等二十多位是渔村里最后一拨学唱戏的,她们学的是白字戏。苏容妹回忆说,12岁那年,她们到惠州参加汇演,她们的渔歌《忆苦思甜》获奖。在1963年,中央总政歌舞团来的郑秋风老师来到平海,听到这渔歌的歌调这么好听,便不断请她们唱给他听,他说这是一种让他爱到心坎上的渔歌。苏德妹拿出一张旧相片给我们看,是一群阳光灿烂的姑娘在演出后的合影,她们脸上都绽放出幸福的笑容。那是20世纪60年代的时候,只有十二三岁的苏德妹和苏容妹等10位平海渔家小姑娘继苏墨水以后,再踏北京路。翻过了长长的岁月,她们都遗忘了泛黄的照片中哪位才是自己,但其中有一位是自己是没错的,各自的家里都藏着这张珍贵的照片。苏德妹说,二月初二的伯公诞,以前逢节要到海丰去请戏班来唱戏庆贺,后来日子好过了,便自己组队唱起了祖祖辈辈传唱下来的渔歌,歌词似在口袋里装着可随便掏,随掏随有,自编自唱。谁家有婚庆喜事,总是从渔歌开场,以渔歌收宴。阿婆一高兴,又给我们唱了一首,比如要过中秋节了,她们又会从口袋里掏出一首:八月十五中秋夜,夜晚月凉风摇静,打开天窗来赏月,嫦娥生好(漂亮)过五更——。疍家人在以前是没地位的,现在渔民日子过好了也就不想唱渔歌,年轻人更不跟着唱了,曾有一度唱渔歌的只剩下那么些老人,于是又唱了开头的那让人忍不住掉泪的歌调。阿婆们回忆这些片段的时候眼神飞远了,似乎又站在北京舞台上,那鲜花和掌声,还有让她们温暖记忆至今的周总理的亲切笑容。

  苏德妹、徐初三于2007年7月15日应中央电视台音乐频道《民间•版图》栏目邀请参与中央电视台演播室现场录制惠东渔歌相关节目。苏段2007年9月参加广东省水上渔歌比赛,与李菊梅、郭细兰合作演唱《乾隆登基十六年》获银奖,2010年11月参加第十三届亚运会赛时文艺展演活动,2012年参加在惠州市举办的全国渔歌邀请赛获银奖。她们都是渔歌的传人。如今她们腰板挺直、从容淡定,清亮高昂的嗓子响彻祠堂,说明这把“宝刀”仍然“未老”。还有渔歌老手徐菊、苏容妹、李十七、郭细兰、苏段、徐细、石梅等大娘大嫂们也不甘示弱,一一登场。她们自备了鲜艳的舞台服饰,还经常一有空就“吊嗓”练功;她们随时都可以上台一展亮丽的歌喉。渔家过去的苦难和现在的幸福对比,如沧海桑田的变迁,渔家儿女的感恩之情藏不住啊,他们要用歌声赞美如今的好日子,要用歌声歌颂党,歌颂改革开放的新时代。

  你听听她们美妙的歌声:“天蓝蓝啊咧,海蓝蓝啊咧,晨光洒满金沙滩啰喂,海鸥展啊哩翅戏浪啊哩花,渔啊哩歌阵啊哩阵荡海湾啊——”

  说起李福泰,在平海、港口、惠东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我们采访李福泰时,他无比感慨地说,从来没想过唱渔歌会把自己推成“广东民间歌王”。

  军人出身的李福泰个性十足,感情丰富,眼睛闪烁着智慧、坚毅的光芒,颇有军人的风度。和李福泰交流,不存在隔阂。他说,自己从小就受渔歌的熏陶,对渔歌有着深厚悠闲的穿越生活、独特的感情。17岁时,他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悠闲的穿越生活,在部队这个大熔炉里,他长大了,成熟了。他参加部队文艺宣传队,边演出边创作歌颂连队的好人好事、歌颂军民鱼水情的歌曲。李福泰的艺术细胞,就是在部队炼成的。他的声乐理论和技底,也是在部队炼成的,以致后来他不但会唱渔歌,还能编词谱曲。李福泰风趣地说,他这一生,与海有缘,生在海边、最宝贵的青春年华是在部队度过的。1964年,他在福州空军某部参加全军组织的神、神炮手、技术能手的“三手”比赛,荣获无线电一级技术能手称号,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为他颁发“三手证章”一枚。1969年,李福泰从部队回来,安排在惠东县水产局任渔业电台台长。渔汛指挥部设在港口,刚好当时惠东县港口镇组织机关干部和学校到大星山开垦荒山,植树造林。李福泰听了开垦大星山万会动员报告后即时创作了歌曲《战天斗地乐无穷》,歌曲在万人劳动工地中唱响,同时歌曲还被印发给各机关单位学校,在干部和师生中广泛传唱,还在公社组织的公社文艺汇演中展示。

  李福泰告诉我们,他父亲是港口水产站干部,母亲是港口南社的渔民。解放初期他刚满8岁就开始受母亲派遣,每月二次从平海的南门海坐渡船到港口沙咀尾鱼商家找父亲要钱回家。渡船行程一个多小时,撑船的港口新村渔妇边摇浆边唱渔歌,李福泰就是听着这些渔歌长大的。就这样,李福泰从渔歌里走过了四季,走过了童年少年,渔歌已似烙印般烙在他的脑海里了,而且他熟悉,每首渔歌都有一个故事。比如《疍家谣》,是用歌声诉说疍家海上漂泊的辛酸和痛苦,控诉旧社会渔霸的欺压。采访时,他用委婉低沉的“五更叹调”把《疍家谣》唱给我们听,把我们的眼泪都引出来了。李福泰告心情沉重地告诉我们,渔民在旧社会被称为“疍民”,他们世代“以舟为室、浮海而生、以浪为枕、对月而歌。”他们除了同岸上人一样要受三座大山压迫,在生活中上岸行走不准抬头,不准穿鞋只能赤脚……他们没有自由,任由岸上人打骂,常年海上生活,遇上台风天更是听天由命。生下孩子养不起时就将孩子吊在海边的红树林上,任凭风吹日晒死去——他们没有文化,处处受欺凌,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只好在船上用渔歌叹苦、用渔歌诉说,用渔歌解闷。世代口头传流至今。

  2003年,惠东县文化部门为了保护和抢救濒临失传的惠东渔歌,组织了抢救惠东渔歌领导小组,开始整理原生态渔歌,聘请他为惠东县抢救惠东渔歌领导小组的顾问,负责搜集、整理惠东沿海原生态渔歌。此时福泰刚好从领导岗位退下来,开始过上轻松悠闲的日子。本来他就是一个闲不住的人,2006年他就加入了广东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参加渔歌抢救,这正好合了他的心思。当过领导的他,此时思维的空间已跃上一个新的层次,他知道,原生态渔歌唱的是渔民的方言,同时,随意性很大,经常想到哪唱到哪,不利于在群众中传播和推广。他知道,千年渔歌要挖掘,要创新发展,更要坚持“移步不变形”的做法才能使这一民间瑰宝更好地传承下去。才能让后人了解渔歌的精髓,了解渔歌的优美旋律和特点。

  拯救保护、传承发展惠东渔歌的呼声一浪高于一浪,再次唤起李福泰对渔歌的兴趣和责任心。2004年当惠东县委宣传部提出拯救保护传承发展惠东渔歌时,李福泰义不容辞地组织平海、港口渔歌队伍,亲自参加渔歌的改编、演出、和渔歌比赛。他和赵兴祥、平海镇府三方面出资制作了2万多张渔歌的DVD和CD送往各地,尤其是在北京奥运会期间,省宣传部门带美国BBC、非洲、香港、北京媒体一行10人前来平海要求唱渔歌的光碟。2012年惠东县委宣传部在平海文化站成立惠东渔歌业余学校时,聘请李福泰当顾问和教员,他不但热心授予,而且还经常接待一些慕名而来找他的学生和渔歌爱好者,不但热情接待,而且毫不保留传授,甚至请他们吃饭。在他的带动和影响下,跟他学过渔歌的人不少于400人。

  在收集整理惠东渔歌时,李福泰还对原生态渔歌的演唱方式及歌曲进行改革。在我们的手里,有一叠厚厚的复印本,这是他联合赵兴祥、苏方泰以及惠东县文化局等一群文化人,在原生态渔歌的基础上,重新改编和创作的十几首新渔歌,而且绝大部分都是获过奖的。他还对渔歌常常有新的研究和创新,尝试用原生态渔歌曲调填进有时代感的歌词并制作流行伴奏带,这在学生中很受欢迎,广为流传甚至连渔民都很喜欢听。这首歌是《千年渔歌唱不停》。2010年,这首歌曲由平海中学生到惠州为惠州市领导和在惠的北京领演唱导。彩排时,惠州市委、宣传部黄部长前来检查并赞不绝口,连声说好。

  2004年至2013年的十年间,经李福泰创作、改编、演唱的创作曲目有:《一对龙虾藏礁洲》《斗歌》《渔家乐》《我的家乡好风光》《渔家世代向海洋》《千年渔歌唱不停》《美丽的平海湾》《白丝丝》等,并与张喜英合作参加浙江省象山和浙江省舟山群岛全国渔歌邀请赛和广东省文化厅举办的全国渔歌邀请赛获得:全国金奖一次、银奖一次、铜奖二次;参加广东省文联举办的全省渔歌邀请赛获金奖三次、银奖一次。2012年《白丝丝》获广东省第八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2008年被省文联和省民协评为 “广东省民间歌王”。在采访中李福泰特别告诉我们,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平海、港口渔歌队共同努力的结果。回顾十年来渔歌队每次参加比赛和演出时,队员们在家中彩排,有些队员在他家中住宿,甚至留他们在家里同台吃饭,这与妻子黄友妹处处表现的关心、支持、理解、宽容、友善是分不开的。

  我们在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听到李福泰的讲述悠闲的穿越生活、在结束时又听到他充满的歌声:“哒都啲啲都啲,哒都啲啲都啲都啲……啊!那浸润着海优美的旋律,仿佛带着南海的波涛南海的风,带着海边木麻黄防风林青葱的气息,带着渔家幸福日子的陶醉和对未来的憧憬,一股脑儿涌进听笔者心里。太美妙了,太不可思议了,这是一个过了花甲老人的歌声?而歌声却是那样充满青春的活力。就是这个李福泰和他的同伴们把双月弯的渔歌唱到了广州亚运会、唱到香港、,唱到了北京,唱到音乐学府的广州星海音乐学院,金铁霖教授听了不断点头,赢得华丽的音乐殿堂一片喝彩声和掌声。

  高个子的苏方泰是新村人,是渔民的后代。他留着掩耳长发悠闲的穿越生活,清瘦的面庞戴着一幅米色眼镜,眯着一双智慧的眼睛向客人娓娓道来他对渔歌的钟情,他是土生土长的港口新村渔民。如果单凭看相貌,更象一位学者,一位知识分子。谁能看出来,他其实只有小学初级文化程度。

  1951年出生的苏方泰,属于“解放牌”了。从20世纪60年代初开始,少年苏方泰迷上了渔歌。因为在他生活的渔村里,人人都会唱渔歌,渔民们常挂在嘴边的一句口头禅,“有歌有调好开心,无歌无调闷死人悠闲在清朝随身空间。”也许更早、他还在娘胎的时候,母亲边织网边哼着的渔歌已经开始让他享受那原始朴素的音韵,这浓缩了海天日月的音韵自然而然融入了他的身体、他的血液。当年悠闲的穿越生活,没有人理解这个懵懂的少年,乡亲们只知他十岁才上学,学习很用功,一有空就喜欢在本子上记啊写啊,谁也不知道他其实是在抄写渔歌的歌词。

  十四岁那年,父亲对他说:“你已经认得几个字,不要再念书了。穷人孩子早当家,你要学会打鱼,养家糊口,承担起男人的责任。”这个瘦小的男孩子就这样忍痛离开他心爱的书本和课堂,从此跟着叔伯大人们奔波在大风大浪里。打渔是件苦差事,海风吹太阳晒,皮肤黝黑,拉网更是力气活,一天下来,筋疲力尽。然而十四岁的少年有解乏的灵丹妙药,那就是唱渔歌。似未发育好的小公鸡,嘶开仍幼稚的嗓子朝着大海喊上一通后,浑身舒坦,力气倍增。慢慢地他开始不满足起来,他天真地想,不仅要唱渔歌,还要写渔歌,写越来越多的渔歌,直至唱也唱不完。

  天爱怜见,赋予苏方泰别具匠心与灵感。他不仅学会写简谱,还清楚哪种调子属哪个曲牌。他将儿时的记忆,父母老辈流传的渔歌一首一首收集记录下来,然后整理改编,杂乱无章的还重新按曲牌谱好曲。灵感来了,他自己作词编曲。记得有一年,他打鱼的船队来到伶仃洋,几乎半年时间没回家了,他多么思念家啊!打鱼人就这样,鱼打到哪鱼就卖到哪。每天夜晚,他坐在海岛的礁石上,望着星光闪烁的夜空的深沉的大海,心底涌动一股浓浓的思乡之情,一首首思念的旋律从心底流出,铸印在他的脑海。一连数日,他即兴创作了“我爱我的海湾”、“遥远的小渔村”等十几首渔歌。他就这样,每当在大海漂泊的日子,在打鱼的空隙里,坐在鱼船的某个角落静静地完成他的作品,让岁月在海天间流过。

  那一年,广东省歌舞团的作曲家和演员深入渔村采风,不经意间发现这个淳朴的渔民原来有极好的音乐天赋,他们惊叹不已。一个从来没有受过音乐辅导和专业训练的渔家之子,就这样走入公众的视野,这时,已经是改革开放后的春天悠闲在清朝随身空间。从此,他有机会接触和拜访一些名家大师,不断提高和充实自己。岁月匆匆,一个懵懂少年走过青年、中年,成为一名民间音乐家。人们看见,他迈向音乐之路的步子越走越坚实,进入知天命之年,他出版了凝结自己心血的400多首渔歌,一本为记录歌曲集,一本为创作歌曲集。他也顺理成章成为广东省音乐家协会会员,惠州市音乐家协会会员,惠东县音乐家协会理事。

  我们称苏方泰为苏老师。我们见到他时,他与众人正忙碌准备二月初二当晚新村宗祠里的渔歌演唱会。“海边春”餐馆墙上挂着大大小小的镜框,那里有苏墨水1956年在北京唱渔歌时受周总理接见的照片、有苏方泰近年创作渔歌获国家级、省级和市级的获奖证书,还有他教幼儿园小朋友,教小学生和渔民唱歌的照片,可见他已经在着手培养人了。其中一幅照片深深吸引住我们的目光,是他在海边的渔船上,有力地打着拍子,指挥着渔家的大嫂大姐们在唱渔歌。大海一望无际,高天云卷云舒,海风吹动女人们身上的围裙,吹动着苏老师的长发,那场面很有诗情画意。我们的心立即感受到那热烈的氛围,这是一群把渔歌融入自己生命的人。苏方泰说,2013年,他开始构思创作一组有气势的组歌——《瓯船年代》。他是渔家之子,清楚几十年前的瓯船就是渔民安身立命的地方,似一弯细细月牙的瓯船,承载着船家四处漂泊,其中的辛酸苦辣只有渔家自己才能体会。苏方泰打算分五个部分,去描述渔家解放前的苦难生活以及解放后一系列翻天覆地的变化,还有改革开放后沧海桑田的变迁。这里包含近20首渔歌,以独唱、轮唱、二重唱等几种形式完成。从去年下半年开始,苏方泰一头扎进创作的天地,他的思绪在音乐的符号里游走神驰。

  其实,苏方泰不是在“作秀”,他沉醉着的愉悦是因为有这许许多多的人们,如此地热爱发源于这方土地的渔歌,他们是这样的不离不弃悠闲在清朝随身空间,要将渔歌传承下去。他明白,这是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令渔歌有了继续发展和传承下去的条件。自己作为热爱渔歌的人,还要努力啊。于是在时光踏入2000年之后,苏方泰、李福泰和惠州市音协、惠东县文化局、文联等一批文化人联手创作新渔歌,即是不用方言,用普通话演唱的渔歌,几年时间,这些新创作的渔歌,如一阵清新的风吹遍了南粤的乐坛。如:《一对龙虾藏礁洲》《斗歌》《我的家乡好风光》《千年渔歌唱不完》《渔家乐》《年轻的海员悠闲的穿越生活,你在想什么》《甜蜜蜜月光下》《美丽的港湾》《渔家世代向海洋》等。这些渔歌经“民间歌王”李福泰、“渔歌歌后”张喜英著名歌唱家唐彪等人唱出来之后,歌惊四座,名声鹊起,奖项不断。

  惠东渔歌成功申报国家非遗,除了有政府文化部门的支持及工作人员的努力、艺术家们艰辛的付出之外,这里不得不提及一个为渔歌传承和发展作突出贡献的人,这人就是平海的民营企业家、广东省代表、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赵兴祥分不开的。赵兴祥满怀对家乡的热爱,从资金上大力支持,使惠东渔歌的调查、挖掘、整理、创新和发展工作。

  听说我们是为写渔歌而来的,他十分高兴,又听说我们有几年没到过平海的南门海,便二话不说,邀我们坐上他的越野车,他亲自驾车直奔南门海。到了南门海,我们惊呆了,这就是三年前的南门海吗?那荒凉的浅水沙滩不见了,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栋栋漂亮的滨海别墅,不远处还有高层建筑。我们站在高楼望着眼前的海滩,那高档、漂亮的海边建筑,真如他的歌词里写的“海滩媲美夏威夷”啊!这就是他和中信集团联合开发的项目。我们的心里感慨万分,忙着拿出相机,留住这美丽的滨海风景。

  赵兴祥出生的时候,已经是“人民公社、的年代”了。他生在海边,长在海边。小时候,他常常跟随父母在内港捕鱼抓蟹。海上劳作非常辛苦,累的时候,便唱渔歌,以歌自娱。耳濡目染,赵兴祥从小对渔歌有一种特殊的感情。他说,那时候,和他一样大的小孩都会唱渔歌,干活累了,就唱几句,久而久之,逐渐养成了自己不怕挫折、迎难而上的性格。正因为这样,赵兴祥长大后在企业界不断取得成功,成了当地赫赫有名的企业家。他的头上有很多光环:连任三届的广东省代表、惠东县 “首届十大感动惠东人物”、惠东县工商联合会副会长。他拥有惠东县大有利集团公司、惠东县恒利实业有限公司,惠州双月湾房地产开发公司、广东省粤台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和合资企业碧甲综合码头有限公司以及万科集团合作开发南门海房地产公司,他每年为国家创造了数千万元的税收,为解决当地群众就业和繁荣地方经济做出了一定贡献。

  近年来,赵兴祥看到,唱渔歌的人越来越少,渔歌濒临断代。他非常着急,便想方设法拯救和推广渔歌。凡有渔歌活动他都慷慨解囊,如组织渔歌手传唱渔歌,他积极送去款项;收集原生态渔歌需要经费,他主动捐助。2003年,县文化馆为了此项工作经费不足,赵兴祥听说后,二线万元给他们做活动经费;2006年9月,惠东渔歌代表广东省参加在浙江象山举行的全国渔歌(号子)邀请赛,他捐款数万元,同时放下手头工作飞往象山附近休闲场所,为惠东渔歌代表队加油打气。从渔歌收集、普查,到组织渔歌演出,还在家乡举办了两次渔歌专场晚会,他花费近200万元。大家都这样认为,惠东渔歌的成功推广,虽然是当地党委、政府和文化部门的重视和直接推动,但如果没有赵兴祥的鼎力支持,进度不一定有那么快。原国家文化部艺术局专员叶林这样评价赵兴祥:这样热心、这么舍得投入支持渔歌的企业家很难得。首届“感动惠东人物”颁奖词这样描述赵兴祥:热心文化,倾情渔歌——他是企业家,又是文化使者。他热衷于家乡文化建设,致力于古城文化发展。他倾情渔歌,主动参与抢救和保护惠东渔歌,为惠东渔歌入选国家级“非遗”行列作出了突出贡献。

  赵兴祥长相慈和,风趣幽默,极具感召力和亲和力,既没有对幸福和成功的沉醉也没有对未来的迷茫和忧虑,他是一个乐天知命、知足常乐的人,不管他的头上有多大的“衔头”、他始终没有忘记家乡,心里始终装着渔歌。他说今后将尽自己的能力一如既往地支持渔歌的传唱和推广。”赵兴祥不但力推渔歌,还热心家乡公益事业。多年来,他支持家乡公益事业已达数千万元之多。

  人的潜力是巨大的,热爱、钟情可以成就很多东西。难得的是,赵兴祥自己也参与渔歌的改编工作,把自己创业的历程都融进歌词里:“一代新人在成长,致富不忘献爱心。”多形象,这正是赵兴祥的写照。他把平海人民的现代发展、把平海古城在党的领导下的生活、变化、都展现在《我的家乡好风光》:“千家致富树榜样,万户经商养殖忙,深港码头货轮转,家乡明天更兴旺。”《我的家乡好风光》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热爱和对家乡未来建设殷切期望,同时也反映出作者对民间音乐渔歌的喜爱、追求和情感。2004年,由他和李福泰合作编词、惠州文化人作曲的这首《我的家乡好风光》,参加2005年世界华人艺术节,由张喜英演唱,荣获广州赛区金奖;2006年10月参加“广东省流动演出节目网上会演”,网上点击次数达17多万次,票数28万多张,全省排名第一;2007年7月,《我的家乡好风光》在中央电视台的《民歌世界》栏目中播出。他参与收集和整理的渔歌《斗歌》也在2007年10月在中山市举行的广东省首届水上民歌大赛上获得金奖。目前,他参与创作、收集和整理的渔歌达20多首。

  不论你在哪里,只要你拨打惠东人的电话,你就会听到张喜英唱歌的声音:“我的家乡好风光,面向大海背靠山……”,那悦耳动听的惠东渔歌,朋友,可能你不会想到她是外省人?还有,她演唱的标准闽南话渔歌,你一定会认为她是惠东沿海人。

  如果说,双月湾的渔歌好似诱饵的话,那真就有一个前来“咬钩”的人。她就是广东省省民协会员、省音协会员、惠州市歌舞团歌唱演员、又被南方日报称为“渔歌歌后”的张喜英。张喜英从湖南来到惠州,来到惠东,听“闽南话”如“鸭子听垒(客家话音:听不懂)”,那闽南话对她来说,似鸟语、似天外来音。但她终于攻克了语言关,得到渔民的认可,她唱出的渔歌清脆圆润韵味十足,让渔民看到渔歌的希望,以致渔家阿婆郭细兰(老一辈渔歌手)心甘情愿地把那条粗粗的足金项链戴在她的脖子上,硬是要认她做干女儿。

  科班出身的湘妹子张喜英,2003年从广州星海音乐学院来到平海渔村,在一次偶然的机会听到了远处一群渔妇在唱歌,那平淡无奇,朴素自然,没有固定歌词,完全即兴发挥的渔歌深深吸引了张喜英,她静静地聆听那优美的旋律,像被人灌了汤似的迈不动脚步,心中倏地燃起要学习渔歌的热情。然而,她完全听不懂渔民们说的方言“闽南话(即学佬话)”,正如惠州俗语所形容的“学佬话就是要学到老的话。”

  细皮嫩肉的张喜英有一颗自信而又坚定的心,也是个有耐性的姑娘,她开始实施学习计划。她来到平海,跟着李福泰学、跟着李双金学,跟着苏方泰学福佬话,请他们讲解渔歌的内容;她走家串户,到巽寮渔村、港口新村拜见会唱渔歌的大嫂为师。她一字一句学渔歌的特殊韵味,一字一句地记在本子上。两年多时间,八百多个日日夜夜的勤学苦练,她成功了!终于唱出字正腔圆的学佬线年第一次用原生态方言唱《一对龙虾藏礁洲》参加浙江省象山全国渔歌(号子)邀请赛获得铜奖,然后将《一对龙虾藏礁洲》录成CD返回渔村让渔民听, 老渔歌手听了感到惊喜,连问女声是谁唱的?怎么会把我们的渔歌唱得那么好听?渔民对她的认可和高度评价,使她在往后唱渔歌的道路上走的更顺畅。《一对龙虾藏礁洲》《斗歌》相继在2008年、2007年参加省首届民歌会双双获得金奖,她又参加广东省第二届民间歌会,一首《渔家乐》获金奖;另一首由王广德(原词曲作者、已故)《我叫阿哥免相思》基础上、由赵兴祥、毕践新、李福泰改编词的渔歌《白丝丝》荣获银奖。“白丝丝,白丝丝,哥是水来妹是鱼,兄妹百年在一起——”张喜英一首白丝丝,清丽婉转,甜美多情,将渔家少女纯洁的思春情怀以及对幸福生活的期盼,通过声情并茂的歌声表现出来。从2004年至2013年的十年间,她参加省、全国的渔歌邀请赛获金奖9次、银奖4次、全国铜奖2次,获广东省文化厅举办的文化网络评选最佳人气奖,获惠州市第五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特别奖。她用渔歌通过中央电视台民歌世界栏目中现场演唱、通过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深圳文博会和香港、新加坡的演出、通过汕尾市邀请她到该市渔歌授课,又是她年年参加渔歌比赛唱响惠东渔歌,她接受9家新闻媒体采访报道宣传把惠东渔歌传遍全国各地,尤其是2013年6月广州星海音乐学院在该校音乐厅举办的惠东渔歌结题会,座无虚席,其中有专题前来聆听的中国音乐教育家金铁霖教授。作为应邀嘉宾的张喜英出场演唱,她充分利用惠东渔歌的特点和优美旋律,用四种纯原生态不同唱腔的渔歌曲调加上演唱功底把渔民在旧社会遭遇的苦难生活情景演绎的淋漓尽致,博得全场热烈的掌声!同时她还在2012年出版了渔歌演唱专辑,为唱响惠东渔歌作出了贡献,她没有想到,自己成了渔歌的传承人,成了“80”后渔歌皇后。

  天赐良机,张喜英的成功,也让李福泰找到一个唱渔歌的好搭拍。这一老一少男女声对唱《一对龙虾藏礁洲》《斗歌》等渔歌,配合默契,相得益彰,把平海的渔歌越唱越响。

  我们了解到,惠东渔歌在新中国成立初时,就是很出名的民间音乐了。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平海新村渔民苏墨水、苏带心、苏德妹、苏容妹等参加了全国民间歌曲调演,受到周恩来总理等国家的接见和赞扬。20世纪60年代,战士话剧团根据惠东小星山战斗的英雄故事创作了话剧《南海长城》、中央歌舞剧院根据同名话剧改编的歌剧,其音乐都融入了惠东渔歌的素材。70年代,惠东县的音乐工作者以惠东渔歌为素材创作了大量的音乐作品,如歌舞和器乐曲《春满渔港》、歌曲《我叫阿哥免相思(白丝丝)》、《南海明珠双月湾》、《赞海花》等。当年,广东省著名作曲家施明新、杨庶正、徐东蔚等采用惠东渔歌素材创作了《娶新娘》、《织网》、《海上渔歌》、《渔家四季尽春光》等。1975年,惠东县歌剧团演员丘汝带着独特风格的惠东渔歌说唱节目《赞海花》参加全国的曲艺调演,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和省电台都有渔歌的播出,使惠东渔歌逐渐为人们所识。

  改革开放以后附近休闲场所,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和发展,大多数渔民选择在陆地从事其他产业,不再出海打鱼,再加上现代音像制品、电视网络等进入渔民的日常生活,年轻人又迷上现代流行歌曲,惠东渔歌被认为是一种 “下里巴人”的音乐,唱渔歌被说成“老土”。导致传唱渔歌的人越来越少,全县老原版的传唱者只有30多位花甲老人。这些老人中,最年轻的60多岁,最老的90多岁。有人担忧,“千年老渔歌还能唱多久?”渔歌已经陷入濒危!

  2003年以来,为了抢救和保护渔歌,成立了渔歌工作室。惠东县还在平海镇文化站成立惠东渔歌业余学校,在港口、平海、巽寮、稔山、黄埠、吉隆等13个中小学设点教学,这些极具本土气息的渔歌让年轻人十分好奇和喜欢,从而涌现了一批年轻歌手,已经在市、县举办的各类歌唱比赛中崭露头角附近休闲场所。

  随着平海和港口的渔歌陆续在全国唱响,惠东渔歌奖项不断,声名鹊起,2006年5月,惠东渔歌被广东省批准公布为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008年6月,被国务院办公厅颁布为中国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休闲的句子简短文案。2006年9月,惠东县组织了渔歌手曾经全国在舟山群岛举办的“全国渔歌(号子)邀请赛”,获两个三等奖;2007年9月,渔歌手参加在中山举行的广东省水上渔歌邀请赛,获得二金一银一铜奖。渔歌还唱响上海世博会、奥运会、亚运会火炬传递惠州站外、参演广州亚运会、省运会等举办期间的文艺展等。2007年7月15日应中央电视台邀请,惠东渔歌手参加了中央台音乐频道《民歌.版图》节目录制,长达2个小时的曲目向全世界播放;2011年5月,惠东渔歌参加广东省第十届百歌颂中华歌咏活动,一曲《渔家世代向海洋》、《一对龙虾藏礁洲》荣获金奖。2012年9月,惠东渔歌参加了广东省渔歌精英赛暨全国渔歌邀请赛,《渔家世代向海洋》再次荣获金奖;《渔家乐》、《九条鲤鱼头戴金》获银奖;2012年,广东省文化厅颁发牌匾“惠东渔歌传承基地”。渔歌,真正走向世界。惠东渔歌,真正出彩!

  不仅是新村的渔民,还有平海古城、稔山、巽寮、盐洲等沿海渔民,他们不是专业文艺工作者,但他们对渔歌有着深深的感情和深深爱,他们立志要将这一古老的历史文化传承下去,怎不感动上苍,感动天地呢?我们相信,即使没有那些奖牌,没有那些头衔,惠东渔歌也一定不会湮没,一定会传承下去!因为这是祖宗根脉的一部分,谁能忘记祖宗呢?文化部门的工作者,还有赵兴祥、李福泰、苏方泰、张喜英、王广德(已故)、陈志祥、苏德妹等等,正是有他们的热爱,才成就了今天的惠东渔歌。

  当我们要离开的时候,才发现我们要采访的人还有很多,无奈不能一一都去采访。但是我们清楚,唱渔歌的人和写渔歌的人也已经有很多很多,出彩的惠东渔歌已经在中国唱响,她象一阵阵春风,轻轻地吹进双月湾,惠东渔歌,在我们心中久久荡漾,尾声久久不能散去……

  作者简介:梨花,原名林丽华,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惠州市非遗专家组成员,《海外文摘》签约作家;作品散见于《中国作家》《中国报告文学》《海外文摘》作品《南方日报》《羊城晚报》等杂志社;曾获中国当代小说奖、中国当代散文奖、第七届、第九届广东省民间文艺著作优秀奖;2020年12月获“西湖.花地文学榜铜奖”;个人著作《万树梨花开》《浮光》获2019年12月、2021年12月中国散文年会十佳散文集奖;散文柳桂青获2020年中国散文年会一等奖。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 标签:渔村休闲小说
  • 编辑:刘课容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