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收集程序滨州刑事案件信息共享平台推动刑事执法办案流程再造
近期,滨州市委高度重视政法机关信息化建设工作,专门成立全市政法工作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并由市委、政法委孟晓雷任组长统筹推进,对刑事案件信息共享平台建设进行统一规划部署。
大众网海报新闻讯 近期,滨州市委高度重视政法机关信息化建设工作,专门成立全市政法工作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并由市委、政法委孟晓雷任组长统筹推进,对刑事案件信息共享平台建设进行统一规划部署。在深入市政法各单位、基层执法办案一线调研,全面了解干警执法办案需求,进行充分技术论证的基础上,依托政法专网建立了刑事案件信息共享平台,制定了技术规范和操作手册,实现了刑事案件办理系统创新。
为查缺补漏,在全市推广应用之前,滨州先从阳信县、无棣县、博兴县等地试点,根据干警使用反馈情况,进一步完善平台功能,确保发挥最大实效。该平台由市里统一建设,市县通用,避免了分散投资、重复建设的问题,花钱少、效果好。对接刑事案件信息共享平台这一个平台,审判机关、检察机关、公安机关、司法行政机关等部门电子卷宗从网上推送,审查意见从网上反馈,法律文书从网上送达,人员换押手续在网上办理,节约了司法资源,提高了办案效能,推动了刑事案件办理系统创新、流程再造、效能变革,实现了信息“一次采集、多次使用,一方采集、多方使用”的效果。
刑事案件信息共享平台首先打破的是原先“条”上延续下来的“信息孤岛”、“数据隔阂”,实现的工作的全流程信息化操作。
卷宗网上流转。在实际应用中,公安机关首先录入犯罪嫌疑人身份、强制措施、羁押场所、简要案情等案件基础信息,扫描并上传电子卷宗;检察机关、审判机关直接用于案件办理,同时把审查逮捕、审查起诉、案件审理过程中产生的新信息和新法律文书上传平台,供公安机关查阅或司法行政机关接收社区矫正人员使用;同时通过平台,实现人员换押手续网上办理。平台不断产生新的数据供给下一环节的办案机关,直至案件最终办结。通过多重校验、断点续传、错误自动重传等保障措施,确保电子卷宗流转的完整性、准确性、安全性,为依法办理刑事案件、增强执法司法公信力提供了有力保障。
工作网上对接。公安机关可以通过平台,在线完成案件的报捕、移送起诉,收到检察机关捕或不捕、诉或不诉并盖有电子印章的决定书;检察院可以实现网上阅卷,通过网络向法院提起公诉;法院对案件作出判决后,公安、检察机关的承办人员可以第一时间通过平台知悉判决结果;司法行政机关第一时间获知社区服刑人员信息,提前做好接收管理工作。
数据网上分析。刑事案件信息共享平台突出“大数据”实战运用,对全市政法机关数据信息进行智慧管理,提供综合查询、统计报表、分析图表、分析、智能报表等宏观动态分析,对不同时点、不同地域、不同类型刑事案件的发案情况进行智能研判,及时发现、总结全市刑事案件新问题、新特点,分析、把握刑事案件新规律、新趋势,为统筹谋划全市平安建设提供数据依据,为政法机关依法办理刑事案件提供科技支撑。
自平台试点运行以来,文书按时送达率达到100%。经初步测算,刑事案件在公安机关的平均办理时间由过去的40天缩短为35天,检察机关的平均办理时间由过去的20天缩短为15天,审判机关的平均办理时间由过去的28天缩短为22天,办案周期总体缩短18.2%。
特别是换押模块的应用,改变了手续繁琐、费时耗力的现状。原先一名犯罪嫌疑人在被关押期间至少要办理3次换押手续,博兴县试点以后,看守所年均460名在押人员,需要办理1380次换押手续,依托平台网上办理,一键推送、一键接收,真正做到了办案“零距离”。
信息化带来的自动留痕,长期保存,为执法划定了红线。刑事案件信息共享平台通过案件闭环流转,推动由“人工监督”向“科技监督”,由“事后监督”向“过程监督”,从“软约束”向“硬约束”,从“被动式”向“主动式”转变。
同时,把共享平台与执法监督工作结合起来,刑事案件流转全程网上自动留痕,可按需调取案件侦查、起诉、审判等信息,对案件质量实现全过程监督管理、全流程分析研判,有效提高了刑事案件执法司法规范化水平。
案件运行快了,案件闭环运转,人为操作空间在时间和空间上被大幅挤压,执法规范的空间就更大了。滨州依托刑事案件信息共享平台,提前介入、引导侦查从“网下”到“网上”、从“人力”到“科技”,进一步规范了侦查行为,强化了办案部门的证据意识,从源头上确保了证据收集的实效性和完整性。
同时,推动打破公、检、法、司等各方面的信息壁垒,形成统一的办案证据标准,“一把尺子”量到底,提高了办案效率,有效防范了冤假错案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