罕见巨型雨幡洞云证监会行政处罚加码 提醒投资者勿盲目追涨杀跌金山毒霸大天使之剑
据中国证监会官方信息显示,2017年1至5月已作出罚没款61.44亿元,市场禁入29人。其中,涉及内幕交易、信息披露违法违规、操纵市场的行政处罚最多。上交所昨天盘后也表示要重点监控对“断崖式”出货,将信息披露重大违法行为纳入退市指标。
市场人士认为,在证监会的监管思路下,A股市场未来走势将会发生变化,一些游走在政策灰色地带的上市公司,投资者要随时注意“避雷”。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杨欣(除署名外)
广州日报讯 昨日,证监会新闻发言人张晓军表示,证监会正式启动投资者保护明规则、识风险专项活动第二阶段工作,以“警惕市场操纵”为主题,相关案例分为四种类型:一是行为人通过拉涨停短线操纵证券价格;二是行为人在尾市阶段操纵证券收盘价格;三是行为人操纵期货市场合约价格;四是证券从业人员抢帽子交易操纵市场。
张晓军指出,面对价格大幅波动的投资产品投资者要理性分析判断,不要盲目追涨杀跌。
同时,证监会对5宗案件作出行政处罚,包括了2宗操纵证券期货市场案,2宗内幕交易案,1宗中介机构违法违规案。
上交所:重点监控对“断崖式”出货
上交所昨天表示,将对异常交易特征明显的交易行为,坚决采取书面警示、盘中暂停交易等干预措施,第一时间“冷冻”不当交易,防止负面影响的蔓延。针对特定主体动用大量账户,利用资金优势暴力拉抬股价,随后“断崖式”快速出货,实现“割韭菜”获利等受到市场高度关注的不当行为,予以重点监控。
上交所同时表示,将着重强化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的诚信责任、董监高的忠实勤勉义务以及失信者的责任追究制度。完善退市制度,将信息披露重大违法行为纳入退市指标;制定公司债券存续期信用风险管理指引,强化发行人、受托管理人的信用管理责任等。
深交所:本周调查25起异常交易
深交所昨天表示,本周深交所共对25起证券异常交易行为进行调查。对涉及盘中打压股价、盘中拉抬股价、拉抬收盘价、全日虚假申报、大额封涨停等异常交易情形,深交所及时采取了自律监管措施。共对33起上市公司重大事项进行核查,并上报证监会6起涉嫌违法违规案件线索。
针对“新都退”退市整理期期间投资者买入量居前的会员,通过提示短信、电话等方式,督促其采取有效措施,向投资者充分警示交易风险,引导投资者理性、审慎参与交易。
据悉,本周三上午开盘40分钟内“新都退”突然出现5笔大额买单,分别为9:30开盘时的5921手、9:30的817手、9:32的3015手、10:03的1560手和10:05的662手,其他1~200手的小买单也不停出现,成交价格均为跌停价1.83元/股。如此密集的大额买单出现,这在公司复牌后尚属首次。昨天该股再次跌停。
1、警惕“退市股”:增多是趋势
今年以来,上交所已经先后作出*ST新都终止上市,*ST昆机、*ST吉恩两家公司股票暂停上市的决定。
Wind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历史上已完成退市的股票共有106只,原因大致可归为六大类:连续亏损、吸收合并、私有化、证券置换、转板及违法。其中,因为连续三年亏损而被退市的公司数量最多,达到47只;其次是因为吸收合并而退市的股票,多达36只;有9家公司因为私有化退市,还有4家公司是由于连续四年亏损而退市,4家暂停上市后未披露定期报告被退市;因证券置换而退市的有2只(琼民源A和ST东北高),因转到H股上市而退市的有3只(丽珠B、中集B、万科B),因重大信披违法被强制退市的目前仅博元投资一家。
2、警惕“忽悠式重组股”:随时会被叫停
自去年9月份发布了被称为“史上最严”的重组新规之后,今年有逾100家公司终止重组。而今年2月公布了再融资新规,对上市公司再融资的规模(不得超过本次发行前总股本的20%)和时间间隔(不得少于18个月)等进行限制。
而忽悠式重组股一地鸡毛的走势与此前复牌即飙涨的态势截然相反。市场越来越关注并购重组,是不是有优质的资产注入,会不会给公司带来实质性的业绩提升,同时也要看重组后公司的估值是不是合理。
3、警惕“年报股”:各种异常被严厉拷问
昨日,深交所向顺灏股份发送年报问询函,要求顺灏股份说明报告期内在营收与上年同期基本持平情况下净利润同比下降31.4%的原因;公司经营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43%的原因;管理费用较上年同期增长18.5%的原因。
利益输送、关联交易、业绩地雷、报表粉饰等这些可能引发上市公司重大风险、可能严重损害中小投资者权益的业绩报表异常点或痛点,将被抽丝剥茧地拷问。
4、警惕“股权转让概念股”:需去伪辨真
2月24日证监会开出大罚单。在市场人士看来,鲜言此次连续被罚,特别是被终身禁入市场,对警示后续违法者有较大的影响。举牌概念指数从去年12月的高点累计下挫近14%。
今年以来的37次举牌案例中,除5只因特殊情况举牌未统计盈亏数据外,实现盈利和亏损的各有16只,盈利最多的超过30%,而亏损最多的同样超过30%。
市场人士认为,控股权争夺式的举牌偃旗息鼓,价值发现模式的举牌在未来数年仍将持续,举牌概念长期仍具备较强上涨空间。
- 标签:
- 编辑:刘柳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