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下“金饭碗” 她转做竹编匠
范凌是一名海归建筑师。
她出生于北京,成长在广州,是家中的“乖乖女”。
大约二十年前,范凌出国进入藤校深造,并顺利考取美国注册建筑师资格;归国后她先去了北京,但兜兜转转还是回到了第二故乡广州。
在不惑之年,这位建筑师选择更换人生赛道,放下了外人眼中的“金饭碗”,捧起了“竹饭碗”,摇身一变成为一名竹编手工艺人,用一双巧手编织另一种人生。
严格说来,范凌成为全职手艺人还不到一年,但她的不少竹编作品已是有口皆碑,说起转型,这位前建筑师笑着说只是运气挺好,她将自己定义为“半吊子手艺人”。
“别人家的孩子”
因父母工作调动,范凌很小就来到广州生活,完整度过了求学生涯。从小学到中学,范凌的成绩一直在班里名列前茅,喜欢画画的她考入华南理工大学建筑系,一路走来,她在外人眼中都是一枚标准的“学霸”“别人家的孩子”。
在大学里,范凌延续着优异的表现,画图做模型是她的日常,毕业后她顺利被一家国企录用,按说这样的人生路线是很多人求之不得的,但这个“乖乖女”心有不甘,渴望到国外再进行一番深造。论能力她是有的,但父母并不支持她,一是觉得她好不容易找到稳定的工作,二是留学费用也不是一笔小数目,但她心里的那个念头并未消失。踏踏实实工作了三年之后,范凌存下了一笔钱,并顺利申请到了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辞职赴美攻读建筑硕士学位,继续追逐她的建筑梦,这次父母没有再拦她。
泡图书馆,不停地画图、做项目,范凌的硕士阶段过得格外充实,之后她考取美国注册建筑师资格,毕业后留在了美国工作,先后为华盛顿等地的多个地产项目画过施工图,一待就是七八年。
一场病引发的新念头
考虑到父母年岁渐长, 范凌决定回到中国进入地产业工作。 她很快在广州找到了自己的立足之地,在一家本土地产公司里走到研发总监的位置。但地产业毕竟是以高强度快节奏著称,近年来范凌的身体在高压之下开始呈现亚健康状态。
去年的一次身体检查范凌得知了自己有一项身体指标不正常,但因为工作太忙她一直没有认真对待,直到后来复查时已经到要住院手术的地步,为此她花了一个月来康复。一个月里,百无聊赖的范凌在家里研究手工DIY,接触到了竹编这门手艺。她上网淘了一些竹篾,对照着图案自己捣鼓,完成了人生第一件竹编作品,让她开心了几天。
范凌开始思考以后有没有可能当个竹编匠人。她开始认真地找资料,却发现市面上能买到的竹编相关书籍屈指可数,仅有的几本也都是年代久远的,要靠看书来学习变得不太现实。
范凌想到了去实地拜师,在友人口中,她得知了浙江有一个闻名全国的工艺美术之乡东阳市,那里的竹编很出名,更有国家级竹编大师何福礼坐镇,这让范凌心驰神往。在不惑之年的关口,这位海归建筑师鼓起勇气,决心辞职去东阳拜师。
从“小白”到“熟练工”
建筑系出身的范凌说,自己对待工作喜欢像画画一样“死磕”,尽善尽美是必然的追求,但身体条件让她难以继续保持工作上的“完美”,这让她有点沮丧。竹编的意外出现,让范凌感受到人生转型的可能性。
范凌辞职后,启程“打飞的”去到东阳,找到了何福礼大师所在的东风竹编工艺厂,在那边住了将近一个月,每天跟着工人师傅们一起,在闷热的厂房里跟各式各样的竹篾打交道。虽然从技术上讲她是个入门“小白”,但在建筑行业多年练就的强烈求知欲助她迅速“升级”,她很快熟练掌握了绕篾、插篾收口、花箍等技能。
远离了大都市的喧嚣,换上工厂的围裙,每天七点半上班,下午四点半下班,生活节奏缓慢而有规律,范凌在竹编之乡度过了短暂而充实的求学时光。虽然作为新手磕磕绊绊,难免工作效率不高,但竹编作品都完成得中规中矩;不仅如此,她的设计功底展现无遗,不少作品上面的纹样都是她自己画的,当年学建筑设计时的创意和技能,换了一个平台竟也派上了用场。
回到广州后,范凌作为一名全职手艺人“出道”,她坦言自己对于这份新工作很“佛系”,不去想太远的未来,也不担心维持不了生计。“我不是一个爱乱花钱的人,家庭的经济压力短期内不会有太大变化。我相信随着竹编技艺越来越好,也会有更多的人欣赏和接受,而且只要找到合适的小众市场,也能养活自己”。
“用轻松的方式学艺”
范凌笑称自己很幸运,以前学建筑时的设计技能、美感和创意,在做竹编时能巧妙融合进去,而在公司做培训时练出来的表达能力和学习体系,又为她的下一步做了铺垫。如今她致力于向更多的年轻人普及推广竹编艺术,通过不定期开设课堂分享,将这种传统文化艺术的生命力延续下去。她也成了众人口中的“范老师”。
与从小就接触手工艺的匠人不同,“半路出家”的范凌对学艺有自己的理解,“大家印象中做传统手工制品会很辛苦很累,其实不一定是这样的,我们生活在城市里,没有传统的学艺环境,可以用一种更为轻松的方式来学。”
在范凌看来,要让年轻一辈喜欢上竹编这门传统手艺,在方式方法上更要不拘一格,“怎么好玩怎么来。” 比如城市里没有条件自己上山选竹材劈竹篾,那就上网直接购买劈好的竹篾;挑竹篾时需要用到的篾尺,手头没有的话用钢尺代替也可以;把竹篾烤弯需要用到酒精灯,实在没有的话家里的煤气炉也可以利用起来。“可能有人会觉得这样的方式不传统,但对于初学者来说,首先是要拉近他们与传统手艺的距离,让他们意识到其实这就是生活中的一部分,不刻板、不严肃、不辛苦、不需要太复杂的工具或者程序,就算一开始做得不好,也可以先把兴趣培养起来了。”
“灵活、轻松、好玩”是范凌在课上分享的核心理念,对她而言,传承竹编这门传统手艺不是一份沉重的使命,而是通过点滴的分享,潜移默化地让城市里的年轻人们接触、了解传统文化。
“当个‘熊猫’也挺好”
对范凌来说,转型后的“消费降级”生活并不苦,她可以心无旁骛地“宅”在家中跟竹子打交道,边学边做,再把竹编心得整理成文字,通过社交平台分享给有需要的人。没了外界的纷扰,她过上了极简生活,自己安排弹性的工作节奏,也能兼顾到家庭,编织时若遇上瓶颈了就给自己放松一下,插插花,看看书,也许灵感就来了。
对于竹编制品在现代生活中所能起到的作用,范凌认为不必拘泥于“实用”,“大家可以发挥想象力,用竹编制品去点缀生活,放干果,放玄关,当挂饰,做花器……哪怕将制作精美的竹编就摆在桌子上看着,也是一种享受。”
从转型到现在,范凌认识了很多新朋友,虽然收入少了,眼界却更开阔了。她逐渐对自己的新身份有了认同感,不会再去在意外界的目光,“首先就把手头的事情做好。真正需要在意的是你对自己的认可。”
关于竹编的未来,范凌并不担心, “科技的发展和传统的保留是可以共存的,一方面是飞速发展的科技,另一方面,‘慢’的传统文化由于其独特的手工价值和历史背景,也会得到重视,可以与很多科技元素结合起来。我前不久还用竹篾编过一个二维码。”
人到中年,生活其实可以有很多不同的样子。就像范凌说的,自己“当个熊猫”,每天安安静静在家“玩”竹子,其实也挺好的。“手艺人多是知足常乐的人,他们更在意自己手艺高下,以及由此带来的内心充实和喜悦。”
记者手记
中年转型需要勇气,更需要好心态
目前为止,范凌的竹编作品产量并不算高,但每一件都是她认认真真“雕琢”出来的,有时候为了跟自己死磕,她会花上一周甚至半个月来完成一件作品,在手艺人的道路上,她仍在慢慢积累,在她身上感觉不到想要一蹴而就的急切。
当记者提出拍照时,她特意伸出双手对着镜头,出乎意料的是,那是一双圆润光滑、没有老茧和伤口的手。此举她是想告诉大家,做竹编真的不辛苦,也不容易受伤,大家不用太担心。
“中年危机”是近年来出现的高频词,也是当下人们不安心理的写照。人到中年才进行职场转型需要很大的勇气,加之在大都市里上班的人压力本来就大,转型更难,所以一定要找到适合自己的行当,找到一门“即便是重新出发也能很快上手”的手艺。范凌认为,无论最终如何选择,平日里一定不能放弃学习,哪怕空闲时间不多也尽量学习一些新知识,尤其是自己感兴趣的领域,这样才能“尽可能停留在自己的梦想周围”。
但在转型过程中更为重要的是要摆平心态,看淡因为转型带来的身份落差甚至于收入落差,在转型之后要给自己更多的信心,相信能够在新的轨道上做得更好,就像范凌说的,“关键是自己认同自己,而不是满足于别人对你的看法。在不断努力的过程中自然会建立出自信。”
- 标签:
- 编辑:刘柳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