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文嚼字》10年来100个“年度语文差错”珍藏版?考考学生会不会错!北京明缘
在不少报道中,往往将“存款准备金率”和“存款准备金利率”混为一谈。金融机构为了客户提现和资金清算,按照必须将吸收到的存款的一部分,作为“存款准备金”缴存到中央银行。前者是指提取准备金的比率,后者是指央行对准备金支付的利率。
《失孤》
如:“期间,我曾三上”“期间,我参加了一次考试”。两处“期间”应为“其间”。“期间”前面必须有修饰语,指明具体的某段时间,才能够充当句子成分。这个词是不能单独放在句首做状语的。
6、在微博语文中,产生重大社会影响的差错是:女子自称“贱内”。
3
7、上容易误用的一个称谓是:村长。
2、社会热词容易读错的是:三聚氰胺。
如:“陷入了留学无间道”,“面对股市,学会避开无间道”。自从电影《无间道》问世以后,“无间道”便成了一个流行词语,常用它来表示失败、痛苦或灾难。其实这是以讹传讹的结果。电影片名为“无间道”,说的却是“无间”。佛教中“无间道”是信徒的一个阶段,“无间”是八大的第八狱,入此者将永受痛苦,无有间断。两者具有不同的含义。
“一年之计”容易误为“一年之季”或“一年之际”。这是一句古谚,大意是说,要在一年开始时多做工作,为实现全年的奋斗目标打好基础。“计”,计划、规划,误为“季度”“季节”的“季”或“边际”“国际”的“际”,都是不对的。
1、社会影响重大的语文差错是:“捍”误为“撼”。
8
2010年上海世博会成功举办,园区中展馆千姿百态,“美轮美奂”便成了描写这些展馆的常用词语,但常常错写成“美仑美奂”或“美伦美奂”。这一成语形容的是建筑物的高大美观,其中的“轮”含义为“高大”,写成“仑”或“伦”,都是别字。
201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战争胜利70周年,在回忆抗战历史、日本军国主义的报道中,“”常被误成“磬竹难书”。“罄”本指(器皿)空,引申指用尽;古人用竹简书写,“”意思是把竹子用完了也难以写完,形容事实多得不可胜数。而“磬”是古代一种打击乐器,形状像曲尺,用玉、石制成。
5
寻找“星教师”
此处应该读l,往往误读成yu。不仅谈话节目中嘉宾读错,主持人也容易读错,连奥运会开幕式上,也有主持人读成“有朋自远方来,不亦yu乎”。
如:“八国联军火烧园是人的。”园是于1860年被英法联军并的。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肆意中国主权,其时园已是废园。
“生理学或医学”误为“生理学和医学”
10、“折桂”误为“折桂冠”
王立军、薄谷开来被公开审判,有在报道中说:“王立军被判处15年有期徒刑后,,不上诉”。其中的“”均是“服法”之误。“”指被执行死刑。
6、灾害事故报道中经常混淆的词语是:泄露/泄漏。
「2008年」
《中国章程》:“中国党徽为镰刀和锤头组成的图案。”镰刀代表农民阶级,锤头代表工人阶级。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是依靠的两大基本阶级。锤头和镰刀交叉的图案,代表工农联盟。
成语运用中常见的词形错误是:唇枪舌战。
“综合征”误为“综合症”
3、在报道诺贝尔文学时,莫言的《天堂蒜薹之歌》常被误为《天堂蒜苔之歌》。
6、社会机构称谓中容易混淆的词是:营利/盈利。
「2006年」
“身家”误为“身价”
6
我国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后,许多提出“单独二胎”的说法,这是不准确的。“二孩”指两个孩子,“二胎”指两个胎次。如果生育出现双胞胎或多胞胎,就可能会导致对新政的误读。
7、菜单上经常出现的菜名错误是:“宫保鸡丁”错成“宫爆鸡丁”。
9、容易张冠李戴的引文是:“食色,性也。”
2012年,针对日本图谋侵占中国领土的挑衅,中国与都地采取了一系列反制措施。网民们在谈论这一热点时,喜欢引用“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来说明当下的情势,但不少人不会写 “阋”字,有人误成“隙”,还有人误成“嬉”。这句古语出自《诗经》,大意是,兄弟们虽然在家里争吵,但能一致抵御外人的。比喻内部虽有分歧,但能团结起来对付外来侵略。“阋”音x,义为争吵,不能写成“间隙”的“隙”或“嬉戏”的“嬉”。
如:“他的研究解决了十多亿人的吃饭问题,令世界为之侧目。”“这位小将在广州亚运会上的成绩离世界纪录只有1秒,令人侧目。”这里的“侧目”应改为“瞩目”之类的词语。所谓“侧目”,是指斜目而视,形容或者的样子,它和“瞩目”完全是两回事。
2、经常误用的量词是:位
2013年10月浙江温岭市某医院3名医生被患者持刀捅伤,多家在报道时称之为“弑医案”。“弑”是古语词,指臣子君主或子女父母。医生与患者之间不存在这种关系,不能用“弑”字。
06
如:“三位罪犯落入法网”“我是一位歌手”。作为量词,“位”是含有意味的,不应用于“罪犯”等不应受到的人,也不应用于自称。
5、在报道捕捉悍匪周克华的新闻时,某些很不得体地把周克华称作“爆头哥”。
2、简繁体转换中容易混淆的繁体字是:復/複。
3、“单独二孩”误为“单独二胎”
2015年足球赛事报道中,“发角球”常被误成“罚角球”。足球比赛中,球被守方队员踢出底线,攻方队员获得发球权,在离球出界处较近的球场角落角球区内发球,此称“发角球”,也称“踢角球”“开角球”等。“罚”即处罚。在足球、篮球等球类比赛中,一方队员犯规时,由对方队员执行射门、投篮等处罚,此称“罚球”。守方队员把足球踢出底线,是正常的踢球行为,不构成犯规。“角球”不属“罚球”范围,所以是“发角球”而非“罚角球”。
1945年黄炎培访问延安,在同的交谈中,他说到中国历史上不少“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没有跳出“兴亡周期律”的支配。“兴亡周期律”这一概念由此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直至今天。但长期以来,宣传中都将“兴亡周期律”误为“兴亡周期率”。“周期律”是一种规律,指事物发展过程中某些特点反复出现,不是两个数值的比率。
10
4、在使用繁体字的场合,“皇后”的“后”常被误成“前後”的“後”。
这一差错,在以往的书法作品和商品广告中多次出现。今年某书画研究机构的书法家,将装裱好的写有“影後”二字的立轴现场送给影星归亚蕾,又一次犯了“后”“後”不分的错误。由于这一场面曾由电视报道,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影响。“后”字本已有之,原指君主,引申指“君主的妻子”,和“前後”的“後”是两码事。
“哥”字是近年来的流行用语,逐渐出现的倾向,“爆头哥”便是一例。周克华在作案时近距离对着被害人的头部,这是一种疯狂、的举动。称周克华为“爆头哥”,无异是化为一笑。
10、街头商店用字中常见的差错是:“家具”误为“家俱”。
07
5、体育报道中经常用错的词是:囊括。
新闻中容易用错的词语是:娈童。
一些地方为了提高知名度,常号称是某名人的“故里”,理由是该名人曾在当地居住。其实,“故里”指的是故乡、家乡。住过的地方应称“故地”,住过的居室应称“故居”,它们和“故里”不是一回事。
02
8、网络中容易混淆的字是:“帖”和“贴”。
10、 《红楼梦》研究中容易出错的术语是:索隐派。
2015年5月,韩国爆发中东呼吸综合征疫情,引起了世界关注,但许多中文在报道中把“综合征”误成了“综合症”。征,意思是征象、表征;症,意思是疾病、病症。在表示具体的疾病时,用“症”;在表示疾病的症状时,用“征”。综合征,即代表一些相互关联的器官病变或功能紊乱而出现的一系列症状,它指的不是某种具体的疾病,因此用“征”字。
2、世博报道中经常写错的地名是:黄浦江。
在引用这段话时,常说成是唐代名臣魏征所言。其实,这是唐太在魏征去世的时候说的。他的意思是善于进谏的魏征去世,使自己少了一面镜子。
“亚太经合组织”误为“亚太经合组织国”
“羊蝎子”误为“羊羯子”
3、社会热词的常见错误是:神州六号。
“只能望其项背”这类错误用法,不仅出现在一般的新闻报道中,也出现在某些知名作家的笔下。所谓“望其项背”,义为能看见别人颈项和背脊,这说明距离不大;要强调距离悬殊,应采用否定式,说成“不能望其项背”“难以望其项背”,或者反问式,如“怎能望其项背”。
经常用错的称谓词是:家父。
“不贷”误为“不怠”
8、“碑文”误为“墓志铭”
「2012年」
2
“土从”误为“枞”
如:“狙击百年一遇的金融风暴”“长三角狙击赤潮”。两处“狙击”应为“阻击”。“狙击”和“阻击”同为军事术语,但含义不同:“狙击”是进攻性的偷袭,“阻击”是防御性的阵地战。
7、在法制新闻报道中,“”一词常被误为“囫囵”。
近年来“红学”引起了社会大众的兴趣,出版了一批关于《红楼梦》的图书,但在谈到“红学”流派时,索隐派一再被误为“索引派”。“索隐”是指钩沉索隐,探究故事背后的事实,和供检索用的“索引”是两回事。
在追忆逝者生前事迹时,常引用墓碑上的一些文字,报道时常将之称为“墓志铭”。墓志铭刻在石上,埋在墓内。在墓地上不可能看到。碑文是刻在墓碑上的文字,内容为死者的姓名、生卒年月以及子孙姓名等,有时也刻有死者的生平事迹。
上常见的搭配错误是:戴上紧箍咒。
9、用汉字数字表示年份时常见的差错是:以阿拉伯数字0代替汉字数字“〇”。
2013年陕西南部秦岭等地发生严重的胡蜂蜇人事件,有在报道时,把“蜇人”的“蜇”误写为“蛰”。
今年下半年国际油价“跌跌不休”,报道“国际油价跌至每桶70几美元”。“70几”应写成“七十几”。“几”是数词,表示二至九之间的不定的数目。《出版物上数字用法》 明确:含“几”的概数,应采用汉字数字。如:几千、一百几十。
9、“松树”误为“鬆树”
如:“即来之,则安之。”“即来之”应为“既来之”。“即”,音j,有未然义;既,音j,有已然义。两字音近而义殊。
“铊”是一个冷僻字,因为社会事件中出现了“铊”,从而进入了视野。这是一个多音字。读tu时,同秤砣的“砣”;读tā时,则表示一种元素名称,不少人却把它误读成tu。铊的化合物有毒。2011年6月,中国矿业大学发生学生“铊中毒”事件,某些电视主持人在播报有关新闻时,把“铊中毒”读成了“tu中毒”。
《咬文嚼字》社近期发布“2015年十大语文差错”。自2006年以来,《咬文嚼字》每年都会在年底公布“年度十大语文差错”,目前为止,公布了10次,词条总数正好100个。这100条既让您知道了自己在过去一年犯了哪些“语文差错”,同时也回顾当年的热点事件。
「2011年」
误“潟”为“泻”是的一个习惯性错误。去年日本大地震时,曾把日本地名“新潟”误为“新泻”;今年又把“潟湖”误为“泻湖”。“潟”音x,义为咸水浸渍的土地;“潟湖”是浅水海湾因湾口被淤积的泥沙封堵阻泻而形成的湖,也指珊瑚礁围成的水域。我国黄岩岛的潟湖,属于后一种情况。因为“泻”的繁体字“瀉”与“潟”形近,导致误读误用。
“”误为“磬竹难书”
“精”本指经拣选的好米,“粹”则指而无杂质的米,“精”“粹”都是名词,两者并列,引申指提炼出的好东西。“萃”常用义为集聚,是动词,如“荟萃”“集萃”等,没有精华的意思。
“薹”,是蒜、韭菜、油菜等生长到一定阶段时在中央部分长出的细长的茎;蒜薹,大蒜的薹,嫩的称蒜苗,是人们喜欢吃的蔬菜之一。“苔”,是指一类苔藓植物。有人误以为“苔”是“薹”的简化字,以致把“蒜薹”写作“蒜苔”。
点击左下方“阅读原文”,进入网站更多精彩!
8、标点符号常见的错误是:信封上误用括号。
5、地方宣传中经常误用的词语是:故里。
这和两个词的词形相近有关。比如,今年某影星在一份因儿子吸毒而代其道歉的网络声明中说儿子“目前又身陷囫囵,暂不能对有一个交代”,又一次搞错了这两个词。“”读作lnɡyǔ,意思是。一个人被关押在,就叫“身陷”。“囫囵”读作hln,意思是完整、整个儿的,如“囫囵吞枣”。
准确的说法应是:“15摄氏度”“20摄氏度”。摄氏度是温标的一种,由天文学家摄尔修斯制定。这是一个计量单位,不能随意拆开。
2011年出品的电影《辛亥》中,多次出现“光複”字样,其实都应作“光復”。“復”,表示转回来、还原、恢复等义,“光复”的“复”指恢复,故对应的繁体字应为“復”;“複”的本义是有里子的衣服,引申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重复,如“山重水複”“複印”。
4、 旅游景点说明牌的常见别字是:“故里”误为“故裏”。
“发酵”的“酵”往往误读成xio。“发酵”本指复杂的有机物在微生物作用下分解, 比喻事物受外力影响发生某种变化。“酵”字历史上有两读:jio和xio。根据《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酵”字统读为jio,不再读xio。
来稿邮箱:
10、引文容易张冠李戴的是:“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2009年是农历己丑年,有人以为“丑”的繁体字是“醜”,就在日历中将“己丑年”误为“己醜年”。其实“己丑年”里的“丑”本有其字,它是地支的第二位,和繁体字“醜陋”的“醜”无关。
这100条干货,信息量巨大,带上您爆发的小一起来看看,自己都犯过哪些“语文差错”吧。
9
「2013年」
2011年5月,故宫送给市的一面锦旗上,把赞美词“捍祖国强盛”错成了“撼祖国强盛”,哗然。“捍”是、防御的意思;“撼”是动、摇动的意思。虽然读音相同,但两个字并不通用。故宫“撼”事,令人遗憾。
1、“议案”“提案”混淆
每到中秋节时,上常会引用“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但往往把“生明月”误为“升明月”。这两句诗出自唐代诗人张九龄的《望月怀远》。一个“生”字气象万千,出神入化,是诗中的传神之笔;误为“升”字则成了直白的写实,既不于原著,又削弱了诗的意境。
在马航MH370失联事件中,许多把“通信”误为“通讯”。“通信”特指用电波、光波等传送语言、文字、图像等信息。“通讯”是“通信”的旧称,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于2006年已审定公布“通信”为规范词形。“通讯”则专指一种新闻体裁。
从2011年醉驾入刑开始,上有这方面的报道,往往张冠李戴。2012年10月,某知名演员在上海街头酒驾被查,引起的广泛关注。不少在报道时,都把“酒驾”误说成“醉驾”。“酒驾”是酒后驾驶,每100毫升的血液中酒精含量超过20毫克但不到80毫克;“醉驾”是醉酒驾驶,指每100毫升血液中酒精含量等于或大于80毫克。两者的法律后果不一样。
如:“杰克逊娈童案落下帷幕”,“网络惊现娈童犯”。在这类新闻中,“娈”字一律被理解成了动词,指“性、猥亵”等犯为;其实它是形容词,义为美好的样子。“娈童”则是一个有特定含义的词语,专指被当作女性的美少年。
10、在使用汉字数字时,“零”和“〇”常被弄混。
1、电视中引用名言经常读错的字是:“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乐”。
“蜇人”误为“蛰人”
「2014年」
如在问候别人时说:“家父最近身体好吗?”在汉语词汇系统中,“家父”属于谦辞,只能用来称呼自己的父亲;称呼别人的父亲,习惯上用敬辞“令尊”。
1、世博报道中经常写错的成语是:美轮美奂。
“授权”即把授予他人,“受权”即接受他人赋予的。
7、商品名称中常见的错误是:哈蜜瓜。
如:“月儿弯弯照九洲,几家欢乐几家愁。”“九洲”的正确写法应为“九州”。“州”本义为水中陆地,后用作行政区划名称,水中陆地义也改用后起区别字“洲”来表示。“九州”为中国的代称。 (《尚书禹贡》中记载的是:冀州、兖州、青州、徐州、荆州、扬州、豫州、梁州、雍州。)
如:“就象树一样挺立着。”“象”应为“像”。“象”曾是“像”的简化字,1986年重新公布《简化字总表》时,“像”字恢复使用。在形象上相同或有某些共同点时用“像”。
如:“孔子说‘食色,性也’,至今仍被奉为至理。”“它使我们想到了孟子的名言:‘食色,性也。’”“食色,性也”一语出自《孟子告子上》,它既不是孔子说的,也不是孟子说的,而是另一位思想家告子说的。
名人财富一直是关注的焦点,比如2015年“双十一”过后,许多争相帮马云计算财富,报道中常用“身价”一词来表示他的家产增额,有人说增加了十几亿元,有人说增加了二十几亿元。这种表述无疑混淆了“身价”和“身家”两个不同的词语。“身价”旧时指卖身钱,现在多用来表示知名人士的出场费、劳务费、转会费等,显然都与马云沾不上边。计算马云的家产应用“身家”一词。“身家”本指自身和家庭,可引申指家庭资产。
咨询电话:
我队中,专业技术以上文职干部虽享受将官相应的工资标准、生活待遇,但并没有授予相应的军衔。
2008年高考,不少考生写汶川大地震时,用到“震撼”一词,但往往误为“震憾”。“撼”为手旁,义为以手摇物;“憾”为心旁,义为心有缺失:两者形近而义殊。
经常用错的佛教词语是:无间道。
如:“52吋液晶电视”。“吋”是一个淘汰字,应该改用“英寸”。1977年国家发出《关于部分计量单位名称统一用字的通知》,淘汰了部分计量单位的旧译名用字,“吋”字是其中之一。在涉及计量单位时,首先要考虑使用计量单位;因故做不到这一点时,必须用字规范。
回复以下关键词,查看对应内容:
如:“哈蜜瓜是甜瓜的一个变种。”“哈蜜”应为“哈密”。哈密瓜因新疆地名哈密而得名。
如:“给戴上紧箍咒。”在《西游记》小说中,只要唐僧一念紧箍咒,孙悟空头上的金箍便要收紧。金箍是可以戴的,而紧箍咒是咒语,只能念不能戴。
8、在交通安全新闻报道中,“酒驾”“醉驾”纠缠不清。
7
网上的“发帖子”“读帖子”经常误为“发贴子”“读贴子”。帖,音tiě,核心含义是写有文字的纸片,是名词。贴,音tiē,核心含义是把薄片粘到别的物体上,是动词。网上的“帖子”,虽非纸质,但其以简短的文字记录、传递信息的特点,与传统的“帖子”相同,是不能写成“贴子”的。
6、繁体字容易误认的是:晝。
“服法”误为“”
如:“法庭上一番唇枪舌战,谁也没谁。”汉语词汇中有“唇枪舌剑”,义为唇如枪,舌如剑,形容激烈,言辞锋利;也有“舌战”一词,《三国演义》中有“诸葛亮舌战群儒”的情节,“舌战”指口头交锋。“唇枪舌战”显然是两者杂糅的产物。
7、阿拉伯数字和“几”连用
2015年10月,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但一些在报道新闻时错用“或”为“和”,把项名称说成“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生理学和医学是两门有着密切联系但并不相同的科学,只要在其中一个领域获得杰出成就,便有获资格。因此,项名称两个学科之间用表示选择关系的“或”字连接。
如:“王伟(先生)收”“王伟先生(收)”。括号是用来标明注释性文字的,信封上的称谓和“收”字并非注释。
新课程 班主任 学前教育 语文 数学 英语 信息技术 音乐 生物 思品 物理 心理 历史 地理 化学 美术
4、日历上的常见用字错误是:“己丑年”错成“己醜年”
我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村民委员会是村民管理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由主任、副主任和委员共三至七人组成。其主要领导称“村民委员会主任”,简称“村主任”。在报道当下农村新闻时,经常把“村主任”误称为“村长”。这是语言运用中的滞后现象。
2012年7月,某艺人陪同丈夫赴云南捐赠“希望厨房”,并发布一条微博,说:“老公的餐饮服务业能往这样美好的方向发展,贱内与有荣焉!”网友一时议论纷纷。“贱内”是一个谦辞,旧时用于对人称说自己的妻子。一个现代时尚女性用它来自称,显然是说错了。
如:“他首当其冲上一线工作”“大地让人首当其冲想到的是母亲”。这类说法不仅出现在电视中,也出现在报刊图书里。所谓“首当其冲”,义为首先受到冲击,灾难与不幸,不能理解为“冲锋在前”,也不能简单地等同于“首先”。
“泄密”误为“泄秘”
09
8、在否定句式中经常误用的词语是:无时无刻。
广州亚运会报道中曾有这样的句子:“中团在2010年广州亚运会囊括金牌199枚,位居金牌榜首位。”“宁波选手广州亚运囊括10金。”其中的“囊括”明显用词不当。“囊括”的意思是无一遗漏,只要不是将所有的金牌都收入囊中,就不能用“囊括”。
在报道日本核电站时,有的用“泄露”,有的用“泄漏”,前者是用错了的。“泄露”的对象是机密的信息;“泄漏”则既可以指具体的物质,也可以指抽象的情报、信息等,使用的范围较广。凡是液体、气体等的漏出,应当说成“泄漏”。
如:“美容美發中心”。繁体字不合用字规范;即使用繁体字,“美髮”也不能写作“美發”。“發”,音fā ,是“出發”的“發”;“髮”,音f,是“头髮”的“髮”。两字均简化为“发”,但音、义并不相同。
来源:出版圈
4、在报道工程建设时常见的词语错误是:“合龙”误为“合拢”。
“具”,义为器具、用具。“家具”即床、柜、桌、凳等家庭用具,故用“具”。“俱”,义为全、都、一起,如“面面俱到”“与生俱来”。前者为名词,后者为副词,两者不容混淆。
2、干支纪年的常见错误是:丙戍年。
浙江省2013高考作文题给出的材料里有一句名言:“世界正在失去伟大的孩提王国”,试题把说这句名言的“英国作家戈尔丁”错成了“美国作家菲尔丁”。
商品名称中的常见用字错误是:碳烧(烤)。
2015年9月3日,广场举办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式”。有在报道新闻时,把1945年9月3日说成“日本投降日”,这是错误的。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日本在投降书上正式签字,中国抗日战争及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这两个日子都和日本投降直接有关。2014年2月,十二届全国常委会第七次会议表决通过,确定每年9月3日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
“抗战胜利纪念日”误为“日本投降日”
3、统计数量时经常混淆的词是:截止/截至。
5、街头招牌中常见的繁体字错误是:美發。
如:“千姿百态的狗,成了丙戍年贺卡的主角。”“丙戍”应为“丙戌”。戌,音xū,地支的第十一位,对应的属相为狗。戍,音sh,义为防守,和地支无关。
今年8月,小姐总决赛落幕,邵诗获得冠军,许多称之为“折桂冠”。这是杂糅了“折桂”与“桂冠”两个不同的典故。古代把名列第一比喻成“桂林之一枝”,后世便用“折桂”指科举及第,现也指考试或竞赛取得优异成绩。而“桂冠”是用月桂树叶编制的帽子,古希腊人常授予杰出的诗人或竞技的优胜者。后也可指某种光荣的称号或者竞赛中的冠军。“桂冠”可以夺得、赢得,但不能说“折”。
如:“招聘”“征稿”。“”应为“启事”。“启事”义为公开说明某事,是一种公告性的文体;“”义为提示,和文体无关。
“受权”误为“授权”
“晝”是“昼”的繁体字,常被误认作“書”(书)或“畫”(画)。2010年元宵晚会便把古诗名句“花市灯如昼”误读为“花市灯如书”。选入某教材的古文名篇《昼锦堂记》,也被误作《画锦堂记》。这都是因为认错了繁体字“晝”。
5、普遍关注而又普遍读错的一个金属元素是:“铊”。
9、在谈论中日争端时,网络上常常把“兄弟阋于墙”误成“兄弟隙于墙”。
中央巡视工作报道中,“入驻”被误用为“入住”。“住”泛指通常意义的居住,“驻”则特指为军事目的或执行公务而驻扎、留驻。中央巡视组进入某地或某单位,显然应用“入驻”,不用“入住”。
08
央视《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总决赛,主考官李梓萌出题ji“ō″gjū″,荧屏公布的答案为“鸡枞菌”。其实,正确的写法是“鸡土从菌”。
6、常用文体中容易混淆的词是:/启事。
9、时政文章中经常出现的用词错误是:“兴亡周期律”错成“兴亡周期率”。
6、“”误为“”
“弑”
3、高考作文中的高频别字是:“震撼”误为“震憾”。
2015年反腐倡廉仍在深入开展,“不贷”是的高频用词,但常被误成“不怠”。网络上还有“不殆”“不待”等多种错误写法。“贷”义为;“不贷”指严厉惩罚,决不。“”和“不贷”在逻辑上是前后呼应的。“怠”本义为轻慢,引申指懒惰、松懈等;误为“不怠”有点前言不搭后语。
热 点 事 件 「2015年」 1
3、中容易用错的成语是:首当其冲
上海世博会沿黄浦江布局,“黄浦江”因此成为世博报道中的高频词语,但因为“黄浦”和“黄埔”音同形近,往往错成了“黄埔江”。“黄浦江”相传和战国春申君黄歇有关,故名“黄歇浦”,简称“黄浦”,“浦”义为水滨或水流交汇处。“黄埔”位于广东省广州市,因历史上成立过黄埔军校而闻名。
地名中容易混淆的字是:州/洲。
“上海世博会如火如荼,无时无刻都在散发着迷人的魅力。”这里把“无时无刻”与“都”搭配使用是错误的。“无时无刻”是无一时无一刻的意思,其含义与“每时每刻”不同,用法也与后者不同。“每时每刻”常与“都”搭配,而“无时无刻”则须与“不”搭配才能表达肯定的意思。
不少人误以为此菜出自宫廷,其烹饪方式是爆炒,因而得名“宫爆”。其实,正确的写法应是“宫保鸡丁”,它的得名和清代丁宝桢有关。此人曾官封太子少保,被尊称为“丁宫保”。据说,丁宝桢的家厨擅长花生炒鸡丁,后来这道菜由丁府传到民间,因此得名“宫保鸡丁”。
4、新闻报道中容易用错的词是:侧目。
7、 出版物上容易用错的词是:期间。
“冒”
1、电视字幕的常见别字是:象。
今年11月 APEC会议在京召开,一些上出现了“国际间”的说法。际,即彼此之间。“国际”是指国与国之间。再加上“间”,便成了叠床架屋。
如:“碳烧咖啡”“碳烤月饼”“碳烤牛排”,等等。“碳烧(烤)”均应为“炭烧(烤)”。“炭”指木炭,用木炭烧烤食物,是一种传统的食物加工方法,它可以使食物带有独特的芳香;而“碳”是一种化学元素,无法直接用作燃料。
4、出版物中容易混淆的字是:即/既。
“冒”上部,两短横与左右竖不相连不封口,但不少人误写作“曰”或“日”。
如:“业主的应该得到保障”,“经济生活的应该受到”。在这两个例子中,“”应为“”,“”应为“”。“”是上的强制力量,或者是职责范围里的支配力量,它是以别人的服从和执行为前提的;“”则和义务相对应,它是以依法获取或者依法自己的权益为特征的。两者不能混为一谈。
新闻中,经常把“非营利机构”误为“非盈利机构”。营利是指主观上谋取利润,盈利是指客观上获得利润。两者的出发点是不一样的。
4
“截止下午5点,入园参观人数已超过30万。”其中“截止”应为“截至”。“截止”的意思是停止,一般用于某一时间之后,如“活动已于昨日截止”;而用于某一时间之前的应当是“截至”,如“截至昨日,已有上千人报名”。
2009年是新中国建立60周年,在相关纪念活动和报道中,“祖国60岁生日”频频出现,正确的说法应是“新中国60岁生日”。“新中国”特指中华人民国;“祖国”指祖先世代居住的国家,我们的祖国是中国,有5000年的文明史。
2015年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峰会在菲律宾马尼拉召开,一些在报道会议出席情况时出现了“亚太经合组织国”的说法。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现在共有21个正式,其中既有主权国家,也有地区经济体。“”和“国”不能混为一谈。
8、在使用计量单位时常见的错误是:把“摄氏度”分开来说成“摄氏”多少“度”,如“摄氏15度”“摄氏20度”。
综观2015年的用字情况,有些字在《通用规范汉字表》中已做出明确,但在社会用字中没有得到有力执行。“勠力同心”误为“戮力同心”便是典型的例子。 “勠”义为合、并;“勠力同心”意思是协同用力,团结一致。“勠”曾作为异体字被废止,其含义由“戮”字承担。但在《通用规范汉字表》中“勠”字已恢复使用,此后仍把“勠力同心”写成“戮力同心”,是不合的。
大凡景点都会重点介绍当地名人,告诉游客某地是某人“故里”。有人误以为“里”的繁体字是“裏”,结果在用繁体字书写的说明牌中,“故里”往往误为“故裏”。其实“里”字本有其字,和“裏外”的“裏”不相干。
2、在报道黄岩岛事件时,上多次把“潟湖”误为“泻湖”。
8、 出版物上容易用错的成语是:望其项背。
05
「2010年」
9、 财经新闻中容易出错的术语是:存款准备金率。
如:“貂婵是所谓的四大之一”。《三国演义》中貂蝉出现在汉代,当时人认为“貂”与“蝉”都是美好的事物,因此用来作的名字。“婵”可以形容女子姿态美好,但人名“貂蝉”是不能写成“貂婵”的。
“发角球”误为“罚角球”
「2007年」01
“勠力同心”误为“戮力同心”
10、引用古诗时容易发生的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期间,部分上常见政协委员提交议案、代表提交提案的说法。这混淆了“议案”和“提案”两个概念。“议案”是具有提案权的、会议常设或临时设立的机构和组织以及一定数量的个人,向机构提出审议并做出决定的议事原案。根据《议事规则》,代表提出的是“议案”。而“提案”是政协委员和参加政协的各党派、各人民团体以及政协各专门委员会,向政协全体会议或常务委员会提出的书面意见和。
羊蝎子指羊的脊椎骨,俗称“羊蝎子”。“羯”有两个意思:一指羯羊,即阉割了的公羊;二指我国古代的一个民族,匈奴的一个别支。
寻找一群有教育情怀、敢于实践、具有创新并善于学习的教师,关注他们的经历,他们的课堂,他们的反思,他们的阅读与生活。 在此,我们特别邀请您自荐或推荐您心目中的“星教师”,分享给中外教育同仁以及广大的学生、家长,让我们共同为当下的、未来的教育做点什么!
5、新闻报道中容易混淆的词是:狙击/阻击。
长按二维码,点击“关注”
引用古诗名句的常见错误是:“海上升明月”。
阿拉伯数字“0”有“零”和“〇”两种汉字书写形式。2011年开始正式实施的《出版物上数字用法》:一个数字用作计量时,其中“0”的汉字书写形式为“零”;用作编号时,“0”的汉字书写形式为“〇”。许多人在涉及编号的场合,错误地以“零”代“〇”。比如,“二〇一二年”常被误作“二零一二年”。
如:“神州六号是中华腾飞的象征。”中国宇航员乘坐的飞船取名为“神舟”而不是“神州”。“神州”是中国的代称。
4、病态词语“国际间”
「2009年」
2011年7月,杭州钱江三桥发生部分坍塌事故,有关报道中说,大桥在施工中曾存在“过分合拢”的问题。其中的“合拢”应作“合龙”。传说天上的龙有吐水的本领,故人们把大坝未合龙时的流水口比作龙口;而把修筑堤坝或桥梁等从两端施工,最后在中间接合,叫作“合龙”。“合拢”只是靠拢在一起,与“合龙”不是一回事。
书面文字中经常混淆的词语是:/。
比如将“二〇一〇年”误写为“二0一0年”。表示数的空位,有多种写法:阿拉伯数字写为0;汉字的大写数字写为“零”,小写数字写为“〇”。用电脑键盘输入“〇”,要比0复杂,不少人就用0去代替“〇”,结果把阿拉伯数字混入了汉字的数字系统。
《失孤》是一部以“打拐”为题材的电影,由刘德华、井柏然、吴君如等主演。影片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孩子走失,雷泽宽了长达十几年的寻子之。孤,指幼年丧父或父母双亡,也指年老无子的人。无论是父亲走失孩子,还是孩子被拐与父母分离,都不能称为“失孤”。
计量单位中常见用字错误是:吋。
“英国作家戈尔丁”误为“美国作家菲尔丁”
03
6、影视剧中经常出现的人名错误是:“貂蝉”错成“貂婵”。
1.经常混淆的概念是:“祖国”和“新中国”
在“棱镜门”事件报道中,多家把“泄密”误为“泄秘”。“秘”强调内容隐蔽,如“秘方”、“揭秘”等;“密”强调隐蔽内容,不让人知道。
常有人用这两句诗描写梨花盛开的景色,也有人认为它们写的是冬天的景色,央视“青歌赛”上就曾出现这样的理解。其实这两句诗出自唐朝边塞诗人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它们是千古咏雪名句,并非实写梨花,写的是“胡天八月即飞雪”,亦非冬景。
3、建党九十周年时,上经常出现的知识差错是:把中国党徽上的镰刀与锤头,误说成“镰刀与斧头”。
文职干部误称“文职将军”
2、“入驻”误为“入住”
1、在谈论新闻事件时,经常用到“发酵”一词,比如“争端再次发酵”“韩日岛争连续发酵”。
10、文史知识常见的错误是:八国联军火烧园。
04
9、学生作文中容易出错的一句引语是:“一年之计在于春”。
今年8月,房祖名因涉毒事件被警方刑事,当时许多称“房祖名被警方”。“”和“”是两个不同的法律概念。我国《刑法》第三百五十四条:“在期限内,机关收集到足够的证明其犯罪事实,办理手续将被的犯罪嫌疑人。”可见,“”是在“”之后发生的事。
2008年有关食品安全的报道,使三聚氰胺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氰胺”应读qng’n,但不少人误读为qīng’ān。尤其是“氰”字,多年来人们一直把“氰化钾”“氰化钠”的“氰”读成qīng,已经成为一个习惯性误读。
5、“通信”误为“通讯”
影视作品中常需要用繁体字。多部影视作品中,“松树”误为“ 树”。如年内热播的电视剧《红高粱》中,便有“三 寒 含露泣”的联语。“松”“ ”是两个不同的字。“松”即松树,本有其字。“ ”本义是头发乱蓬蓬的样子,引申出与“紧”相对的意思,进一步表示酥脆、放开、解开等义。简化字颁布实施后,“松”“ ”合并为“松”。但“松树”不能因此写成“ 树”。
10
7、书名或栏目名称常见的差错是:“精粹”误为“精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