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漏的含义助推中国制造2025 三一重工让制造更智慧特工比格斯
中新网7月6日电 工业4.0是德国在全球科技革命的大背景下提出的发展战略。在这场被称为信息化革命的浪潮中,各国政府争相出台新型工业化战略,希望在新一轮全球制造业的竞争中抢得先机。
2015年,“中国制造2025”制造强国战略强势来袭,两化融合再次被推到风口浪尖。作为中国首批、行业唯一的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企业,三一扛起了“中国智造”的大旗。
三一智造 一小时下线一台泵车
三一重工18号厂房是智能制造的一个典型车间,该车间占地11万平米,拥有6条现代化总装生产线,是全亚洲最大最先进的智能工厂。设计之初引入数字化工厂理念,通过虚拟现实和建模仿真手段,对车间的工艺布局、信息系统、生产能力等进行了全方位的仿真试验。在虚拟车间中实现全面信息化与效益最大化,才开工建厂。这一技术在三一20多家工厂推广使用。
该车间可以实现柔性化生产,随时应对外部的变化。车间配备了SAP智能数据录入系统、智能物流系统、智能检测系统等智能化信息系统,如果把整个车间比作一个大机器人,以上信息技术的融合,使大机器人具备了一个十分聪明的大脑,他收集并下达指令,指挥车间的人和设备,总是在正确的时间和地点,做正确的事。
相较于汽车行业的大批量自动化生产,工程机械行业的智能生产要高N个级别。工程机械行业是离散型、小批量、多品种的制造。20个工位,150多种型号混装,支撑100亿产值,既要满足客户定制化需求,还要应对外部紧急加单及调整的变化,这种高度柔性的智能生产,在三一真正得到了实现。
从订单签订开始,系统就会发出指令,物料从立仓“自动”配送上架,机器之间相互“传达”生产信息,人、设备、公共资源迅速协调;仅1个小时,一台全新的泵车就能成功下线,而三一昆山的智能工厂更快,只要5分钟,就能下线一台挖机……
采集大数据,构建工业物联网平台
设备下线了,并不意味着三一的“智能制造”告一段落了。恰恰相反,三一的“智造”体系随着这每一款“智能产品”的下线,而变得越来越有价值。
三一在每一台设备上植入一块自主研制的控制芯片SYMC控制器,有了这个控制系统,三一的设备就跟人一样,可以看到施工现场的状况,可以“听取”收集客户的意见,可以感知外部环境的变化和危险等并发出警告。
SYMC智能控制系统就是安装在设备上的“黑匣子”,相当于三一泵车的大脑。它可以远程控制设备,完成一系列高难度的复杂施工动作;可以对设备全生命周期进行管理,给客户提供各种增值服务。
它还可以实时传输设备信息:设备在哪里,在做什么,它的每一铲,每一步,每一个重要信息,他都会真实记录下来,并反馈至三一的ECC企业控制中心。智能设备不断采集反馈的海量数据,就构成了为企业所用的工业物联网大数据。
这些数据通过三一的ECC企业控制中心进行收集和回传。三一的管理人员,只需监控智能设备采集回传的数据,就可以监控设备运行状态并实现智能派工服务。截止目前,ECC企业控制中心实现了全球范围内20多万台工程机械数据接入,积累了1000多亿条的工程机械工业大数据。
这些大数据,反过来作用与企业,用于指导企业的研发、制造、服务、以及生产和经营,为企业发展提供决策支持,甚至为国家的宏观经济提供数据支撑。随着数据不断上传至云端,三一搭建起行业唯一的“终端+云端”工业大数据平台。基于此,三一成立了树根互联公司,为有需求的中小企业提供智能服务。
作为中国智能制造的首批试点示范企业,三一的信息化建设始终走在前列,在智能制造、智能产品、智慧服务三大领域建立了独特的竞争力。三一重工总裁向文波表示:三一希望借助“中国制造2025”的政策东风,用信息化改造传统制造业,实现企业盈利能力、产品竞争力的大幅提升,成就一个真正的世界级品牌。
- 标签:
- 编辑:刘柳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