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华通物产集团海外贸易部原副经理李海鹰归案记
“外逃这些年,日子过得很不好,特别是父亲去世,因为在逃的身份不能送他最后一程,对我来说是莫大的折磨。”归案后,李海鹰谈起逃亡的日子悔恨交加。
在中央追逃办的统一指挥和北京市纪委监委的统筹协调下,西城区纪委监委追逃工作人员辗转多个城市,持续奋战,终于将潜逃西方国家18年的职务犯罪嫌疑人李海鹰劝返归案,为西城区追逃工作增添了新的战果。
一念之差 国企骨干沦为逃犯
相较于如今归案时头发花白、面容消瘦的样子,当初的李海鹰精明干练、头脑灵活,事业有成。1986年,面对改革开放汹涌的经济浪潮,身处广东这个改革开放前沿阵地的李海鹰,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选择辞去公职,下海经商。
1996年,李海鹰受聘到国有企业中国华通物产集团(以下简称华通集团)海外贸易部担任副经理,负责从国内采购有色金属出口到国外。1997年底,在一次开展业务过程中,李海鹰得知广西某地的锡矿资源较为丰富,决定赴当地进行考察。经过考察,李海鹰认为锡矿资源具有投资价值,决定代表华通集团投资买下当地的一座锡矿矿场并开展运营。
作为华通集团的业务代表,一手掌握公司资金,一手掌握签约大权,“精明”的李海鹰动起了歪心思:在为华通集团购买锡矿矿场的同时,李海鹰动用华通集团的公款140余万元,购买了同一地区另一个锡矿矿场并登记在自己名下,上演了一出“瞒天过海”“化公为私”的大戏。
人算不如天算,在购买完毕后,曾被称为“矿石品位高”“开采价值大”的两个锡矿矿场,最终被证明没有任何开采价值,不仅代表华通集团购买矿场的事情无法向集团交代,而且用公款为自己买的矿场事实上也打了水漂。在华通集团派人来与李海鹰就锡矿矿场进行交接时,自知纸包不住火,担心事情败露的李海鹰,选择出逃国外,这一去就是18年。
据李海鹰说,他居住在国外的乡村,环境闭塞,条件简陋,与在国内的情况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由于是匆忙出逃,李海鹰的准备并不充分,在国外只能靠打零工勉强维持生计,生活压力巨大。而且相较于生活压力,外逃带来的心理压力更加折磨人,身高只有一米六多的李海鹰,在外逃重压下更显瘦小。
李海鹰坦言,相较于在国内时作为副经理的风光,出逃之后开启的另一种人生,让他倍感煎熬,其中的得与失、利与害,成为压在内心深处的一块巨石,让他寝食难安、追悔莫及,既时刻关注国内的动向,又心存侥幸,幻想能够继续躲藏下去。
李海鹰出逃的十八年里,国内外形势发展变化巨大,但办案部门从未停止对李海鹰的追逃。特别是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后,西城区纪委监委深入推进追逃追赃工作,主要领导多次听取追逃工作专题汇报,指定第五审查调查室负责“天网行动”,并协调公安机关配合开展追逃,追逃工作连战连捷,2018年就追回6人,为持续推进追逃防逃追赃工作积累了经验。
三下广州 锲而不舍终有所获
2018年,在中央追逃办督促指导和北京市纪委监委统筹指挥下,西城区纪委监委加大了对李海鹰的追逃工作力度。北京市纪委监委主要领导对李海鹰案亲自指挥、直接督办,将李海鹰案确定为2019年职务犯罪国际追逃追赃专项行动重点案件之一,加强统筹规划,完善工作机制,西城区纪委监委扎实开展相关工作,持续推动案件进展。
据追逃工作人员介绍,李海鹰案年代久远,有价值的信息较少,追逃工作难度较大。“我们接手相关案卷材料时,由于时间跨度太长,不要说别的信息,就是材料本身字迹都已经非常模糊,纸张都已经发黄变脆,一碰就会掉渣,阅读起来非常困难。”面对不利的客观条件,工作人员开展了大量的数据检索、分析研讨、排查比对等工作,在茫茫人海中仔细寻找李海鹰的蛛丝马迹。
突破口来自一条身份证办理的信息。经过仔细缜密的排查,追逃工作人员发现,2013年,有人以李海鹰的身份在广州办理了一张新的身份证。“办理身份证所用的照片是彩色的,与我们掌握的李海鹰原有黑白照片差别非常大,证明最近有人用李海鹰的身份材料开展过活动。”追逃工作人员介绍说。
这么多年,李海鹰到底去了哪里?又是谁在用李海鹰的身份证件?围绕这条身份证办理的信息,追逃工作人员在数月之内三下广州,一探究竟。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当地纪检监察机关的配合下,通过实地走访和仔细摸排,追逃工作人员在广州锁定了李海鹰名下的两套房产,依法办理了冻结手续,确认了李海鹰在案发后已于2001年外逃、现居西方某国的事实,并找到了一名关键人物——李海鹰的妻妹洪某某。
“2013年办理并使用李海鹰身份证的就是洪某某,她也帮李海鹰处理一些国内的事务,可以说,找到了洪某某,也就打通了与李海鹰联系的渠道。”追逃工作人员讲清利害关系,申明法律底线,全力做好洪某某的思想工作,顺利打通了与李海鹰本人的联络渠道,通过洪某某向李海鹰传达国内形势政策和房产冻结情况等相关信息,打消李海鹰的侥幸心理。在强大的政策攻势下,李海鹰的态度逐渐转变,同意与追逃工作人员开展接触,表达了回国投案的意愿。
多地辗转 持续追逃胜利收兵
虽然向纪检监察机关表达了投案的意愿,但时隔十八年,形势变化很大,李海鹰还是有很多顾虑,希望在境外与工作人员商谈回国投案具体细节。2019年7月,经与境外执法机关沟通,由中央追逃办、北京市追逃办和西城区纪委监委组成工作组,赴境外开展劝返工作。同时,工作人员细化谈话方式,明确政策底线,做好相关预案,确保取证和劝返工作安全稳妥、万无一失。
在境外执法机构协助下,追逃工作人员与李海鹰顺利见面,开展了取证和劝返工作,讲明政策,晓以利害。经过追逃工作人员的耐心工作,最终李海鹰在政策感召、亲情感化、法律威慑下,选择回国投案,并全额退缴赃款。
“从一开始接触到最后劝返,我全程参与了对李海鹰的追逃工作,我们彼此都非常熟悉,特别是最后我送李海鹰上飞机,为这次追逃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他非常感动,对我们耐心细致的工作表示感谢。在逃人员不是铁板一块,主动追逃加上积极劝返,既讲政策也给出路,有逃必追、一追到底。”8月2日,目送李海鹰登上回国的飞机后,追逃工作人员、西城区纪委监委第五审查调查室干部仉泽感慨地说。
18年来,李海鹰辗转多地,最终逃无可逃,避无可避,走上了投案的道路。“外逃的生活非常苦,背井离乡,入不敷出,我已经这个年纪了(63岁),如果不归案,这样的日子也过不下去了。逃了这么多年,最对不起的就是家人,父亲不在了,如果不能再见见母亲,一生的遗憾就没办法挽回了。由衷地感谢组织,给我一个弃暗投明的机会。”归案之后的李海鹰,如释重负,发出了深藏心底的感叹和忏悔。
李海鹰的归案,彰显了党中央“有逃必追、一追到底”的坚定决心,彰显了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后追逃工作的强大威力,也为那些仍然选择潜逃的人员敲响了警钟:海外不是法外,逃路没有出路,早日归案才是正道!(通讯员 姚苗苗 闵杰)
原标题:十八载外逃终回头- 标签:
- 编辑:刘柳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