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帆有孩子吗创业公司招人难:生怕电话被求职者挂断乐嘉主持央视节目
一边是规模型企业的录用通知,一边是创业公司的诚挚邀请,面对这样的选择,应届毕业生会如何取舍?从招聘网站和高校调研统计数据来看,毕业生加入创业公司的意愿并不强烈。
记者采访发现,大量创业公司尽管求才若渴,却普遍面临招聘难的局面。毕业生们宁愿苦苦等待一个大公司的面试,也不愿意接受待遇优渥的创业团队的邀请,这背后究竟有哪些原因,而这种招聘难的窘境又该如何打破?
创业公司面临招聘窘境
“招聘财务一名,公司上市前景远大,待遇优厚,月薪1.5万元,有年终分红。要求财务相关专业,年龄不限。”这是北京一家创业公司市场部负责人秦凯为该公司发布的招聘信息。
然而令他烦恼的是,经历了1个多月的筛选、面试,最终他们招到的却是一位大专学历、有5年工作经验的女性。“就算不要求名校,原以为起码应该是研究生,为什么毕业生都不爱来创业公司呢?”秦凯疑惑的背后,是创业公司普遍面临的人才困境。
不少创业公司负责人表示,许多同类型企业都面临“招人、流失、再招人”的恶性循环。上海一家科技类创业公司曾计算过,每年入职的大学生1年后的流失率约为60%。
“好不容易找到一份合适的简历,电话打过去,我们反而比求职者更紧张,生怕电话被求职者挂断。”一位创业公司人力资源部门的招聘者坦言,很多求职者对创业公司不“感冒”,觉得前景不稳妥,即使肯来面试,经常还不到谈待遇的阶段,对方就没兴趣了。
在这1个多月的招聘中,秦凯发现创业公司招人时普遍会遇到几个问题,“首先是没有好的简历来源,其次是职业中介也不愿意接中小创业公司的单,还有就是约好的面试常常被‘放鸽子’,初创公司到面率很低,我们得到的回答常常是一句轻描淡写的‘不来了’。”
“实际上,创业公司的薪酬普遍高于成熟企业或事业单位。以我们公司来说,北京地区招收的应届大学毕业生,入职第1年的平均月薪在1.2万元~1.5万元,还有年终分红和带薪年休假。”秦凯说。
上海交通大学城市科学研究院发布的《上海城市区域创新创业生态体系指数报告》显示,58.8%的创业企业的主要成本投入和最大瓶颈都在人力资源方面。
在创业公司上班什么样
陈浩是一所985院校出版专业的研究生,因为去年毕业没有找到更好的出路,他加入了一家科技类创业公司,由于之前有在多家媒体的实习经历,他在公司主要负责媒体宣传,虽然只有他一个人负责这方面的工作,公司给他的头衔却是“公关总监”。
不过,这位“公关总监”没想到的是,除了联系媒体发稿子,他还得负责公司的后勤、招聘,甚至是帮老板写各种财务报表和PPT,“因为处于初创阶段,人力、财力有限,所以分摊到每个人头上的就是大量繁琐的事务”。
“创业型企业一是规模小,没有专业的部门设置。二是不确定因素多,说不定哪天就关门了,没有安全感。三是很难给人才一个已搭建好的平台。它需要所有员工共同奋斗,如果没有很强的创业意愿,或者说同甘共苦的决心,很难心甘情愿地承受这种落差。”陈浩坦言,在他们班,他的选择算是“另类”,大多数同学的理念都是,“宁在国企混日子,也不在私企创业”,把当公务员、进国企和世界500强作为首选,把进入私企或者创业型企业作为备选。
在网上的几大热门知识社区,关于“毕业后应该先到大公司锻炼一下还是去创业公司”的问题不乏讨论,而排名靠前的回复几乎都是提倡去大公司的:初入职场进大公司,可以学到很多现成的操作模板和沟通技能,毕竟大公司政策制度相对完善,人员配备齐整。
如何走出招聘难怪圈
创业公司诚然面临“招聘难”的现实困境,但也有不少求职者表示,很多时候是创业公司在招聘时的表现让他们决定放弃求职。比如,有些创业公司连基本的岗位职责都没有,老板对岗位内容和工作业绩的考核方式都不明晰;比如,定薪定岗过于随意,没有完善的个人成长机制;再比如,初创公司因为招人不易,往往缺乏明确的招聘标准,觉得好不容易招到一个人,即便聘用后觉得能力欠缺,但仍将就着用,无形中降低了招聘标准。
58招聘的北京区域负责人对此建议,创业公司的变动往往很大,所以招聘者需要考察的一个重点是,员工是否能够适应这种不断变化的状态,而求职者也要明确自己是否能适应变化,适应创业公司。“创业公司需要有足够学习能力,并具备一定领导力的求职者。”
专家建议,对于企业而言,完善的制度和流程规范是其人力资源稳态运行的保障。创业企业的特点决定了对个体的自觉性、能动性、创造性的要求实际上比其他企业更高,人员素质对初创企业的决定性作用和影响也更大。面对创业企业招聘难的现状,可考虑通过整合品牌资源,为创业企业声誉背书的方式来解决。记者 彭文卓
- 标签:
- 编辑:刘柳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