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芯生物成功注册科创板 研发费用资本化受关注
此前,微芯生物作为首批过会的科创板申报企业之一,IPO注册申请迟迟未获批准。
7月17日晚间,证监会同意深圳微芯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微芯生物)科创板注册申请。如此一来,微芯生物“告别”科创板的传闻不攻自破。当日晚间,《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联系了微芯生物实控人鲁先平。“现在心情很平常,我们一直按部就班地推进(科创板IPO)一事,不会被这些谣言干扰。”鲁先平称,对于微芯生物“告别”科创板的传言没有什么要说的,外界有猜测的权利。
一直按部就班推进
作为科创板首批过会企业,6月11日,微芯生物的科创板IPO申请由上交所报送至证监会注册。然而,直到7月16日,微芯生物的IPO注册申请仍然未获批准。
虽然过程坎坷,但微芯生物最终还是在科创板“注册生效”。
“现在心情很平常,我们一直按部就班地推进(科创板IPO)一事,不会被这些谣言干扰。”鲁先平告诉记者。而在昨日上午,《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曾就外界传言一事向其求证。看到传闻后,鲁先平先是表达出一丝惊奇,随后其表示,“应该今天就下批文”。
事实上,一直以来,鲁先平对微芯生物在科创板上市一事就保持谨慎态度。6月26日,记者曾向鲁先平提出微芯生物申报科创板的一些问题,但他屡屡强调对招股书(申报稿)之外的内容不予评论。
上交所发三轮问询
微芯生物专注于小分子药物的原创研发,主要产品包括肿瘤、代谢疾病和免疫性疾病三大治疗领域。目前已经储备了至少8种first-in-class创新药,包括已上市的国家1类原创新药西达本胺。从行业属性来看,微芯生物属于创新药研发企业。
2016~2018年,微芯生物的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较高,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60.52%、62.01%和55.85%。
微芯生物在会计处理上采用了研发费用资本化处理,研发投入不在利润表体现,而是体现在资产负债表。如此一来,微芯生物的净利润就可以保持盈利。
在外界一些分析看来,微芯生物通过这样的会计处理,才能最终满足科创板的上市标准之一,即适用于“预计市值不低于人民币10亿元,最近一年净利润为正且营业收入不低于人民币1亿元”的科创板上市标准。这也被外界认为是微芯生物最先拿到科创板过会审批,但迟迟无法注册通过的原因。
记者注意到,上交所对微芯生物进行了三轮问询,其中均有问题指向研发费用资本化。上交所要求微芯生物说明研发投入的核算依据、披露研发支出资本化时点与产品获批上市时间间隔较长的相关情况、定量分析采用不同研发支出资本化时点对其报告期各期业绩的影响等。
微芯生物在回复中曾表示,“假设公司将西达本胺(非小细胞肺癌)II/III期临床试验阶段的投入全部费用化,则模拟测算后公司2016年、2017年和2018年的净利润分别为203.60万元、2353.50万元和3021.69万元,公司2018年末的开发支出、未分配利润将分别为1.19亿元、亏损6277.18万元。”微芯生物的研发费用资本化问题是否已解决?“这些会在之后的招股说明书中公开的。”鲁先平表示。
- 标签:
- 编辑:刘柳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