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快推深港通试点 蛇口将启动跨境贷款业务
“深圳将复制推广前海试点经验,拓宽业务范围,争取蛇口区内企业开展跨境人民币贷款业务和深港企业间开展跨境委托贷款业务。”广东自贸区即将挂牌,深圳市金融办日前发布《深圳市2015年金融改革创新重点工作》(以下简称“创新重点”),将围绕前海—蛇口自贸区片区金融创新、“一带一路”和深港湾区金融开放发展、简政放权加快新型金融业态集聚、多措并举服务实体经济、强化制度设计等五大领域,在36个重点项目上全力创新,提升深圳金融中心的城市地位和影响力。
支持深企在港发人民币债券
初步核算,2014年全市金融业实现增加值2237.54亿元,同比增13.8%,占GDP比重约14%;全行业实现税收946亿元,税收贡献稳居支柱产业之首。截至2014年底,深圳金融业总资产达7.23万亿元,持牌金融机构总数达345家,各业务领域主要指标继续位居全国前列。
市金融办表示,深圳将复制推广前海试点经验。除了争取在蛇口区内企业也开展跨境人民币贷款业务外,还争取在前海—蛇口自贸区片区内探索实行本外币账户管理新模式,以及自贸区内银行机构探索从境外吸收同业存款融入人民币资金并向境外机构发放贷款,并争取降低跨国企业集团在深圳开展跨境双向人民币资金池业务的准入要求,吸引更多跨国公司特别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企业,在深圳设立全球性或区域性资金结算中心。
同时,引导银行机构开展境内人民币信贷资产转让和跨境人民币贸易融资业务,争取前海蛇口自贸区内银行机构与境外同业开展人民币贸易融资资产跨境转让试点。支持符合条件的深圳企业在香港发行人民币债券,并将一定比例的资金调回使用。“这些举措均有利于拓宽跨境资金流通循环渠道,对助推自贸区跨境金融创新、服务于人民币国际化战略具有积极意义。”
探索深港保险市场互联互通
深港两地天然毗邻,深港合作向来是深圳金融创新的重点。但市金融办方面表示,目前深港金融合作的深度和层次还不够,仍较多停留在机构互设和业务交流层面,属于国家层面、具有战略全局意义的深港重大金融创新合作不足。
而在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战略下,今年深圳将探索建立深港金融高层定期会晤机制,推动编制两地金融合作的工作规划,并推动制定内地与香港两地基金互认平台建设方案,争取尽快启动“深港通”试点。
加快推动港资机构在前海设立合资证券公司和合资基金管理公司,争取适当降低香港保险公司在前海设立机构和开展业务的准入条件,加快探索深港两地保险市场互联互通的新模式,促进深港保险市场融合发展。开展外商投资股权投资企业试点(QFLP),推进合格境内投资者境外投资试点(QDIE),年内核准试点机构不少于15家。
华南首家台资银行或落户前海
在前海引领下,深圳创新型金融业态集聚发展,市金融办表示,今年将重点面向持牌金融机构、创新型金融机构开展招商引资,年内引进持牌法人金融机构不少于15家;推动设立新型银行卡清算组织,加快发展以互联网支付为重点的第三方支付市场;推进台湾玉山银行在前海设立法人子行,力争成为华南地区首家台资法人银行。
“创新重点”还明确提出,引导建立互联网金融行业协会,推动制定P2P(网络借贷平台)、股权众筹自律公约和行业标准,探索构建各部门联动配合的互联网金融监管协作机制;争取开展公募基金业务外包服务试点,并推动组建私募产品投融资平台,探索拓宽各类私募金融产品的投资、交易和退出渠道。此外,还将争取设立深圳保险交易所和打造融资租赁产业示范区。
将启动大病保险试点
“创新重点”还涉及不少惠及产业和民生的项目。其中产业方面包括:重点加大对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信贷支持力度;大力发展普惠金融,推动商业银行设立不少于50家定位社区、服务小微企业的社区支行;争取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设立专门层次,进一步拓宽互联网和科技创新企业在创业板发行上市的渠道,配合推动“新三板”与创业板转板试点;鼓励互联网融资担保、村镇物业反担保等融资担保业务模式创新,为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提供低成本担保服务;支持设立专门为“走出去”的中小企业提供跨境担保服务的担保公司。
民生方面则将完善巨灾保险制度,启动大病保险试点,探索实施强制医疗责任险制度。同时,研究在租赁性保障房领域开展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试点,探索拓宽保障性住房建设的融资渠道。(记者/张玮)
- 标签:
- 编辑:刘柳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