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内地展望未来 香港学生演绎“北京故事”
香港已回归祖国怀抱18年多,越来越多在“一国两制”下成长的香港青年选择北上。在北京,有这样一群香港年轻人,他们在这个陌生又新奇的城市实习、求学,感受不一样的工作环境,碰撞不一样的学业体制。本期,我们刊出部分在京港生的生活点滴,为两地青年互相加深了解提供一扇窗口。
——编者
林子淦:乐享校园学术氛围
“坦率说,他们可能看不起我这个决定。”听闻林子淦的北上计划,班里同学都很惊诧:为什么要去内地读书呢?是啊,香港也有世界一流的大学,何必千里迢迢来到北京上学呢?
子淦的想法很简单。“香港已经回归18年多,作为一名香港人我有义务、有需要去了解内地,对未来也须有更清晰的了解。”
子淦从小到大就对中国历史和当代政治有着浓厚的兴趣,所以他来到人大学习国际政治学。“人大很好。学校人文社科的学习氛围很浓厚、对社会国家的关注也很多。”不过,在这个到处都是“学霸”的学校,子淦还是感受到了不小的压力。
“内地同学勤奋努力是每一个香港同学都知道的。”身边的‘学霸’不仅勤奋还很聪明,“为研究一些问题他们会查找很多资料文献,了解整个问题的成因结果并且提出自己的观点;数学考试前只要简单扫一眼课本,就能考出90多分。”这和子淦想象中的“书呆子”形象完全不同,他的香港同学都笑言,子淦要更拼才能追上“学霸”们。
在来内地之前,子淦没有认真学过普通话,直到上了第一堂高等数学课。“这里的数学课对我们香港学生来说已经很难了,再加上普通话授课,很多术语都听不懂。”他只好找来班里的广东同学帮忙翻译。为了解决语言问题,子淦后来去买了一本拼音书从头开始学,每天读读背背,两三个月后终于能顺畅交流。
“在香港和朋友聊天的话题就是吃饭和打游戏,但是在这里就会和同学聊一些时事话题、学术问题。”子淦很享受这样的学术氛围,他还把自己的寒暑假都用来看书。
“我的香港同学对政治比较冷感,老师所受的教育也是西式的。”子淦的职业规划是将来回香港从政,“学术的本质是用来解决现实问题”。香港近几年的发展遇到瓶颈,楼价高企,年轻人对社会有种种不满,再加上许多方面被新加坡、韩国和内地超越,“香港人的优越感没有了,他们觉得很失落。政府应解决青年人发展的问题。”这也很有可能是未来子淦回去所面临的问题。 (大 公)
李丽珊:传递香港公益热情
2014年秋天,李丽珊通过清华大学的“香港推荐生招生计划”,进入中文系,成为系里多年来唯一一个来自港澳台地区的学生。“得益于中学里的通识教育,我对国家大事也有不少了解,当时就顺利通过了面试。”
“当初香港教育局在设立通识课时备受争议,有些人担心会被‘洗脑’。”但她却觉得自己从通识教育中学到了很多,“课程要求我们从正反面去辩证地思考一些事情,这在生活中也能解决一些问题。而且我也是通过这一门课加深了对国家的了解。”
小珊的香港同学们对她在北京的生活非常感兴趣,“你能看到香港这边的消息吗?”“你在那边还安全吗?”这些问题让小珊哭笑不得,而她在北京的所见所闻,也为香港朋友们展现了一个不同的社会。“我拍下清华秋天的照片发给中学的老师和同学看,他们都觉得这里很美。”
在香港,小珊经常参加义工服务,她把公益热情从香港带到了北京,却发现作为一名香港学生很少有渠道能参加学校之外的公益活动。“香港在培养年轻人做公益方面做得很不错。但来到北京之后,除了参加学校的社团活动我很难找到做公益的渠道。”学校里的公益氛围也并不如香港浓厚,她身边一些同学参加公益活动是为了完成学校规定的义务工时。“在内地可能大家都觉得学习是首要任务,香港的教育强调全面发展,所以即使是高中老师也会鼓励大家参与公益活动。”
小珊曾参加学校的支教活动,赴河北一所高中给当地的学生教语文,不过她后来就没有去了。“我发现我不能给他们提供更多的帮助。”那里的课程主要是应付考试,而没有经历过内地“高考”的小珊自然也无法给学生传授答题的“技巧”和“规律”。她后来选择探访贫困小学的孩子们,“我和小孩比较有缘,将来我想回香港当一名老师。”
到了大二时候,她成为“北京高校香港学生联合会”的主要骨干之一,发起了多个公益慈善活动:关注孤独症儿童、远赴甘肃支教、探访天津儿童福利院……小珊希望更多在京港生甚至内地学生也一起参与进来。“我每天都很忙碌,但是真的很开心。” (计梦慧)
- 标签:
- 编辑:刘柳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