魅力武山发力“全域旅游”
近年来,武山县大力实施“旅游富县”战略,不断完善旅游基础设施,着力提升旅游服务水平,积极开拓旅游市场,形成了“红、黄、蓝、绿、墨”五彩四季游的旅游格局。武山县对旅游的重视使旅游经济发展迅速,规模不断扩大,档次不断提高,效益日益增强,旅游业的发展已经初具规模,产业体系基本形成,这不仅成为武山县的支柱产业之一,而且成了武山县新的经济增长点。至此,武山县的旅游以不可阻挡之势从“景点游”正在向“全域旅游”华丽转变。
创建在路上
在2月5日国家旅游局公布的首批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的262个名单中,我省共有5个单位进入名单,我市武山县位列其中。据了解,全域旅游是将特定区域作为完整旅游目的地进行整体规划布局、综合统筹管理、一体化营销推广,实现旅游业全域共建、全域共融、全域共享的发展模式。正式列入“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名录的单位,将优先纳为中央和地方预算内投资支持对象,优先支持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优先纳入旅游投资优选项目名录,优先纳入国家旅游宣传推广重点支持范围,优先纳入国家旅游改革创新试点示范领域,优先支持A级景区等国家重点旅游品牌创建,优先安排旅游人才培训,优先列入国家旅游局重点联系区域。
自2015年开展创建工作以来,武山县按照“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的总体要求,成立了创建工作领导小组,把宣传推介、开发建设、文物保护、服务质量等工作提上日程,在确定了具体的发展目标和创建工作责任之后,形成了政府主导,相关部门主抓、配合,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创建工作格局。
在创建工作中,武山县先后制定印发了《武山县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武山县水帘洞旅游区总体规划》、《武山县卧牛山森林公园发展总体规划》、《武山水帘洞旅游区福文化旅游开发总体规划及重点片区修建性详细规划》,出台了《关于武山县旅游业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对今后几年全县旅游业的发展进行指导。
设施成保障
为了有一个能更好服务游客的基础环境,武山县加大投入力度,抓项目、抓保护,不断加强景区基础设施及服务设施建设。
近年来,武山县不仅新建了温泉、卧牛山别墅,而且对水帘洞、木梯寺两个景区的主要交通、上山步道、栏杆及景区护坡、桥梁、涵洞、景区管理用房、厕所等完成了供水、通信系统的改造;在水帘洞、木梯寺、温泉、卧牛山先后新修停车场1.6万多平方米,并且新修了游客接待中心;在县城、洛门、桦林等交通要道设置了指示牌,在景区设置了旅游标识牌、指示牌、公共信息牌,并配备了垃圾桶和石桌。同时还加强了景区环境整治,拆除了水帘洞和木梯寺景区的工棚、零时购物点、旱厕、临时用房,改造了农电线路,对木梯寺、水帘洞、温泉三景区进行了绿化、亮化和美化,新修了垃圾推放点、填埋点,购置了垃圾清运车、道路维护车。
武山县利用文物保护项目,先后对水帘洞、木梯寺和禅殿寺三个石窟景区的文物进行抢救、修复和保护。完成了水帘洞石窟保护建设项目,对木梯寺的“九殿十窟”、石窟壁画、塑像进行了保护修缮及系统化的数字化勘察测绘,完成了风云雷雨坛、西堡子魁星阁等景点的保护维修及环境景观工程。
宣传来护航
武山县围绕“祈福圣地、养生武山”两大品牌形象,不断加大宣传力度。连续举办了五届祈福旅游节。通过参加国际(国内)旅游交易会、敦煌行·丝绸之路国际旅游节、兰洽会、伏羲文化旅游节及“游天水·知天下”天水旅游推介会等大型的旅游节会,全方位宣传了武山县的旅游资源。配合中央4台《江河万里行》栏目、中央10台《探索发现》栏目对水帘洞进行了专题拍摄,配合《擒狼》摄制组完成了在水帘洞外景基地的拍摄,把辖区景点做了精品宣传。
为了加大宣传力度,在中央、甘肃、陕西电视台认购了广告产品,在兰州至西安、天水,天水至十堰、定西至平凉的高速公路制作了广告牌,在兰州、西安、北京的飞机场、火车站、铁路等地,利用LED屏和大型广告牌加强了宣传。利用携程、360、同程及省市县旅游网站,开拓了宣传区域。在《五洲之旅》、《东方之旅》、《读者》等发行量较大的刊物上,普及宣传内容。同时,编印了《武山旅游文化》书籍、《武山旅游》折页与画册、木梯寺景区折页及祈福游手提袋等旅游纪念品。
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县不仅是一项全面提升武山旅游形象和档次的系统工程,也是加快推动旅游业发展的有力举措。在旅游业向全域旅游发展的路上,武山县将会更注重精品景区的开发、精品线路的培育、精品旅游商品的研制,全力开始评星创A工作,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力争实现景区跨越式发展,为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县做好铺垫。
- 标签:
- 编辑:刘柳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