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农村信用社招聘评:教育者要用孩子视角与其互动 不要居高临下冰悦公主和辰瑞王子
教育者要用孩子的视角与他们互动,启发他们思考,不要居高临下,也不要望文生义。
-------------------------------------------------
杭州一小学期末语文试卷上有一道1分的题目,网民直呼眼界大开。题目是:爷爷六十大寿,你会献上什么吉言?报道称,某班42个学生,18个空着不会,16个答案让人无法直视,有8个答“寿比南山,身体健康”。
那些“无法直视”的答案到底是什么?甲: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乙:岁寒知松柏,患难见真情;丙: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丁:韩信点兵,多多益善。
有网民认为,孩子们答案过于“丰富”,反映礼仪教育的缺失;有网民提醒,题目有问题,孩子没理解什么是“大寿”“吉言”,以为填成语或对联;还有网民认为,现在的孩子都是“小人精”,平时爷爷过生日早就送祝福了,但当它变成试卷上的题目,卡住了。
是孩子的脑筋不转弯吗?网民的一些跟帖有点想当然。老师在考后对孩子作了追踪调查:为什么会这么写?甲说,姜太公和爷爷都是老人,愿者上钩是希望人们送给爷爷的礼物能够自动上门。丁说,我希望爷爷的岁数活得越来越大,就像韩信点兵,多多益善。丙说,我写了“寸金难买寸光阴”,希望爷爷能珍惜余下的时光,快乐地度过一生——看看孩子们的“脑回路”,难道不是兼顾到了创意和感情么?
假如老师在那条填空题后附加一句“同时说说献上这句吉言的理由”,孩子的答案也变得可理解,而且有妙趣。或者,不妨将题目设计成选择题,增长他们的礼仪素养。
看孩子答什么,要看老师问什么,更要看孩子学什么、做什么。教育者要用孩子的视角与他们互动,启发他们思考,不要居高临下,也不要望文生义。
孩子是先天语言学家,词汇、句子、叙事常常在野蛮状态下自动生成,表达总会给人意外的惊喜。此时,成人世界的正面反应,应该是宽容、鼓励、赏识,而不是批评、讽刺、挖苦。为什么好多孩子进入学校之后,语言表达开始渐渐变得无趣、生硬、贫乏?为什么他们最怕写作文?为什么小学生作文就开始抄袭、仿作?那些违背成长规律、教育规律的引导熏陶,可能是主因。
同事的儿子前些天过生日。生日宴上,主持人问他,今天,你最想感恩的人是谁?孩子脱口而出:外婆。主持人引导他:此时此刻,你有什么祝福给婆婆?小子又是脱口而出:祝她长命百岁,永远不能死!
“死”是好多人讳言的字眼。一句“永远不能死”,令全场爆笑,却令外婆老泪纵横。孩子的妈妈说,儿子两次到殡仪馆去给祖辈送葬,那天生日宴上原创的祝福,孩子是有观察积累、思想基础的。不过,如果孩子把这句话作为献给长辈的吉言写进作文、试卷里,老师会有什么评价?我不知道。当然,经过多重应试训练的孩子,他们在作文里在试卷上,还会有灵性表达、自由发挥吗?我也没有信心。周云龙
- 标签:
- 编辑:刘柳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