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休闲生活  影视

赵雅芝写真吴启迪谈中国工程师历史与未来:让年轻人向往是关键张俪整容前

  • 来源:互联网
  • |
  • 2017-08-21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中新社上海8月19日电 (记者 许婧)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协会理事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工程教育中心主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管理科学部主任吴启迪教授与知名主持人、同济大学客座教授曹可凡19日晚间在上海围绕“中国工程师的历史与未来”展开对谈。

资料图:吴启迪 中新社发 孙自法 摄资料图:吴启迪 中新社发 孙自法 摄

  与吴启迪有着多年交情的曹可凡开场直接发问,工程师群体不断推动人类文明发展与历史演进,但现在家长和孩子对工程师这个概念比较淡漠,如今这一职业对青少年群体是否仍具有吸引力?

  “我认为可以,只要我们努力”,身为工程师的吴启迪十分肯定,年轻群体尤其是青少年,是中国工程事业的未来,让工程师成为年轻人向往的职业是中国工程教育需要关注并寻求创新的关键点。

  吴启迪现场回忆说,2007年同济大学百年校庆期间,她为德国人写的《工程师史:一种延续六千年的职业》中文版写序时,翻阅该书,发现虽然中国有众多蜚声世界的工程奇迹,但书中却鲜有提及,对中国工程师则几乎无记载。

  深受触动的吴启迪查阅大量资料并调研走访,发觉中国没有关于中国工程师的专门著述。

  在她看来,中国古代工程技术曾创造了许多辉煌成果,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每个工程实践,每次重大技术突破,其实都离不开千千万万杰出的工程师。当前“一带一路”建设又为中国工程建设和国际产能合作创造了难得的机遇,对工程科技人才提出了更大的需求和更高的要求。

  “我希望有一本中国人自己的工程师史,能够引起更多人对中国工程师的历史地位、社会作用的关注和了解,并对那些有志从事工程事业的青年学子以鼓励和鞭策”,于是,吴启迪牵头组织编撰《中国工程师史》,并担任主编。这本中国首个系统介绍中国工程师历史、作用和地位的《中国工程师史》在今年7月正式出版。

  吴启迪近期出访了德国、法国,访问了德国工程师协会等专业机构,并参加了“全球工学院院长理事会产业论坛”,她认为“面向未来的工程教育”是当前世界各国都在热议的话题。新的技术时代,传统教育课程、模式的不足已日渐凸显,工程教育应当重视“学科交叉”,给予学生复合型专业培养,以适应新时代的要求。(完)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