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孝贤新片风格强烈 对白全用文言文(图)
左起:周韵、张震、侯孝贤、舒淇
在贾樟柯电影《山河故人》举行首映的第二天,戛纳电影节迎来了又一部华语作品——由侯孝贤执导,舒淇、张震、周韵主演的《刺客聂隐娘》。
和上一部“西风压倒东风”的《山河故人》刚好相反,《刺客聂隐娘》呈现“东风压倒西风”的态势——排了半个小时队的西方人没有看到期待中的威亚、“飞来飞去”,该片缓慢的节奏、晦涩的表达,让他们中的不少人在影院里昏昏欲睡。但是,对于中国观众而言,片中东方式的克制和隐忍,还有那些美得让人心醉的画面,让许多人看得如痴如醉。
对于侯孝贤的这部新片,中西方观影者有一个共同观点——其艺术性和制作用心程度毋庸置疑。侯孝贤七年磨一剑,用他一贯的侯式风格,拍了部略显沉闷,却能载入史册的片子。
● 全新故事,聂隐娘经历更丰富
“聂隐娘,唐代侠女,善攀援,用匕首闹市杀人无人能察觉。通异术,可化作小虫飞入人腹中。与一位磨镜少年结为夫妇,二人常骑两匹黑白色毛驴,毛驴系纸扎所成……”
原著短篇小说《聂隐娘》,取自唐代《裴铏传奇》中的一篇,仅两页纸,千余字。这个谜一样的女人要搬上银幕,如何做文章?电影《刺客聂隐娘》的编剧之一谢海盟在拍摄手记中这样说:“几经改造,已是全新的故事……”
此话不假,《刺客聂隐娘》对原版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动,甚至聂隐娘(舒淇饰)刺杀节度使田季安(张震饰)这一主要叙事线索也是完全杜撰出来的。电影版只保留了主要人物和部分神怪色彩,嘉诚公主、嘉信公主、胡姬、田兴、负镜少年和采药老者都是全新角色。
和原著比,剧本赋予聂隐娘更为鲜明的个性和明确的行为动机:嘉诚公主的形象像是魏博一方的精神导师,聂隐娘幼时被拐、聂隐娘与田季安的幼时情愫、聂隐娘放弃刺杀田季安等关键节点,都因嘉诚公主而变得合情合理。为了使聂隐娘的杀人动机变得合理,除了通俗易懂的“情仇”这一项,还加入了藩镇割据的历史——“荼毒百姓,贼寇猛于虎”的时局赋予了刺杀的正义性。
● 古典唯美,对白竟全用文言文
2005年,《东方时空》的一期“台湾行”节目采访了侯孝贤,他说自己要拍一部电影,关于唐朝女侠客聂隐娘的故事。喜欢侯孝贤的影迷这一等就是十年。
十年后的今天,68岁的侯孝贤说,他之所以那么长时间没有动静,其中一个原因是忙于重现唐朝的情景。侯孝贤除了读唐代传奇外,还大量阅读史料,研究政治背景,钻研微小细节。他说,要了解当时的人吃什么、穿什么,就连洗浴,达官贵人和农民也各有各的规矩。
慢工出细活,侯孝贤拍出的唐朝是金光灿烂的,亭台楼阁,雕梁画栋,镜头里的每一帧画面都散发着古典中国之美。为了拍出大唐味道,侯孝贤还让演员说起文言文。这些对白之晦涩,以至于首映礼之后,中国观影者普遍比西方观影者更累,因为他们看片时发现,听中文对白远远比看英文字幕要难上一百倍。
全片台词极少,女一号舒淇说她把自己的对白数了一下,只有16句话。电影里的每一句对白都是经过精心琢磨的,堪称少而精——
●“以后遇此辈,先杀其所爱,然后杀之。”
●“剑道无亲,不与圣人同忧。汝剑术已成,却不能斩绝人伦之亲!”
●“罽宾国国王得一青鸾,三年不鸣,有人谓,鸾见同类则鸣,何不悬镜照之,青鸾见影悲鸣,对镜终宵舞镜而死。”
●“我跟师父学剑,第一年,剑长二尺,刀锋利可刃毛。第三年,能刺猿狖,百无一失。第五年,能跃空腾枝,刺鹰隼,没有不中,剑长五寸,飞禽遇见,不知何所来。第七年,剑三寸,刺贼于光天化日市集里,无人能察觉。”
●“师父教导我,凡鸟兽一定藏匿形影,所以蛇色逐地,茅兔必赤,鹰色随树,同化于物类之中,冥然忘形。影无形,响应声,无形则无影,无声则无响,是谓隐剑。”
让演员说文言文,侯孝贤称这是为了增强历史感,同时也承认这样的古文对白成了影片拍摄过程中的“最大挑战”。“每个人都有自己对唐朝的理解,我觉得这部电影把侯孝贤心目中的那个时代纯粹地呈现出来了。”该片的制作人兼服装总监、侯孝贤团队的资深团员黄文英说。
● 武打写实,长镜头无“飞来飞去”
第一次拍武侠片的侯孝贤,不是张彻那样的硬派武侠,也不是徐克那样光怪陆离的刀光剑影,它体现了道家美学的意境和侯孝贤式的诗意,走的是写实平淡路子。
侯孝贤仍然用其最擅长的运动长镜头,一点点捕捉最真实、细微的画面。他说,长镜头可一次涵盖事物整体、演员、背景以及他们身边的物件,让人看得更远,“我不喜欢把动作变得更戏剧性的剪接效果,这在物理上把动作切断了”。
侯孝贤强调:“我很少拍古装片,但人们会发现我的拍摄手法还是一样的。仍然是长镜头和固定机位。演员们只是变了衣服,变了一点口音。”
更值得一提的是,侯孝贤却拒绝使用特效:“我不希望演员们飞来飞去,我的片子里也根本没有飞来飞去。”在他眼里,塑造出在半空飞的侠士,不是他的风格,他也做不来。
在这种思路下,每一场戏都拍得格外艰难:“他可能一天只拍一场戏,整个一周都拍这场戏,重复五六次。”制作人黄文英说,“然后再过几个月,他会让我们回过头来,把这场戏再拍一次,但那时我已经把布景拆了。”
口碑:西方不亮东方亮
在观众口碑方面,《刺客聂隐娘》和“西方盛赞,中方中立”的《山河故人》相反,是“西方困惑,中方膜拜”。
西方观众——
荷兰媒体人:一个词,无聊,全片都很无聊。
英国媒体人:这不是我喜欢的电影类型,侯孝贤的电影不是我的菜。
瑞士媒体人:画面很美,但很难理解电影情节,对于西方观众来说,很难理解电影中的人物以及内容走向,但在影院里看到如此漂亮的画面就够了。
《卫报》影评人Peter Bradshaw:尽管晦涩难懂的情节使我对它无法像对戛纳其他电影那样有信心,但无疑这是一部杰作,也会是金棕榈的有力竞争者……我觉得它比王家卫的《一代宗师》更出色。
中国观众——
台湾记者张哲鸣:侯孝贤式武侠电影走的是文化底蕴路线,慢慢舖叠,比较近似日本武士电影,高手过招,3招就能分出胜负。这是侯导拍过最美的电影。
影评人刘敏:《聂隐娘》是个惊喜。之前担心传统老派的故事拍不出武侠新意,没料到导演压根没想讲故事,功力完全没有用在人物关系,剧情转折等传统叙事上,美到令人窒息的画面,炊烟农家,青山绿水,以及唐朝古风。以东方式传统含蓄和理解吃力的文言文对白,一起打造了一部从未有过的意境武侠创新大作。
凤凰网记者秦小婉:完美的电影。如果非要挑刺的话,就是,太短了。老外必然看不懂这唐人古韵,但肯定是我们心中的“金棕榈”。(记者 章琰)
- 标签:
- 编辑:刘柳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