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和平:《北平》激情戏与整体风格不搭
鲜有一部剧,在二轮播出时,人们依旧“待她如初恋”,《北平无战事》(下简称《北平》)做到了;也鲜有一部剧,能让南方和北方的电视台齐齐买账且全国观众通吃,《北平无战事》又做到了。这不,该剧上周日刚在北京、天津、河南、山东四家卫视落幕,本周六又将南下登陆广东卫视;一众主创昨日更是齐齐现身广州出席新闻发布会,为该剧卖力吆喝。
虽是二轮播出,主创团队却毫不忽悠——除了编剧刘和平,制片人侯鸿亮,导演孔笙、李雪等幕后人员外,主演刘烨、沈佳妮、陈丽娜、王凯、孙之鸿、王劲松等明星也齐齐现身。对于广东卫视的二轮播出,刘和平非常看好:“这戏在广东播是最好的!因为这部剧是南人北戏,虽然发生在北平,但几乎所有人物都是南方过去的。我相信广东人看了会特别有感情,甚至香港的观众都会很喜欢。”
幕后团队篇
有人说,“刘和平+孔笙+侯鸿亮”的三人幕后团队,让《北平》从一开始就直奔“神剧”而去。虽然分工不同,但三个人都做着同一件外界看来吃力不讨好的事儿;三个人的骨子里都有着同样的气质,即“脑袋掉了碗大个疤”,没什么了不起。这种精神,也让三人在创作该剧时一路无畏高歌:“大不了审不过”、“大不了赔钱”、“大不了播不成”,成了三人的劳动号子。
编剧 刘和平
这种颠覆戏剧规律的作品,你也敢写?
对于《北平》的剧本争议,主要在于它是否遵循戏剧规律。对不少学戏剧的人来说,《北平》很不“三一律”(古典主义戏剧的艺术法则,要求戏剧创作在时间、地点和情节三者之间保持一致性,即要求一出戏所叙述的故事发生在一天/一昼夜之内,地点在一个场景,情节服从于一个主题);这还不说,该剧大段的台词、一集只写一场戏、一个人物只出声音不露面、女性角色太弱化、恋爱戏份太少……这也太“反收视规律”了!然而,在刘和平看来,《北平》争议大,归根到底,是它挑战了观众的观赏习惯:“《北平无战事》颠覆了以往说故事的一些固有规律,以至于给大家的审美带来一定的阻碍和疲劳。也不是说我这个东西多么好,有人说有些观众‘智商不够’,也不是!我自己在写的时候,智商就已经不够了,这致使一些观众看时十分辛苦和疲劳。”
人物投影法
在剧中只闻其声未见其人的“建丰同志”就是蒋介石的长子蒋经国。他身居幕后,通过电话控制并影响着剧情发展,诸如“用人要疑、疑人要用,关键是要用好”等台词令人印象深刻。“十年前大家都不敢这样写,现在之所以这么写,是考虑到受众的心理,因为这是现代职场中人的日常生活,上班族每天都要收到上级指示和下级报告。上面交代的任务,完成好了会特别有成就感,完成不好就心里不舒服。”刘和平这么解释。
对于这个“只闻其声不见其人”的角色,有网友质疑:“为什么不让建丰同志真正登场一下呢?”刘和平解释:“此时无声胜有声,此时无形胜有形。他不出现,大家能有更大的想象空间。但见到人之后,或许就会大失所望了。”刘和平指出,这种做法并不是脑门一热创造出来的:“这不是异想天开。电视剧脱胎于广播剧,广播剧就是看不到人,就是听声音。”
一集一场戏
《北平》的风险除了剧情中政治敏感之处外,还有刘和平“一集一幕”的写法。事实上,刘和平在写这些戏份时,用的是传统戏曲中常见的“三堂会审”设置,即便在一个封闭空间,即便只有一场戏,他仍能让该戏高潮迭起。有人说刘和平偏爱“反腐”题材,每部戏都有这方面内容,其实一个原因是反腐戏最能有效地展现他写“三堂会审”的技巧。“你们看《十二怒汉大审判》,人家一部电影就一场戏,我们一集一场戏,有什么问题?”刘和平反问。“当然,这种一个场景的戏,特别耗费戏剧功力,我之前在《雍正王朝》就做过这事儿,当时片方不接受,说风险太大!一集半都在写三堂会审,你让观众怎么看啊?”刘和平强调,这种设计非常符合“三一律”,“人家说我反三一律,怎么可能?!”
女性被弱化
让业内人士感叹《北平》“反收视”的一大原因是该剧对女性角色的刻意弱化和对爱情戏份的朦胧化。对此,刘和平表示,他确实想打造一部男性主义的作品,因为市场上女性主义作品太多,基本上所有的剧都离不开男女关系,“难道离开男女关系我们就写不出一部戏吗?”
《北平》的精彩之处也在于描写男人之间的关系。刘和平直认“写女性是我的短板”,“这部作品里有一点容不下女性,它的空间和篇幅把男性之间各种复杂的关系说出来,已经把大家搞得很累,确实不关女性什么事。我看了大结局,大家也觉得刘烨与沈佳妮最后的激情戏和这部剧的整体风格不搭。”
导演 孔笙
这种客大欺店的群星戏,你也敢导?
面对这个被外界一度当成“烫手山芋”的作品,孔笙毫不犹豫地接了,“几年前,朋友推荐了《北平无战事》的剧本,看了以后觉得是一个难得的好剧本,所以毫不犹豫地开始筹备,根本没考虑收视率的问题。”
场景难拍
为了拍摄效果,剧组提前种了一片玉米地,“前期筹备特别认真,每一部都有周密的计划。有很多场戏要用到玉米地,去年3月,剧组种了一片玉米地,到7月玉米长到一人高的时候开始拍。”最终能在画质、光影等方面呈现出电影般的视觉效果,孔笙也下了很大的工夫,“参考了美剧的制作方法,采用了顶级设备和优秀演员,投资额有保证也是一个重要的方面,力求从服装、化装、道具方面达到历史的真实效果,准确地还原历史。”
虽然好评如潮,但孔笙还是略有遗憾,“我有时候会想,再给多一点时间,我会拍得更完美一些,避免一些小小的遗憾。五十多集的电视剧正常来讲得拍六个月,我们只用了四个多月,任务还是很重的。”
大腕云集
早在2012年,孔笙还在拍《战长沙》的时候就开始了《北平》的筹备工作,“攒一拨好的演员真的很不容易,不光是钱的问题,首先要有一个好的剧本,才能把演员吸引过来,还需要各方面的协调。”
不过,“客大欺店”的情况并未在《北平》剧组出现。孔笙表示,自己在剧组“没受过委屈”:“为什么演员耍大牌,就因为他们不看好这个戏。而我们的演员非常认可这部戏,这样他们就会全身心投入,毕竟谁都想留下一个好的作品!”当然,大腕多,难免有点摩擦,孔笙称:“这个戏大腕太多,明星太多,思想不能统一时,我就叫刘和平老师来,给他们协调一下!”
内心戏多
剧中每个角色都有复杂的心理活动,有些镜头甚至需要通过沉默来表现。这种手法,让不少心急的观众直哀嚎:“太慢了!”孔笙也坦言,自己接这戏时最担心的就是如何拍好“内心戏”。孔笙举例,在很多情况下,人物都是表面不动声色,内里暗潮汹涌。比如五人小组开会,方孟韦冲入破坏了会议的氛围,在他发难时,剩下的人都沉默以对,只能从眼神、细微的动作来表现他们的心理活动。孔笙称:“刘老师剧本里有大量的心理描写,一页纸,有三分之二描写心理,台词只有三句,这样的剧本表现起来太难了。这非常考验演员,他们必须内心强大才能演下去。不然,你一个镜头在他面前停个十几秒二十秒,他们就真的绷不住了!倪大红、廖凡,内心都很强大,镜头停再久,他们都能撑得住!”
孔笙还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法,“包括画外音、闪回、高速、慢镜、光影,配合演员的眼神、微表情,但总体来说,还不能完全表达心理活动!”孔笙感叹,这戏必须静下心来看,“有时候给演员一个两分钟的镜头,比如刘烨夹着烟,一动不动,多一秒少一秒感觉都不一样。这样静下来的镜头也有一个好处,就是让观众好奇接下来事情怎么发展。”
制片 侯鸿亮
这种分分钟赔本的买卖,你也敢投?
作为《闯关东》、《生死线》、《钢铁年代》、《北平》等多部热播剧的制片人,侯鸿亮对影视剧的发展和前景有着独到的眼光,他所制片的电视剧总能引起不少共鸣和热议。不过,前几部戏都是叫好又叫座,《北平》却一度遭遇“拉不来投资”的尴尬。
在侯鸿亮的印象里,《北平无战事》一共经历了七次投资、七次撤资,甚至开机后被迫停机。最开始,投资商就不看好剧本,侯鸿亮称:“有人认为一集就一场戏,光法庭就拍了整一集,这种类似于话剧的独角戏拍出来能好看吗?但我接触这个剧本后,就经常陷入文字中无法自拔,甚至有想哭的冲动,会为每一个人物担心。”
侯鸿亮回忆,在演员选择方面,团队经过了几层斟酌筛选,当时定下的目标是每场戏都能看到观众熟悉的演员,于是才有了刘烨、陈宝国等大咖阵容。“刘烨看完剧本以后说,我能演方孟韦,我也能演曾可达,我还能演孙秘书,我也可以演梁经纶,但是我长得不够帅。他认为这四个人物形象他是能够完成的,而且也会演出彩。陈宝国那边,因为之前合作过,关系很好,所以我说,宝国你自己先挑。他说我能演方步亭,也能演徐铁英,我要是再不要脸了,马汉山我也能演好,那个人太出彩了。他花了将近一个月的时间反复权衡这三个人物究竟演谁。后来陈宝国的戏量排在五六名之后,名字也在男一号之后,但他并没有计较,就是因为人物形象打动了他。”
章琰
- 标签:
- 编辑:刘柳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