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传》将改编成话剧 网络选秀定“甄嬛”
话剧跟风热点,今年尤为猛烈——继《山楂树之恋》、《时间都去哪了》之后,昨天,由田沁鑫担任艺术监制,两位作品颇受好评的青年导演黄凯、王婷婷执导的话剧《甄嬛传》,正式建组并启动选秀,明年1月7日,该剧将亮相保利剧院。
虽然《后宫·甄嬛传》的网络读者以及播出热度在今年似有渐弱趋势,但舞台“甄嬛”的剧本改编及演员遴选却如火如荼。用田沁鑫的话说,“如何与电视剧拉大距离,同时又保持原著描写的少女成长历程是改编的难点。流潋紫的原著本来是一个虚拟的王朝,而郑晓龙的电视剧考究了历史,无论台词、服饰、旗头和礼仪都很讲究。话剧可能会和原著、电视剧都不一样,将有独特的舞台样式。时空可能很模糊,但女人的真情实感会更突出。”于是,两位在乌镇戏剧节上获得大奖的青年编剧杨浥堃和庄一,进入了她的视野,成为了被委以重任的改编者。而主创团队中更不乏“甄嬛迷”,其中杨浥堃看了三、四遍原著,黄凯也自称是粉丝。一男一女两位导演不仅是中戏导演系同班同学,合作起来不需要任何磨合和沟通,男性、女性互补的视角也保证了该剧不会在气场上失衡。
在昨天的现场,10位“甄嬛”候选人在现场进行了首轮遴选,最终获得玫瑰投票最多的选手是否能成为最终的饰演者还不得而知。之后,剧组还将进行网络选秀,究竟花落谁手,正如该剧海报所言“我看见十个甄嬛迎面而来,只有一个到达”,也成为一大悬念。
文化旁白
话剧追影视,并非一步之遥
近年来,延续影视及书籍热度的舞台作品鲜有成功者,即便不是恶评一箩筐,也难以复制之前的热度与口碑。
电影改话剧方面,《疯狂的石头》、《甜蜜蜜》、《杜拉拉》、《风声》等,这些或有成熟搞笑团队或有大导演或有明星参与的作品,都难以幸免。就连相对“幸运”的《钢的琴》也是毁誉参半,《山楂树之恋》虽清新养眼,却也没能堵住观众“导演为什么要做这个戏?”的悠悠众口。即便是另辟蹊径的《疯狂的疯狂》,虽有“笨贼兄弟”黄渤、刘桦撑场,也因既要延续《疯狂的石头》的气质,又要隐含宁浩新片《疯狂的赛车》,而失了准心。个中原因,舞台追热点本就存在忘记创作初心的先天不足,如果再将电影中所用章节式剪辑与接合手段进行简单粗暴置换、主创患得患失的畏手畏脚、主办方往往过高的票房预期与功利心,加上舞台与影视的空间及叙事手法本就隔行如隔山,不狗尾续貂就不错,超越原作实难奢求。
电视剧方面也不容乐观。像《甄嬛传》这样的宫斗戏,虽是影视宠儿,但却似乎是舞台的禁区。近些年话剧触及清宫的作品仅有《德龄与慈禧》、《鹿鼎记》等屈指可数的个位数字,就连当年舆论极力促成且由邹静之为“铁三角”操刀的话剧版《铁齿铜牙纪晓岚》,也因种种原因而流产。这其中,适合舞台叙事的题材缺失是难以回避的,而且对于话剧而言,男人戏比女人戏更有台缘也是不可否认的独特法则。话剧《甄嬛传》的两位导演虽是当今青年导演中颇具口碑的人物,但叙事的手法、节选的技巧、演员的遴选等难度,注定了他们只能在夹缝中求生。
舞台跟风热点,除商业利益的驱动,更折射出原创剧本难寻的困境。但对于一向以轻视商业、艺术至上自居的话剧舞台来说,跟风创作毕竟不可以无限复制。或许,像英国同行的《战马》这样从舞台走上银幕的路途,才是戏剧人该坚守的创作之道。
文/本报记者 郭佳
- 标签:
- 编辑:刘柳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