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休闲生活  影视

评论:《团圆饭》可谓一堂亲情课

  • 来源:互联网
  • |
  • 2016-04-10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徐纪周的《团圆饭》,很容易令人想起俞钟的《我的兄弟姐妹》。同样是孤儿之家多年后的重逢,不同导演的笔触,体现不同的创作追求,渗透迥异的时代气息。《我的兄弟姐妹》里的兄弟姐妹,由归来的华裔演奏家领衔寻亲,《团圆饭》则由干啥啥不成的退役运动员主导团聚,不论是社会资源还是经济基础,都相去甚远。《我的兄弟姐妹》主打追忆与重逢,《团圆饭》则是重逢后的共患难,因此呈现出的故事与情感走向截然不同。

  老大宋一达的亮相相当拉风,大风衣,蛤蟆镜,加上录像厅《英雄本色》海报和背景音乐打底,为我们点燃了小马哥的年代记忆。接下来故事一面拉开宋家三兄弟的交集,一面强调,就是这个不着调的山寨货,将兄妹六人的团圆当做了自己的人生使命。也许你要问,为什么不是顶着富二代光环的医生老二宋一亚出面张罗兄妹团聚?问题就在于此,所谓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财富和地位并不代表幸福指数,也不代表人格的高低,反倒是生活艰难的几个兄妹更容易抱团取暖。

  按照十几年前的电视套路,这是一个标准的苦情戏。老大宋一达体工队退役后成了转业工人,老三宋一和流浪多年成了混混小偷,老四宋小梅被收养后沦为人家包子铺的小保姆,小弟宋一文则是福利院收留的轮椅儿童,还有宋家养女宋小雪,兀自在自由市场练裁缝摊艰难度日。《团圆饭》中的兄妹虽生活艰难,但生活的点滴都渗透着喜剧的基因,让这个抱团取暖的穷苦之家始终像个挺直腰板的向日葵。尤其是李光洁演绎的老大宋一达,要啥没啥,干啥啥不行,除了犯二和找乐,只剩一腔饿死也要将兄弟姐妹重新捏合在一起的“父母心”。

  徐纪周一向喜欢用群戏和嫁接手法来讲故事,《杀虎口》让抗战片穿上偶像剧的外衣,《永不磨灭的番号》里每一个小配角都鲜活得令人印象深刻,《团圆饭》不仅是群像塑造,还实现了家庭剧与战争剧的融汇,用战争剧的核来驱动家庭故事。正因为如此,《团圆饭》开篇塞得满满当当,战争片的节奏快速将人物碰撞到一起。两集之后,节奏舒缓下来,进入兄妹照面后的世态冷暖。战争戏的冲突容易让人物出离真实,而苦相与喜剧的调频在命运的代入感方面会产生一定障碍,徐纪周的这次家庭剧实验胆量有了,风险也陡增。

  这种葫芦娃家庭结构在60后、70后的人群中再常态不过,对80后、90后来说却难以想象。对于毫无兄弟姐妹情愫的独生子女而言,他们很难体会到兄弟姐妹情之于一个家庭的重要性。不论是曾经拥有兄弟姐妹的60后、70后,还是没有兄弟姐妹的独生子女,《团圆饭》都可谓是一堂叫做“兄弟姐妹”的亲情课。

  (曾念群)

  >>微评

  @梅子笑:《团圆饭》好的是编剧的基础和导演的实现都很好;弱点在于导演太直男的审美和编剧偏浑厚的审美叠加,以至整部剧过于粗砺和底层。前两集导演有些飞,没收住,后面就很圆润了。我看以后电视剧导演、编剧别分开招生了。

  ·@常青田:《团圆饭》有情有爱,节奏感强,有善恶有撕扯,有喜怒哀乐,有婉转低徊,开阖有度,有悲悯有情怀,还有一丝挥之不去的怀旧气息。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