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评:影视文学版权拍卖带来什么?
由中国广播电视协会电视剧编剧工作委员会、北京电视艺术家协会指导,作家出版社、北京东方雍和国际版权交易中心联合主办的2014“首届中国影视文学版权拍卖大会”于2014年12月28日在中国现代文学馆圆满结束。图为当日拍卖现场。
近日,由作家出版社、北京东方雍和国际版权交易中心主办的“首届中国影视文学版权拍卖大会”在京举办。本次拍卖大会从各种渠道征得文学作品、剧本和影视合作项目等总计961部,最终累计成交金额达1.8亿元。这是影视文学版权首次大量集中展示并进行公开拍卖,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电视剧剧本《不认命的女人》拍得390万元、电影剧本《蚂蚁进城》拍得900万元、电视剧融资项目《爱情武不住》拍得5000万元……
“此前都是通过个人关系将剧本推销出去,真没想到公开交易能拍到5000万元。”电视剧融资项目《爱情武不住》的编剧东方慧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
拍卖会让众多原本默默无闻的文学作品在影视领域寻找到更有价值的市场定位。“当前诸多影视机构过多关注著名剧作家的剧本,与文学市场进行对接的时候往往也处于信息不对称的局面。因此,我们的活动一方面意在强化‘海量平台’的作用,发挥集聚效应;另一方面是以公开市场的形式让更多的文学作品进入影视领域,从而达到锻炼、培养新人的目的。”北京东方雍和国际版权交易中心董事长殷轶松说。
在拍卖过程中,文学剧本的版权保护问题是主办方关注的重点。本次拍卖不但采用了分级准入的机制,根据不同的交易阶段逐渐披露不同内容,同时聘请了专业化法律顾问团队,将拍卖保证金作为版权信用保证金,意在构建一个安全、诚信的交易体系。
“文化领域的无形资产流转、交易、拍卖其实很早就有,但较为分散,并没有形成规模效应,中国影视文学版权拍卖大会的首创性在于将大量影视文学资源集中展示。”中央财经大学拍卖研究中心主任刘双舟对于首届中国影视文学版权拍卖大会的积极意义给予肯定。
刘双舟认为,文化无形资产集中拍卖可以带来两大益处。第一是文化无形资产价值往往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而越具有估值不确定性的资产就越适合拍卖交易的方式,比如艺术品交易就是一个典型的代表。随着人们视野的开阔和交易主体的多元化,拍卖不再局限于实体资产,诸如文学版权这类无形资产的拍卖正引发社会更为广泛的关注。第二是以作品版权为代表的文化无形资产对知识产权保护的需求更高,而相比私下交易,集中化、公开化交易会更有利于版权保护。
活动主办方称,本次拍卖大会除了线下拍卖之外,还将以“中国影视文学版权交易平台”为支撑,依托淘宝拍卖会继续进行线上拍卖。刘双舟认为,文化无形资产的拍卖相比之下并不如实体资产那样适合于线上交易,但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使得线上拍卖已经成为一种潮流,因此,如何给予版权线上交易更多的科学方案是关键。
除促进市场供需双方的有效对接之外,给予未成名的、年轻的剧作家更多关注也是首届影视文学版权拍卖大会的重要意义所在。
“拍卖是一种商业行为,关注市场效益会不可避免地成为重点。因此,如何切实地将保护、培养青年剧作家上升到与促进市场对接同等的高度是关键所在。”环球艺动影视文化公司编剧、策划祝上表示。
对于影视文学版权拍卖未来的发展,祝上提出了几点建议。“首先,保护、培养青年剧作家应该上升到与促进市场对接同等的高度,对于真正具有潜力的青年作家及其作品应该提供更多的展示推介平台。其次,交易成功的作品是否会出现‘泥牛入海’的情况?其是否能实现应得的市场价值?这是值得持续关注的问题。再次,本届大会参会方大体以影视机构为主,一些文学作品虽然不适合改编成影视剧,但并不代表其同样不适合改编成网剧、MTV、游戏剧本等。因此,摆脱单一的影视概念,请更为广义的文化企业参会是一个值得参考的发展方向。最后,对于那些在交易会上并未成功交易的文学剧本,并不能说明其就没有市场开发价值,如何强化对这些剩余作品的后续开发,同样值得探索。”
首次举办的影视文学版权拍卖大会收获颇丰,然而也不同程度地反映出市场存在的一些问题,如作为买方的参会影视机构普遍抱有尝试心态,对于此类公开市场交易的行为关注度较低,且参会机构数量还具有一定提升空间。
对于未来的发展定位,殷轶松认为有两个方向。“我们在实践中发现,专业化的中介服务机构在引导文学作品向影视剧本转换的过程中起到了很重要的推手作用。因此在日后,我们希望看到更多此类的作品研发转换机构出现并参与进来。另外,从实质上看,拍卖只能解决一部分问题,后续的关联服务同等重要,应探索形成对文学作品的长效推介机制。”
此外,殷轶松还呼吁,文学作品一旦进入公开市场,其税收负担就会明显加重,因此从鼓励优秀剧本生产和扶持青年作家的角度,希望政府能够对影视文学版权公开交易的税收方面给予一定的优惠。
(许亚群)
- 标签:
- 编辑:刘柳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