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休闲生活  影视

编剧行业现状引热议:本子烂卖高价好故事去哪了?

  • 来源:互联网
  • |
  • 2016-03-19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昨天,第五届北京国际电影节电影市场协办的首届“中国电影编剧研讨会”召开。《泰囧》编剧束焕、《亲爱的》编剧张冀、《绣春刀》编剧陈舒、《心花路放》编剧董润年等出席,就当下电影编剧行业的热门话题展开讨论。对于IP(知识产权)走红,众编剧认为勿盲目跟风,一些网络小说本子很烂,但却卖出很高价格,投资方看重的只是这些IP拥有一批粉丝,却忽略了本子的硬伤。

  行业现状

  不是人人都重视“故事”

  有人说中国编剧行业面临着“无法讲出好故事”的尴尬现状,在《泰囧》编剧束焕看来,电影行业对故事还处于不重视的阶段,对故事的轻视是整体的状况,“虽然每个公司都说我们需要好故事,其实不是这么想的。”曾有一个大公司老板跟束焕说,编剧最不重要,“我参加影视公司讨论会谈项目,大家谈鞋子、饮料植入都很热情,谈剧本时只剩下一个人。很少有人问故事怎么样。”

  束焕印象最深是去年到洛杉矶的梦工厂,“他们在做一个上海题材的动画片叫《十二生肖》,所有的主创就一个中国人。那个故事发生在上海,讲述十二生肖的排次,按照咱们的操作模式马上就可以拍,但他们现在还在纠结,他们对故事的专注和重视,甚至到了让我觉得有点没有必要的地步。”

  《亲爱的》编剧张冀则持不同看法,他表示接触的几部戏导演、投资方还是很重视故事的,在中国,编剧确实没有导演、演员这么受重视,但编剧也需要自省,“如果我们拿出来的故事远没达到电影工业的要求,那是一定有问题的;这个尊严别人不可能给,只有自己争取。”

  张冀称,碰到不尊重剧本的投资方导演,他坚决不合作,“如果不尊重编剧,项目本身一定会是大灾难”。

  编剧地位待遇有所提高

  《绣春刀》编剧陈舒认为,其实中国编剧近几年待遇越来越好,一定程度上越来越被尊重,“如果有一个项目找我师妹师弟,打一个电话,他们90%都在戏上。我身边抱怨的拖款、坑蒙拐骗的编剧也在减少。”

  《画皮2》编剧冉甲男则提到,现今投资方开始带一个剧本顾问和编剧谈项目,以此来判断编剧是否对故事创意、市场想法合拍,“这是特别好的事,编剧从单打独斗进入到作坊制。”

  “中国电影整体还是导演艺术,既不是编剧的东西,也不是制片公司产物。一个影片如果跟有话语权的导演合作,项目相对顺利很多,如果制片公司找我,中间会经历很多波折,如果找到更大牌导演,便会以导演为中心,因为他们是更能使项目走向荧幕的人。”《心花路放》编剧董润年说。一旁束焕接话,“找名演员也可以,比如跟徐峥、黄渤合作(上映成功)的把握更大,最怕跟半懂不懂的老板合作。”

  IP走红

  烂小说有粉丝也能卖高价

  《绣春刀》编剧陈舒感触很深的是,去年开始很多项目找她都是一个公司买了原始小说,哪怕这个小说不畅销,也要拿来改编,“改编原著是未来显著趋势,其实编剧改编小说像当后妈,挺难,改得不好怪编剧。”

  但为什么那么多公司愿意买小说版权?陈舒自省道,编剧由于是委托创作,需要迎合各方意见,这对编剧想象力是无形禁锢,“网络小说创作更自由、更飞扬。”张冀则认为,未来影视作品的好写手是编剧而不是作家,“作家一定会没落,不管什么原创小说,都要细分类型,只要尊重类型元素,原版与否不重要。”

  万达影业的一位嘉宾表示,去年公司看了上千项目,觉得可以推进的不超过30个,“我们也买过原创小说,但很多远远不够好,很差,但卖出很高价格。这并不在于故事好,只是投资方看重它们有一票粉丝。”《画皮2》编剧冉甲男感到“无语”的是,有些跟帖量高的网络故事甚至网络话题经常被拿来改编,其情节都是千篇一律的鸡汤文,“比如45度角望天空,海藻般的头发……但这变成影视,没有坚实人物关系,没有推动故事的情节、出人意料的点,是特别可怕的。“

  翻拍

  本土化过程阻力重重

  束焕提到在翻拍作品时碰到的麻烦,“我最近做的一个美国家庭喜剧,编剧团队7个人,但要和各方博弈,版权方索尼空降各种老美,你要不断解释中国人思维不一样,需要做调整,中式幽默和美式幽默不一样。但美国人希望翻译过来就好了。你还要跟评估部门去博弈,他们从观众角度提的问题,如果没达到分数,就要重新写。他们有美国编剧公会,上、下两集不同都有版权,两集剧情改编过来也不能有交叉,因为这在美国是违法的。”

  张冀则直截了当地表示“痛恨翻拍”,“我觉得韩国电影拿过来就拍,是非常没有志气的。而且美国的东西移植过来也有很多问题和难度。值得翻拍的可以拍,但变成趋势很不好。”

  冉甲男也提到曾遇一个翻拍项目,原著写小孩在八九十年代青梅竹马,恋爱始于一场棒球赛,“这到了中国就很不实际,因为我们那时玩沙包。像《我知女人心》根本不是中国人表达的事情,说的全是美国方式的台词。”

  市场

  众编剧最恨“接地气”

  谈及青年编剧如何面对市场的话题,张冀认为,编剧应该了解市场,但创作时不能脑子里带着市场,他认为编剧应该写人们需要的东西,“我听了庞麦郎的歌很感动,讲方言在街上游荡,那个状态是很多小镇青年会有的,希望表达自己和这个世界的关系,让这个世界看到他。从根本上,他们需要沟通,这是我们可以给的,放下偏见,为他们的这种寂寞写作。”

  编剧冉甲男称做《画皮2》时特别不看好,一开始认为片子绝对砸了,很悲观,“没有人想到后来的局面,有时候也是运气,跟档期都有关系。票房的几率性特别高,在一个正常市场化环境,烂片多是很正常的,好片太难。好电影是命,编剧不可能掌握那么多。”

  众编剧表示,最恨的词汇是“接地气”。束换说,他对“接地气”的要求一直很疑惑,“有人说你拿下女性观众市场,就是一下子两张票,但是你看《速度与激情》《战狼》;我跟徐峥说,《泰囧》如果票房只有几百万,专家就会说你在泰国,而且也没美女主角,不接地气。我这次和东方梦工厂合作,我把外国小说拿给一位非常红的明星,他说想当导演和演员。我一开始以为梦工厂可能很高兴,但老外说先不给演员看,故事阶段只做故事,最后再看是否适合演员来演。”

  京华时报记者高宇飞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