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新华字典》IP改编电影并非不可能
在许多小说歌曲流行语等被改编成电影,取得不俗的票房后,近日有互联网公司大开脑洞,将工具书《新华字典》揽入怀中,并将四个字注册成为电影片名。《新华字典》搬上银幕是否指日可待了?有编剧指出,创作本就是打开想象,《新华字典》这则命题作文并非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至少围观者已经被勾起了强烈的好奇心。但更多人认为,借用这类题材编写剧情太过怪癖,期待电影人不要胡编乱造,扰人心智。
伴着温暖回忆
对于《新华字典》,每个学生都不陌生,小学起人手一本,为阅读插上了翅膀,那庞大的人群覆盖面和极高的使用率是其他任何一本书籍所无法比拟的。小小的《新华字典》伴随着新中国成立以来几代人的学习成长。编辑名单中更是有一大批著名语言学家位列其中:魏建功、叶圣陶、陈原、吕叔湘、金克木、丁声树……
《新华字典》是新中国成立后出版的第一部以汉语拼音音序排列、白话释义、用白话举例的字典,也是迄今最有影响、最具权威的一部小型汉语字典。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出版,历经几代、上百名专家学者10余次大规模的修订,重印200多次,成为迄今为止世界出版史上发行量最大的字典,迄今已经发行了4.5亿册。
对于《新华字典》被传搬上银幕一事,即使在影视界也有两种声音。中国电影导演协会会长李少红认为,《新华字典》是惠及几辈人的工具书,如果改编得当,借经典的名声拉动票房无可厚非,电影人应该尊重互联网给电影产业带来的改变。而中国电影文学学会副会长汪海林则表示,目前原创匮乏,很多人依赖于从互联网热词中寻找创意源,但很多选题本身并不具备电影转码条件,如果创作完全依赖于热点,那将是电影的悲哀。
出版《新华字典》的是中国历史最悠久的出版社之一商务印书馆,在出版社内部,有着“字典虽小乾坤大,甘苦几多心自知”的说法,对其品牌的正面影响力一直珍视。有专家指出,《新华字典》作为绝大部分中国人都使用过的一本书,认知度极高,单单是“《新华字典》电影”的噱头就足以吸引很多人的眼球,从这一点来看,电影《新华字典》绝对拥有很大优势。但如果仅仅把《新华字典》当成噱头,胡编乱造,则不仅会损害《新华字典》在观众心中的形象,也会让观众今后对于新的艺术创作形式、新概念产生怀疑,生出戒备。
电影未拍先火
报纸“预约”男一号消息公布之后,艺人邓超晒出一张报纸,“《新华字典》将改编成电影”几个大字赫然纸上,一直扮演逗比形象的邓超大言不惭道:“男一号只能是我了!”然而一贯被调侃为“智障”的邓超,豪言一出,立马引起网友围观,更有网友直言:“超哥要主演‘二’字。”《新华字典》改编成电影,这一则消息本就非常吸引眼球了,而邓超的火上浇油更是推波助澜,电影已经未拍先火了。网友们也都纷纷开始和邓超一唱多和,将逗比进行到底:“认识里面的几个字?”“你演傻字(子)吗?”“超哥要主演‘二’字。”
网友的调侃,并非完全没道理。诸多汉字是有个性的,如前些年就驰名中外的“囧”,再比如网络热词“槑”[méi],如笔画最多的“龘”[dá],看上去就很有内涵,也能够赋予拟人化的故事情节来,还有一点新意。
不过听闻《新华字典》预备拍成电影,大多数网友是“想不通”——“拍一页页翻过去的画面么”?网友@LinnnJiaaHuuui说,电影是拼音和汉字的史前恋爱故事么?
一切皆有可能
去年开始,IP成为了影视界人士挂在嘴边的最时髦词汇,它是知识产权的缩写,可以理解成一个故事,一种形象,一件艺术品,一种流行文化。电影人依靠想象力,可以把一句口头禅、一种格式、一个常用词、一种社会现象,变成影视作品,各种无厘头IP层出不穷。
比如取材于象声词的电影《呵呵》,讲了一位怀揣导演梦的年轻人坚持理想的故事;还有一些取材自流行语的电影如《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取材自黄晓明恋情的电影《小明的baby》。对于奇葩片名的扎堆出现,令这些电影未拍先热——只要有围观者提起兴趣,留下悬念,电影的营销就成功了一大半。
而类似《鸡兔同笼》和《新华字典》这样的片名,能否吸引多少观众在离开课堂那么多年之后,再次坐回到电影院呢?网易娱乐发文后,留言评论超过上千条,可见传统的字典与拍成电影双拼之后,怔住了围观者,话题热度同步飙高。
制片人韩晓凌表示,“这种行为本身就是把电影当作一种娱乐商品,所以有知名度或者曝光率高就是他们要的。至于能不能做出故事,故事讲得好不好,能不能接近电影的标准,这些原本也不是这些片方所追求的。他们就是在制作一种赚快钱的视频产品。”
而伯乐营销公司的总裁张文伯则认为,奇葩片名也不能一概而论,一些歌曲IP确实具有开发电影的潜力,比如《一生有你》很像一个爱情片,而《新华字典》这样的片名就有些过了。“电影片名主要是看两方面,一是它的认知度如何,二是名字本身有没有价值。”但他还是觉得要根据影片实际情况分析,“现在的电影市场一切皆有可能。”
- 标签:
- 编辑:刘柳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