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休闲生活  影视

导演何平:中国电影市场里,不能没有文艺片

  • 来源:互联网
  • |
  • 2016-03-19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经历了疯狂的暑期档、国庆档后,近期电影市场进入低谷,开始为即将到来的贺岁档蓄力,但萧冷之际,也不乏有口碑佳作上映,其中有《山河故人》、《心迷宫》、《家在水草丰茂的地方》和《回到被爱的一天》。不过,这四部文艺片加起来的票房也难抵10月30日刚刚上映的、由杨幂和鹿晗主演的商业片《我是证人》。由此,关于文艺片的悲音再度响起。

  有趣的是,尽管外界感慨文艺片生不逢时,但四部文艺片的导演却很乐观,《心迷宫》和《家在水草丰茂的地方》的导演均认为,作品能够上映已经是胜利,引发关注和话题,更是为下半年的中国电影带来新意。而且,从客观上来说,《心迷宫》的票房成绩相对于成本来说已经是“赚到了”。看来,习惯于“唯票房论”的观众和影评人反而应该考虑下,是否可以换个角度看待国产文艺片,文艺片需要不是同情和愤怒,而是能够理解的知音,与其总是用票房的尺子衡量文艺片的命运,不如为打开文艺片市场当当“自来水”。

  虽是文艺片 表现并不同

  今年以来,文艺片与同档期的商业片在对决中,确实处于劣势。张艾嘉的《念念》、王小帅的《闯入者》五一档期比拼《左耳》、《何以笙箫默》两部青春片,票房偏于惨淡,也让外界发出“电影市场越狂欢,文艺片越悲哀”的感叹。国庆档后,票房大盘整体下滑,《山河故人》、《心迷宫》、《家在水草丰茂的地方》和《回到被爱的一天》此时上映,虽然四部文艺片表现依然不敌同档期的商业片,但是,可喜的是,一些改变已经在悄然发生了。

  “贾科长”备受关注的《山河故人》首日票房600万,两天票房过千万,若以其他商业片考量,这个票房数字实在一般,但这对于贾樟柯来说已是让他开心的数字,因为该片票房超过了他之前在国内公映的作品的票房总和。

  《心迷宫》和《家在水草丰茂的地方》都是“迟到的上映”,《心迷宫》由忻钰坤执导,最初的名字是《殡棺》,在去年第八届FIRST青年电影展上斩获最佳导演和最佳剧情长片两项大奖。影片投资170万元,今年终于能够上映,以首周三天435万元的票房成绩创下了国内独立电影(不隶属于任何电影集团、公司)在院线上映的最高票房纪录。影片自10月16日公映以来,虽然排片量连4%都不到,但是凭借强力的口碑不断地吸引观众买票,使得首周三天票房435万元,最终成就了这部此前并不被业内看好的“文艺片”。这个成绩甚至超过了《推拿》、《闯入者》、《十二公民》这三部今年公认的口碑佳作,目前影片票房近1000万元,已属佳绩。

  《家在水草丰茂的地方》入围了去年的东京电影节主竞赛单元和今年第65届柏林国际电影节新生代单元,不过,影片10月23日上映以来,票房尚未过百万。与《家在水草丰茂的地方》“同病相怜”的是《回到被爱的一天》,该片是导演何平蛰伏6年的新作,聚焦北漂故事,上映之后票房可怜,排片更是寥寥。《家在水草丰茂的地方》的导演李睿珺并不为票房发愁,让他们高兴的是影片能够在院线上映,就已经算是成功。

  电影市场好了 越发不能没有文艺片

  一直以来,因为缺少大明星、节奏缓慢,又常常致力于探讨人性等深刻晦涩的主题,文艺电影一直都偏于“小众”。有人士算过,全国固定的文艺片观众也就50万左右,所以一部票房好的文艺片,估计也就是1500万元左右。

  尽管无法成为票房主力,但是文艺片却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电影类型。在何平导演看来,现在电影市场好了,今年中国电影票房都快400亿了,但好电影不多。尤其是那种有艺术、文化内涵,接地气,反映普通人生活的电影太少。他说:“现在电影环境好了,就越发需要提供给观众多样化的选择,中国电影市场里,不能没有文艺片。拍文艺片,演员的片酬很低甚至是零片酬,不像拍商业片收入好,但他们演技的付出一点也不比大制作少。”

  而对于“文艺片”,观众也存在不少偏见,认为文艺片专注于导演的个人表达,难以理解。《烈日灼心》导演曹保平就说不愿意把自己称为“文艺片导演”,而喜欢被叫做“剧情片导演”,“现在稍微有一点点表达的电影就说是文艺片,有的也许很好看,但也有烂到不知所云的片子也叫文艺片。文艺片成了烂筐子,什么差的都往里边装。所以我称我自己是剧情片导演。”

  《家在水草丰茂的地方》的李睿珺也表示,事实上,现在大家对于商业片的定义有误解,“商业元素是指影片本身具有的看点,比如《家在水草丰茂的地方》,它是一部少年历险记,整部影片穿行丝绸之路,讲述裕固族这个少数民族的兴衰等等,‘看点’才是商业元素,但现在却成了一部电影,只要市场喜欢它,它就具有商业性,整个都误解了。”而《心迷宫》的编剧布局,更是一部漂亮的商业电影节奏。

  不过,文艺片导演虽然不看重票房,却担忧文艺片的前景,正如王小帅所说,《闯入者》的票房惨败会让他今后的电影难找投资,而这无疑是文艺片导演一个普遍的“心结”。若真是这样,届时,可怜的不是艺术片,而是观众那一双双毫无鉴赏力的、把恶俗当有趣的眼睛。

  小众电影也需要营销

  小成本文艺片投入少,缺乏营销成本,上映之后也是“自生自灭”的态度,《心迷宫》是靠了“自来水”,靠着口碑逆袭出不错的票房,但《家在水草丰茂的地方》就没有了这样的运气,只能是静悄悄地上映静悄悄地下线。相对于商业片上映时,明星各地卖力宣传,文艺片的宣传力度一直不够。所以,小众电影如何营销,值得片方研究。对于投资方来说,扶植年轻导演不是只为他投几百万元那么简单,应该是做好这位导演的“后勤保障”,将整部电影的发行,包括这位导演的长期发展统筹考虑进去,这样才能形成良性循环,青年导演才有前途,而不是现在的“一锤子买卖”。

  其实,相比于大片的大投资,小片可谓“船小好调头”,收回成本并非“不可能的任务”,不过这又回到了一部电影的根本——影片质量,别管是商业片还是文艺片,都首先要是部好电影,是部有诚意的电影。

  至于如何解决文艺片的困境,执导了《碧罗雪山》、《青春派》等电影的导演刘杰,认为艺术片最好的生存状态是“四条腿走路”:影展影响、国家扶持、相关文化基金资助、艺术院线放映,而这也是国外艺术片的生存之道。但在国内,绝大部分艺术片面临的现实是“一条腿也没有”。所以在中国电影票房即将突破400亿的时候,中国电影在争取高票房的同时,也需要为严肃电影、文艺片做些什么了。

  文/本报记者 肖扬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