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分级诊疗 非公医疗力推医协体同医联体融合发展
中新网北京9月5日电 (记者 李亚南)当前,为缓解“看病问题”,加快构建分级诊疗制度,“医联体”、“医共体”建设在全国多地“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在此过程中,数量占比近半的非公立医疗机构应发挥什么样的作用?专家指出,中国社会办医正在采取多举措力推医协体同医联体融合发展。
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郝德明近日在“全国医协体建设发展论坛”上表示,近年来,在一系列政策指引和支持下,中国社会办医得到快速发展。协会依据国家医联体和“互联网+医疗健康”政策,在社会办医疗机构行业达成共识的基础上,全力组织共同推进全国社会办医疗机构跨区域开展专科医疗协作,建立了多学科医疗协作体,与医联体融合发展,并依托互联网技术建立了云平台。
郝德明指出,根据十部委日前印发的《关于促进社会办医持续健康规范发展的意见》,支持社会办医之间通过“互联网+”开展跨区域医疗协作,与医联体开展横向资源共享、信息互通;鼓励医疗机构应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拓展医疗服务空间,构建一体化医疗服务模式,加入和推广医协体。共同提升社会办医疗机构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统计信息中心信息技术处处长徐向东也指出,在健康产业的发展上,协同或者共享已经成为未来医疗卫生健康工作的一个主要方式,而“互联网+医疗+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新技术已经成为主要支撑手段。
当前,中国居民疾病谱正在发生变化,慢性病导致的死亡人数已占总死亡人数的88%。北京大学长江学者、教授、博士生导师汪涛指出,中国的分级诊疗一定要以慢性病管理为抓手。“我们国家今后医改的核心是在区、县级基层,一定要把区、县中心医院专科强化起来。在慢性病领域,用专业把它连起来,医协体会大有作为,这是病人所需要的一个理想的医疗服务体系”。
“在社会办医发展的荆棘道路上,惟有规范信用和能力建设才能开辟出康庄大道。”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医疗质量评价中心副主任史岩提出,应以行业自律为准则,创新评价模式,依据国家政策标准持续改进,促进社会办医健康持续规范发展。
据悉,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日前印发文件指出,建设医协体旨在促进不同体制的医疗机构通力合作,共同推进分级诊疗制度的建立,实现医疗分工协同化、专科服务同质化、会诊转诊常态化、医教研一体化、医疗资源共享化,使医协体对医联体实现有效补充。(完)
- 标签:
- 编辑:刘柳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