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休闲生活  八卦

一个香港新闻人的“自白”

  • 来源:互联网
  • |
  • 2022-09-01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大家好,我是集团编委办的高级编辑王曦煜。群里有一些同事认识我,可能有一些还不太熟悉,先给大家做个简单的自我介绍。

  我是2010年10月来港,在香港浸会大学传理学院修读媒体管理硕士课程,此前在浸会大合国际学院,学习了4年的电影电视学。

  2011年硕士毕业后,先后于澳洲传媒咨询公司、本地广告公司及智库机构工作。香港发生非法“占中”那年的10月份,经公开招聘进入文汇报评论部担任评论版编辑,同时练习写社评和时事评论,算正式踏入评论界。两年后,大文集团成立,调入集团编委办,一直工作至今。

  2010至2018年这8年间,我从一名传理学院学生,到新闻行业人员,十分幸运地见证并且一同经历了香港这座城市,最为深刻的一系列重大变革和时迁。

  例如我们各位同事都很熟悉的非法“占中”、特首选举、立选举、区议会选举、政改方案表决、极端本土势力和“港独”沉渣泛起等。

  相较于其他行业的人,新闻人尤其是时事评论员的经历,在丰富认知阅历,淬炼思维格局,刺激主观思考的同时,对我个人留下了鲜明的烙印。总结起来,那就是:不知不觉活成了一个“深井冰”。

  “深井冰”呢,其实就是“神经病”的谐音。这一网络热词,被赋予了网络文化色彩,更多的代表了一种诙谐的打趣和自嘲。今天用在这里,是想指代一些个人行为模式的特征,借今天这个机会,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故事,希望能与大家度过一个愉快的下午。

  先说说本人“深井冰”的第一个特征吧。我是个好奇心比较旺盛的人,简单说就是“较为八卦”。喜欢搜寻各类信息,以及跟形形色色的人聊天。

  日常“八卦”,倒也带给我不少意外的惊喜与收获。今年夏天一个周末,我去家附近的室內菜市场买菜,看见杂货铺老板在货摊旁挂了3件T恤衫,而且还贴了小纸条编号区分。

  哎,我瞬间就八卦心起,跟他开始打听。老板拉着我一顿吐槽,说天气又潮又热,但室内菜市场设施陈旧,常年没有冷气,室内温度有时高达摄氏40度,热得跟蒸笼一样,他汗流浃背,汗味熏天,担心吓跑客人影响生意,只好提前备上2、3件更换衣服。

  那天一回家,我就开始琢磨这个事情,查资料,找政府为菜市场配置冷气机方面的政策措施和进展情况。刚好当时林郑特首针对本届政府的财政支出,提出了“理财新哲学”概念,强调将围绕社会公共支出,“以破格思维,积极进取”“争做有为政府”。

  结合这一背景,我构思了一篇《街市“凉一凉” 须得“放心上”》的评论文章,呼吁政府加快民生优化步伐,尽早为公共室内菜市场加装或优化冷气设备,然后投稿给了大公报评论版。

  之前还有一位92岁老婆婆,坚持不领取政府的综援金,要自力更生做小贩养活自己。结果政府有关部门不给她发放小摊贩的营业牌照,这件事我也是从一个港媒同行那里“八卦”来的。听回来之后就开始写稿,尽情地怼了一下有关部门。

  都说好奇心是最好的老师。保持这一种好奇和“八卦”,感觉总能找到让人感到兴奋的多元交流和信息获取。我觉得,正是这种好奇、八卦和兴奋,不断推动着新闻人去发掘信息,了解事件,探知奥妙,以及表达意见。所以,这样看来“八卦”好像也不一定是贬义的。

  除了八卦,本人的“深井冰”特质还体现在另一点上:朋友圈狂人。已经加了我微信的,可能都感受到了。有朋友曾取笑我的朋友圈像官宣账号,因为经常会出现大公、文汇的报纸版面截图或全媒体的网络链接推送;而每逢有重大新闻事件,我的朋友圈更是以超高频次在刷屏,因而得了一个“朋友圈狂人”的外号。

  前不久“九合一”选举,当晚坐在电视机前,我拿着手机忙个不停,一边看滚动新闻,一边截图网民的在线留言,一边发朋友圈。最紧张的票数胶着阶段,两条网友留言说:“支持92吧!高雄都更能如虎添翼”“的未来在我们手中”的截图,在朋友圈里引发了来自不同阵营,不同地域,尤其是香港本地朋友对这场选举的热烈讨论。

  大家在留言里各抒己见,激烈交锋,我才惊觉,原来朋友圈卧虎藏龙,不少人其实对这一时政议题有着深刻理解和见地,观点的启发性很强,也加深了我对他们的了解和认识。但如果不是我疯狂刷屏,这些人可能会继续潜水,不可能被“炸”出来。

  因此,尽管有人可能因为我朋友圈发的太多,而选择了屏蔽。但未来我还是会继续“狂发”朋友圈。因为不吐不快,不发难受。有一句话说,信息是文明的血液,有了它的涌动,人类才具有无限的活力。朋友圈的“不消停”,其实也是思考活动的不停歇,所以保持这种“不消停”,也是一个挺让我自己兴奋的事情。

  临近年末统计了一下,今年一共发表了12篇评论稿,大部分都是批评特区政府的。例如批环境保护署的《屯门环保园到底在为谁变废为宝?》;批港铁的《港铁需“猛药”治“沉疴”?》;批卫生署的《规管新烟草产品政策目标要明确》 《斋管机器不管人 医美规管“捉错用神”》;批食环署的《政府管治勿忘为民初心》。说的都是烟火人间,事关你我的议题,但最后无一不指向政府的施政缺漏和问题。

  当时针对一家本港回收公司涉嫌钻违约占用政府公共资源谋取私利,我写了一篇《屯门环保园为谁变废为宝?》的评论文章,狠批环保署失察失职。结果见报第二天就接到朋友电话,问我:你不是爱国爱港媒体的吗?怎么最近老在骂政府啊?这家涉事公司老板可是建制派人物,你是不是疯了,还署真名。

  事实上,当时的确有一些反对派媒体在借此事做炒作,所以其实环境还是挺复杂的。我要感谢大公报评论部领导,他的专业判断和审定把关,对作者而言就是一种信心,就是坚强后盾。

  其实我也知道朋友打来电话是好意提醒,我很感激。但“怼”政府这种事情,正所谓爱之深,责之切。与其让一些特区政府的不足和缺失,成为反对派肆意炒作和拿来做攻讦的“弹药”,我觉得不如爱国爱港媒体,从履行监督职责出发,敦促和提醒政府早作应对,早作改善,尽快推动结果向好向善。这并不是“怼”,而是另类的“支持”,甚至是一种“拆弹”。大家应该试着从更为辩证的眼光和角度来看待这件事。

  答:我最大的困惑就是,经常性,间接性,想要跟香港这座城市“分手”。一直想走,一直没走成。说个数据吧,我们那一届硕士班,一共40多个学生,三分二都是内地学生,毕业第一年,几乎八成内地学生留下就业;毕业第三年,哗啦走了一半;毕业第五年,留港的已经5个指头数的过来,现在我们班就我和另外一个女生留在香港。

  我想有人离开的原因无非就是:这座城市活得太累,生活压力大,成本高,房租奇贵,没有原生家庭支援,焦虑感会很重,而且竞争异常激烈。我之前在自己的公众号写过,留在这里,就像穿上一双永不停歇的红舞鞋,一旦踏上舞台,曲未散,你根本没法停下来喘息。

  坚持留下来,可能是因为:这是一个信息窗口非常多元,且环境相对自由的大场。各方竞技,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整个大环境能让你开阔眼界、增长见闻,视野的丰富,也决定了有很多观点、观念,更新也很快,你会感觉每天都在被新的东西所吸引,然后透过思考,又不断产生新的体悟,这可能就是我坚持留在这里的原因吧。

  答:可能是怼人的一种快感?例如之前的反港独战,大家都在写,我就想,能不能怼出点新意呢?然后看到反对派一心“跪舔”港独分子的状态,就写了一篇《反对派和“港独”的这场“错爱”悲剧》,用谈恋爱,来比喻、拆解一下双方的心路历程。谈恋爱嘛,最惨的就是一方已经show hand,另一方还在骑墙观望,就很像当时反对派跟“港独派”之间的心理攻防关系。

  答:一直很关注内地热点,批评类的评论文章,我觉得最重要是把握分寸和理性原则,不要为了批评而批评,讲事实、摆道理,点到即止,不要做无谓的情绪发泄。这个尺度把握和练功一样,“气沉丹田、感觉平静后,徐徐吐气”,但这个平静的程度得你自己去揣摩。我觉得拿捏尺度,在于你问自己,这个表述在经过反复的心中默读后,能表达你几成意思。我在拟写关键表述时,会联系上下文反复默读,感受效果,再对比提纲和列出的观点逻辑要点,去调整。

  答:我最近正在看《中国党统一战线史》,以及杨绛的《我们仨》,还有一本《答中外记者问》;此外,临睡前的读物是《金刚经》。平时也喜欢看香港的一些新闻网站,比如东方日报的东网,专门有一个时评板块,很多精彩的时政评论,多看看别人的观点、铺排、打法,我觉得很有帮助。

  问:好奇想问一下,“怼”政府部门的评论发表之后,会不会收到有关部门的回应?还有您会不会在评论里跟其他媒体人打笔仗

  答:我曾经加了港铁主席马时亨的微信,但我不知道他有没有屏蔽我。之前写的那篇怼港铁的稿子刊载后,我蛮期待他联系我的,结果并没有。

  说一件别的事情吧。大公报曾经做过一期有关香港劏房问题的体验式专题报道,那期内容我只想用“震撼人心”四个字表达。我记得截图版面发朋友圈之后,有个在特首办工作的朋友给我留言,表达了对采编人员的敬佩。尽管很简单的两句,但感觉很令人鼓舞。现在,林郑特首顶住巨大压力,推动填海造地的“明天大屿”计划,更让人觉得,新闻工作是有意义的。

  至于在评论里跟其他媒体打笔仗,我想说,从第一天入职评论部开始,笔仗就从未停歇。这一场看不见硝烟的战争,快速地催人成长,逼人成熟。感谢命运的牵引吧,当初能踏入这个行当。不忘来时路,不放下手中的笔吧。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