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宁大讲堂“中华文化符号”系列之二十四节气
如何树立和突出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是新时代的重大课题。为此,由中国民族报社、银川市委部、银川市民族事务委员会共同推出“小宁大讲堂——中华文化符号”系列动漫短视频,今天播出《小宁大讲堂“中华文化符号”系列之二十四节气》。短视频以期展现中华文化符号的产生和发展、中华文化的创新与交融,在生动呈现中华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和鲜明特色中增进文化认同、增强文化自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的第五大发明”,因为它植根于中国悠久的农耕文明,融汇了先进的农学思想,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化理念,千百年来在指导中国人的生产生活实践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先民就利用土圭测量正午太阳影子的长短,并以此确立了春分、夏至、秋分、冬至4个节气。秦汉时期,古人在测量日影的基础上,将太阳黄道分为24等份,每一等份确定为一个节气,二十四节气最终定型。
古人将每月的第一个节气称为“节”,每月的第二个节气称为“气”,“节”和“气”交替出现。二十四节气与自然节律、农耕生活紧密相连,很多节气谚语都提醒人们在生产上早预防,生活上早准备,比如“夏至种豆,重阳种麦”等。
二十四节气作为农耕生活的指南,为各地域、各族人民所共享,还衍生出一系列节令风俗。比如遍布全国的立春鞭春牛,还有湖南湘西的赶秋节、贵州石阡的石阡说春等,这些活动丰富了二十四节气的文化内涵,成为中华民族共同的文化创造。
二十四节气的魅力无处不在。比如,“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清明时节雨纷纷”……这些脍炙人口的诗歌都与节气有关。今天我们在丰富多彩的活动、节目、文创产品中,甚至爷爷奶奶的养生食谱里都能看到它的身影,比如:雨水宜吃甜、立夏应食苦,这些节令饮食有助于我们调理好身体,顺应自然规律。
总之,二十四节气文化博大精深,包含着农事活动、生活节俗、时令饮食等多个方面,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2016年,二十四节气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青少年一定要传承好、发展好节气文化,让世界感受中国人的精神气质和民俗风尚。
- 标签:本站
- 编辑:刘柳
- 相关文章
-
小宁大讲堂“中华文化符号”系列之二十四节气
如何树立和突出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是新时代的重大课题
-
天涯 娱乐八卦
天涯 娱乐八卦而就在前阵子天涯 娱乐八卦在云南丽江古城,大街小巷装扮一新,与满城芬芳相得益彰…
- 四川惊现“八卦阵”小区 实地探访:设乾巷坤街等8街区 距黄龙溪不到5分钟车程
- 游久网 新闻中心
- 三年级下册数学年月日练习可打印!
- 中国唯一像迷宫的村庄平面为八卦阵布局是诸葛亮后裔聚集地
- 沈阳八卦街:依照诸葛亮八卦阵而建只有航拍图才能揭开谜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