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新闻速览 数字旅游、冷门旅游、旅游扶贫
数字化引领文化和旅游应用实践与模式创新;“冷门”旅游备受追捧,反向旅游成为新趋势;青海市坎布拉景区打造世界级地质公园,用旅游推动扶贫。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本周的旅游新闻吧!
近日,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发布2022年文化和旅游数字化创新实践案例,此次案例征集旨在进一步落实中办国办《关于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意见》,体现了将数字化作为核心生产要素,赋能文化和旅业高质量发展的理念。同时,将原有“文化和旅游信息化发展典型案例”调整为“文化和旅游数字化创新实践案例”,以突显创新实践对行业的示范和引领作用。本次入围的30个案例作品,具有如下几个方面的特色和亮点:
首先,充分体现了文旅融合。此次入围的优秀案例中既有“AI+大众应用型音乐创作平台”等文化方面应用场景,也有黄山、峨眉山等旅游景区、“数智赋能‘智’旅分销平台”旅行社等传统旅业应用场景,还有“上海数字文旅中心‘文旅通’智能中枢”“‘纹’以载道——故宫腾讯沉浸式数字体验展”等兼具文化和旅游属性的技术应用,充分体现了科技赋能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的趋势。
其次,充分体现了模式创新。此次入选的优秀案例中,诸如“‘一键借阅’公共图书馆线上服务新模式”“以游戏为载体的文化传播和旅游宣传推广模式探索”,均体现了利用数字化手段进行服务和推广模式方面创新的思维理念。前者充分利用了日益成熟的数字化基础设施,为读者营造在远端“指尖借阅”的全新阅览体验;后者则利用了以热门游戏为代表的“国潮出海”新机遇,推广传播中华文化和旅游形象。
再次,充分体现了技术引领。新技术应用也是此次优秀案例的一大特点,其中“武汉市江汉路步行街5G+智慧商街创新应用”“新一代AI+大众应用型音乐创作平台”等案例,综合应用了最新的5G、北斗导航、AI等技术,为在文化和旅业进行最新数字技术的落地与实践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最后,充分体现了场景实用。“文旅助企惠民‘云闪兑’”“基于5G和北斗卫星导航技术的公园景区游船智慧管理平台”等入选案例,均体现了技术与场景深入结合的特点。其中,前者利用疫情防控期间地方发放文化和旅业惠民补贴的场景,采用数字化手段对企业进行补贴,提升了助企纾困的精准度和及时性;后者则利用了5G和北斗的高带宽、高可靠性等特点,对公园游船管理的具体场景进行了优化。
首先,数字化将与文旅场景深度融合。技术最终将回归作为辅助手段解决实际问题和提升服务、游览体验的初心。
其次,沉浸式体验技术将不断演进与迭代。5G、超高清传输、裸眼3D、AR、VR等技术的成熟将使得无缝构建虚实互换场景成为可能,这也是未来形成元宇宙的基础。
再次,文旅行业将全面深入经历数字化转型。传统文博场所、图书馆、演出演艺单位、景区、旅行社等正逐渐成为数字化转型的“深水区”,大量中小规模市场主体也亟待融入数字化浪潮。
最后,新技术催生的超级应用将从生态链顶端根本性颠覆文旅行业。自动驾驶、人型机器人、脑机接口、区块链、元宇宙等更具想象空间的服务、交互、社交新体验、新产品等将在不久的将来带给文化和旅游领域新的深刻的模式变革。
编者按:这些优秀的文旅数字化创新实践案例充分体现了文旅行业的数字化转型趋势,各文旅企业要抓住数字时代的风口,积极应用数字技术于旅游场景中、构建文旅产业的新生态。
近年来,以螺蛳粉闻名的柳州、“宇宙的尽头”铁岭、石油小城克拉玛依等非热门旅游目的地,逐渐成为人们旅游的新选择。在线旅游平台“去哪儿”的数据显示,今年国庆假期,冷门旅游城市酒店预订间夜量比2021年同期增长超三成,有媒体将这种现象称为反向旅游走红。反向旅游为什么受到大家的追捧?
首先是游客对旅游品质有了更高的要求。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旅行需求愈发旺盛。每到节假日,一些知名景区总是人山人海。今年国庆假期,黄山风景区、故宫博物院、苏州博物馆、都江堰等多个热门景点门票早早售罄,游客达最大承载量。对于部分游客来说,与其跟风去人满为患、价格飙升的热门景点走马观花式地“打卡”,不如去不那么热门的地方放松身心地悠游体验。“冷门城市”、小众目的地不会拥挤,也没有过度开发和商业化,到q那里旅游也更清净、更惬意,还能体验到当地特色。这或许是越来越多的人青睐反向旅游的重要原因。
其次是交通、酒店等基础设施完善且成本较低。近年来,随着国家基础设施投入力度不断加大,小众目的地、“冷门城市”的高铁、飞机、星级酒店等设施也已基本完善。而且这些地方的交通、住宿等价格较低,符合人们低成本、高价值的出行期待,是性价比更高的选择。
此外,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通过网络热词、直播等传播方式,越来越多的小众旅游景点和三四线城市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近两年,不少旅游平台都推出了旅游直播服务,一些原来知名度不高的旅游景点和小城市由此加快成为人们旅游的新选项。同时,互联网旅游平台的发展极大便利了游客预订车票、机票、酒店,扩大了旅游范围。
游客对反向旅游的喜爱也为旅游业发展提供了新思路。在进一步推动知名景区景点完善功能、提升服务的同时,还应该努力发展更多个性化、多元化的旅游产品,以满足游客多元化的旅行需求。此外,反向旅游的热度给小城市的旅游发展带来了新机会,有助于这些城市的产业结构调整和服务业水平提升。如何在保留当地旅游特色的基础上做好长期发展规划,为游客提供更好的体验,是这些热门起来的地方下一步需思考的问题。
编者按:反向旅游体现了旅游者倾向于追求旅游体验舒适度的趋势,这既是新的发展机遇,也给小众景区带来了运营管理上的挑战。小众景区应保留核心特色,明确年轻人脱离热门景点的本质,坚持做好景区服务管理,满足游客休闲旅游需求。
“我爷爷那代人,就经常去青海果洛、玉树等地,挖冬虫夏草补贴家用……后来,我长大了,跟着父亲爬山越岭挖冬虫夏草,真的吃了不少苦,还落了一身病。”诺日项秀说。
诺日项秀所在的村落位于青海坎布拉地区,青藏高原东北缘申宝山北东麓、黄河李家峡水库西南岸。当地自然景观以丹霞地貌为特色,尤以丹霞峰林、丹霞石墙最为发育。
目前,青海坎布拉国家地质公园成功入选世界地质公园候选地。得知诺日项秀家里的情况后,坎布拉景区运营主体中铁资源热贡公司专门给他安排了就业岗位,一家人高兴得不得了,“能在家门口挣钱,再也不用翻山越岭挖虫草了,这可是解决了我们家的大问题。”
青海坎布拉,有山、有水,历史文化积淀深厚,是文旅结合的“诗和远方”。然而,由于多种原因,过去当地很多民众的日子并不富足。“要让坎布拉的好山好水,给当地民众带来好日子!”中铁资源热贡公司党工委马亮说。坎布拉方圆50公里范围内,丹霞地貌、原始森林、民族风情、宗教文化、电站大坝、峡谷库区等自然和人文景观浑然一体,集险、奇、秀、幽于此。如何才能让“景区颜值吸引力”变成“百姓富裕带动力”?
景区建设者们探索的步伐从未停息。他们着眼于坎布拉景区自然与文化资源特色优势,以丹山碧水为特质、以民族风情体验为路径、以休闲度假为载体,打造了一个集旅游观光、文化体验、休闲度假、康体疗养、禅修养生、科普研学等六大功能为一体的“城市后花园”。
从2011年开始,坎布拉景区已累计接待国内外游客86万人次,带动了当地旅游产品开发、民宿、餐饮等行业的发展为了兑现让当地民众过上好日子的承诺,当地打出了一套实打实的“组合拳”:每年旅游旺季,景区优先招聘景区内及周边村庄民众,从事车船驾驶员、环卫工、引导员、厨师等工作,每年提供岗位150余个,景区属地用工率达到100%。
俄家村曾是坎布拉镇的一个贫困村,33户家庭翘首期盼过上好日子。为此,景区建设者们挑起精准扶贫重任,选派公司少数民族党员干部作为驻村干部,协助“”和村两委,为村民增加收入出主意想办法。
脱贫后的俄家村村民们,特意将一面“脱贫攻坚结硕果央企情系俄家村”锦旗专程送到帮扶者手里。“我们代表坎布拉镇困难群众,感谢你们多年来帮助地方困难群众、低保家庭、零就业家庭解决就业,帮助那么多人走上共同富裕的康庄之路……”10月19日,坎布拉镇副镇长马蓉娟说。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们将着力拓展高原深度体验型旅游产品,构建以旅游业为先导的多条‘旅游+X’产业链,让好山好水给当地民众带来幸福的好日子。”景区负责人潘持卿信心满满。
坎布拉景区在加强生态建设,推动生态旅游发展的同时,还带动了当地民宿、餐饮等行业的发展,拉动旅游产品销售,让老百姓得到了实实在在的绿色发展红利,是旅游扶贫的优秀案例,值得行业借鉴和学习。
- 标签:本站
- 编辑:刘柳
- 相关文章
-
旅游新闻速览 数字旅游、冷门旅游、旅游扶贫
数字化引领文化和旅游应用实践与模式创新;“冷门”旅游备受追捧,反向旅游成为新趋势;青海市坎布拉景区打造世界级地质公园,用旅游…
-
旅游要闻 - 中国日报网
当前,依托博物馆等文化文物单位的馆藏资源进行文化创意产品开发呈现活跃趋势
- 宁波好玩旅游景点攻略大全|领略文化底蕴品尽宁波美食必去
- 今日热点_旅游_新闻_中国
- 2021广西旅游发展集团中盛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招聘4人公告
- 旅游攻略网_热门旅游攻略-闽南网
- 蚂蜂窝:打造以攻略为核心的旅游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