裁员潮,离职人员那么多,为什么招聘非常难?他们都去哪了
互联网行业从去年开始,各大公司陆续被爆出在裁员,即使是BAT巨头公司也不能幸免,大幅缩减人员招聘名额,甚至一度冻结HC。
与此同时,从去年到现在陆续接到了很多猎头电话,个别猎头更是说出了这一年的工作心声,很多岗位招聘了一年时间了,仍然找不到合适的人选。
于是出现了冰火两重天的情况,一方面大力裁员,一方面又在拼命招人。
我们公司就很典型,19年上半年的时候,为了缩减成本开销,大量的缩减人员,甚至是不惜赔付高额的赔偿金。
一些在公司待了四五年的同事,能够拿到N+1的工资赔偿,这是一笔不小的数目。
作为世界500强,自然是一切都按规矩办事,绝不影响自身的品牌形象。裁了不少人之后,某些岗位却一直在不停的招人。
公司的类目经理岗位,薪水和待遇相当不错,从去年上半年开始招聘,到现在还没有找到人。
负责招聘的HR很痛苦,一边是业务负责人拼命催促,一边是找不到合适的候选人。
其中一位同事今年被裁的时候35岁,从6月份到现在都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虽然拿了一笔不错的赔偿金,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焦虑。
这两年的就业形势非常不好,很多公司都裁员了,按理说有很多人来面试才对,但为什么感觉招不到人呢?
一、专业对口的要求,在无形之中变得越来越高
我经历了10年之后的互联网电商浪潮,那个时候行业高歌猛进,各家公司为了争夺人才,互相挖角。
行业刚兴起,高速发展,人才供应自然跟不上,但即便如此,招人也从未像今天这么困难。
因为当时只要你做过相应的业务即可,对行业、品类压根就没有过多的要求。
比如你之前是做服装电商的,公司是做酒类电商的,但照挖不误,不懂酒的可以来了之后慢慢学。
现在因为经济形势不好,每家公司都希望找到专业对口的,做酒类电商的希望找到一直在酒类行业里打拼的电商从业者。
这一下子就缩小了范围,而且是非常小的范围。
二、经济形势不好,公司对应聘者综合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
以往行业处于高速发展的时候,能力差点也没有关系,重要的是有人干活,现在则不一样,一方面裁员,一方面拼命招人。
裁掉质量低的员工,对后续招聘的人,不仅要求有岗位技能,还要有行业积累,同时还得要有情商,等等。
从公司的角度来讲,希望招聘一个质量更高的员工,开出更高的工资,代替更多的平凡员工。等于是拿3-4个人来换一个人,这样一来对公司的业务发展和成本控制都是非常有帮助的。
不过,这样的人确实很难找。
比如我自己做的互联网医疗行业,要想招聘某个业务项目负责人,全国想得出来的就那几家公司,就那几个人,人家也很稳定,凭什么出来到你公司。
那些离职的,被裁掉的,又没有核心项目经验,简历一关基本都过不了。
三、大家都有自知之明,经济形势不好的时候,先趴着
这其实是很大一方面的因素,纵然有很多公司裁员,但另一方面,很多人因为行业不景气,放弃了对外求职。
以往的时候,很多人干个两三年就想着换公司换工作,以谋取更高的职位和薪水,但这年头,连互联网巨头都裁员了,就更别提一些中小企业了。
即使职位更高,薪水更高,到了别的公司从头来过,万一适应不怎么办。
所以说,表面上看很多公司在裁员,人才市场上的数量应该是更大才对,但其实不一定,因为有更多的人放弃了外部机会的寻找。
面对这样的冰火两重天,作为职场人能够得到哪些启示。
一、不要轻易换行,打造行业竞争力最为重要
最近身边很多人去了阿里,这些人都很厉害么,当然不是。
因为阿里的医药业务需要找专业对口的人,而我身边的朋友之前的公司经历虽然看上去都一般,但行业沉淀比较多,在这个行业里有相当丰富的经验。
职场初期你可以通过换岗或者是换行找到自己喜爱的职业,但过了三四年之后,在拥有一定的岗位技能基础上,一定要开始深耕某个行业,只有钻进去了,你才能有竞争力。
很多人会说,深耕行业会让自己的工作机会变少,没错,是这样的。但这是你必须要面对的现实问题,你只能在这个行业中找相应的公司。
一个是广度的问题,一个是深度的问题。就拿我自己做电商举例,我是做医药行业,当然可以去卖服装,因为运营逻辑都是一样的,也可以去卖酒,甚至是卖化妆品,广度上是没有问题的。
但要想对服装或者化妆品行业有深入的了解,而不仅仅是懂运营的话,就需要多年的行业积累,否则你连服装面料都不清楚。
在行业爆发期的时候,广度是占优势的,你可以去很多公司,也有很多工作机会,一旦行业回归理性之后,别人优先找的是既懂行业又懂运营的人。
过去十几年是互联网经济乃至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时期,在高速发展阶段,广度甚至要比深度来得重要,赚钱来得更快。
一旦经济发展下行,每家公司都追求精细化运营的时候,就会对专业对口的要求越来越高,对口人的薪资也会越来越高,不对口的人找工作越来越难。
所以,一定记得深耕某个行业。
二、多选择去大的平台,大平台更加稳定
如果你经历过10年之后那段时间的电商行业的话,就会明白什么叫做疯狂了,什么叫做拔苗助长了。
一家公司从成立到拿到融资,高光时刻基本上1-2年,很多公司最长也就能风光个2年,大部分只有1年时间。
为什么呢?那个时候,但凡是个公司都能拿个几千万融资。当你拿到融资的时候,全公司都很兴奋,然后拼命花钱。
花了1年时间之后,钱差不多花完了,公司运营遇到了极大困难,然后想办法降低成本,要么缩减广告费,业务不好做,要么裁员,减轻人工成本。
当下虽然回归理性了,但小公司的资源毕竟有限,容易受到行业政策、经济环境的影响,弄不好就裁员,弄不好就天天给你罪受。
去大平台,至少公司的盈利是有保证的,公司赚钱了就不会恶心、为难员工,所以你看很多大平台公司,员工的忠诚度都比较高,待个十年很正常。
三、没啥事就先趴着,稳定大于一切
这是身边同事朋友最大的感受,所有人基本上都是这个心态,一般公司的机会压根就不考虑,因为到哪都一样。
这个阶段如果你有创业的想法,跳槽涨薪的想法,那么都先放一放,除非你的目标公司是行业巨无霸,类似于电商行业里的阿里,如果有这样的机会,还是要把握的。
否则,一些和你当下公司体量差不多的,就老实点吧,不要瞎折腾,就业形势真的不是很好。
- 标签:
- 编辑:刘柳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