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飞信吗?如果中国移动把飞信做好,是不是就没微信什么事了
你用过飞信吗?
你还记得飞信吗?
飞信已经淡出我们的视野太久,以至于年轻些的网友根本就不知道中国移动曾经推出过如此有前瞻性的业务。
说来简单,在过去电脑时代,中国移动推出了一款聊天软件,电脑之间使用飞信聊天免费,颠覆性并不表现在这里,那时腾讯QQ已经有上亿活跃用户,有颠覆性的是通过电脑端可以给手机发短信,而且是免费的,这个软件就是飞信。
飞信一经推出便吸引了大量有短信群发需求的用户。尤其在短信使用频率最高,对资费最为敏感的学生群体,带来最直接的影响就是老师给学生发短信通知方便了,省钱了。
如果中国移动当时再稍微超前走一步,把电脑端的软件移植到手机上成为一个手机应用,就有希望成为我们现在使用的微信,凭借庞大的用户量和优惠资费的刺激,微信作为后起之秀从通信巨头中国移动手里挖客户并非易事。
如果中国移动迈出这小小的一步,今日中国通信领域可能会是另外一种风景。
在10年之后运营商彻底沦为信息管道的当下,飞信退出历史舞台,这里面依然有值得深思之处。
电信运营商一直在做零和博弈
中国几家电信运营商竞争的激烈程度是世所罕见的,虽然只有中国电信、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等有限的几家电信运营商,但是三家至今也没有找到竞争与合作的平衡点,结果就是相互把对方当做敌人,斗就斗的你死我活。早期仅有的两家运营商泾渭分明,相互隔离,甚至中国联通和中国移动用户之间短信都不能互发,简直难以置信。
说回飞信,飞信客户端并不支持给中国联通用户发短信,也不支持中国联通的手机号注册,使用排他性的手段把飞信的用户圈在自己的网内,中国移动的初衷是好的,强大了自己打击了对手,后来的结果是中国移动在一定程度上赢得了口碑,但是长远来看给用户留下了痛点。
而微信天然就带有连接属性,QQ号码可以注册,各家手机号都可以注册,电信运营商之间忙着筑墙,反倒是给互联网公司留下了生存空间。
电信运营商缺少战略眼光
飞信的推广是在短信收入降低的前提下实现的,用户通过电脑端每发出一条信息移动就少收入了1毛钱,这无异于从运营商身上割肉,如果飞信和短信业务属于运营商的不同部门,可以想象两个部门之间的关系,运营商往往既要又要,取舍是行不通的。
互联网公司疯狂烧钱吸引用户,打倒对手之后提价的策略在运营商身上完全行不通,因为不管是中国联通还是中国电信,没有哪家对手可以被打倒,在通信市场搞垄断是不可能之事。
运营商难以适应高节奏互联网行业
互联网公司节奏和运营商完全不同,前者盛行的996在后者完全不能想象,尤其互联网公司很高的人员流动率,能保持一个年轻的阵容,这一点运营商就做不到,运营商是央企,员工比较固定,技术方面擅长的是传统的通信领域,互联网是一个新的领域。
现有人员技术更新再培训十分困难。
运营商最擅长的各种外包很难成为骨干力量,业余选手和互联网公司专业队员作战根本不存在胜数。
我们看到运营商大有大的难处,大船掉头很难。
在科技进步的历史大潮面前,不经过艰辛的努力和痛苦的抉择,就只能走无奈的下坡路,夕阳之后可能会是漫漫长夜。
- 标签:
- 编辑:刘柳
- 相关文章